方劑組成解釋
雄黃截瘧丸中包含雄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雄黃具有截瘧功效:古籍記載,雄黃性溫,味辛,有解毒、殺蟲、燥濕之效。在治療瘧疾方面,其能驅除瘧疾的病原體,達到截瘧的目的。
二、雄黃能提高藥效:雄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協同增強藥效,使藥效發揮得更加淋漓盡致,更好地治療瘧疾。例如,雄黃與其他藥材配伍,可加強清熱解毒、燥濕止癢等功效。
雄黃截瘧丸中加入硃砂,主要是利用其鎮心安神、涼血解毒之效。
硃砂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鎮靜安神、清熱解毒之功效,對於瘧疾所致的發熱、神志不清、驚厥等症狀,能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
此外,硃砂還能與雄黃相輔相成,增強其清熱解毒、截瘧止痢之功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雄黃截瘧丸中添加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雄黃性溫燥,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平,能緩解雄黃的燥烈之性,使藥性更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2.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解毒、調和諸藥的功效,可以減輕雄黃的毒副作用,並能增強其驅除瘧疾的療效。此外,甘草還能促進藥物吸收,提高藥效。
總而言之,甘草在雄黃截瘧丸中起著調和藥性、減輕毒副作用、增強療效的重要作用。
雄黃截瘧丸是一種傳統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瘧疾等疾病,其組成中包含綠豆粉。綠豆粉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消腫利尿的功效,這些特性使其成為此方劑中不可或缺的成分。
首先,瘧疾由於病原體引起的發熱和寒戰,導致體內產熱和毒素的積聚,而綠豆粉能夠有效清熱解毒,幫助排出體內的熱毒,從而減輕患者的症狀。其次,綠豆粉富含植物蛋白和纖維素,對於改善患者的消化功能亦有正面影響,這在瘧疾患者恢復期尤為重要。此外,綠豆所含的多種維生素和礦物質能增強免疫力,促進身體康復。因此,綠豆粉不僅增強了雄黃截瘧丸的療效,還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健康狀況,使其在傳統中醫治療瘧疾的方劑中佔有一席之地。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雄黃截瘧丸主要用於治療「瘧疾」。古代中醫認為瘧疾多因「瘧邪」伏於半表半裡,導致寒熱往來、發作有時的病症。此方以「截瘧」為核心目標,意指阻斷瘧疾發作,其設計針對瘧邪的特性,結合解毒、鎮驚、調和藥性的思路,尤其適用於瘧疾發作前的預防性治療(臨發日五更服用)。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分析
1. 人言(砒霜)1錢
- 作用:砒霜(砷霜)性烈,傳統用於截瘧、殺蟲。其毒性可強行抑制瘧邪,古代認為能「劫痰截瘧」,尤其針對頑固性瘧疾。
- 原理:砒霜的砷成分可能直接干擾瘧原蟲的代謝,但古人從「以毒攻毒」角度解釋,認為其能驅除伏邪。
2. 雄黃3錢
- 作用:雄黃(硫化砷)解毒殺蟲,避穢化濁。
- 原理:瘧疾多與「穢濁瘴氣」相關,雄黃既能解毒,又可鎮驚安神(瘧發常伴譫妄),協同砒霜增強截瘧效果。
3. 辰砂(朱砂)3錢
- 作用:朱砂重鎮安神,清心解毒。
- 原理:瘧疾發作時易見煩躁、譫語,朱砂能安定心神,外用為衣亦可引藥入心經(瘧屬少陽,少陽與心包絡相關)。
4. 甘草2錢
- 作用:甘緩和中,調和諸藥毒性。
- 原理:緩解砒霜、雄黃的烈性,保護脾胃,避免峻藥傷正。
5. 綠豆粉1兩5錢
- 作用:清熱解毒,製丸賦形。
- 原理:綠豆善解金石藥毒,中和砒霜、雄黃之熱毒,同時作為糊丸基質,延緩毒性釋放。
配伍邏輯與整體作用
- 以毒攻毒:砒霜、雄黃為主力,直接針對瘧邪,峻烈截瘧。
- 解毒制衡:綠豆、甘草緩和毒性,避免傷正,體現「峻藥緩攻」思想。
- 安神定志:朱砂兼顧瘧疾伴隨的神志症狀,標本兼治。
- 時機選擇:發作前(五更)服用,順應瘧邪將動未動之勢,一舉截斷。
此方反映古代對瘧疾的「毒邪」認知,結合解毒、鎮攝、調和之法,雖用峻藥但通過配伍與劑型設計(丸劑、朱砂衣)控制風險,展現中醫「截瘧」的獨特思路。
傳統服藥法
人言1錢,雄黃3錢,辰砂3錢,甘草2錢,綠豆粉1兩5錢。
各為細末,用綠豆粉打糊為丸,如白豆大,外用朱砂為衣。
臨發日五更以井花水吞服2丸。小兒1丸。勿多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有毒,使用時應注意用量。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 本方不宜與其他有毒中藥同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雄黃截瘧丸, 出處:《回春》卷三。 組成:人言1錢,雄黃3錢,辰砂3錢,甘草2錢,綠豆粉1兩5錢。 主治:瘧疾。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