芎附散

XIONG F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本事》卷三

熱性指數

22

寒性指數

7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8%
脾經 15%
肝經 15%
肺經 13%
腎經 7%
膀胱經 5%
心包經 5%
三焦經 5%
膽經 5%
胃經 5%
大腸經 2%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膀胱經
心包經
三焦經
膽經
胃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芎附散」

藥方組成:川芎、附子、黃耆、白朮、防風、當歸、生地黃、桂枝、柴胡、甘草

主治功效:

  1. 脾胃虛弱:脾胃功能虛弱,氣血不足,運化無力。
  2. 衛氣不溫分肉:衛氣是人體的防禦系統,具有溫煦、保護肌膚的作用。當衛氣不足,無法溫煦肌膚,導致肌肉、皮下組織受寒,容易被風寒濕邪侵襲。
  3. 風寒濕邪所著:風、寒、濕三種邪氣相互作用,侵襲人體,導致痹證的發生。
  4. 五種痹證:痹證是指以關節疼痛、腫脹、活動不利為主要症狀的一類疾病。包括:
    • 行痹:痹證在四肢遊走不定,時發時止。
    • 痛痹:痹證疼痛劇烈,影響活動。
    • 拘痺:痹證導致關節屈伸不利,活動受限。
    • 著痺:痹證固定在某一關節,不移動。
    • 筋痺:痹證累及筋脈,導致肌肉痠痛、痙攣。
  5. 腿並臂間發作不定:痹證可以在腿部和手臂之間不定時發作。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1. **川芎:**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用於治療頭痛眩暈、目赤腫痛、風濕痹痛、跌打損傷、痛經經閉、產後瘀阻、胸脅刺痛等症。

  2. **附子:**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用於治療腎陽虛寒、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

  3. **黃耆:**補氣、固表、升陽、利水消腫。用於治療氣虛乏力、自汗、盜汗、尿頻、水腫等症。

  4. **白朮:**補氣、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生津止渴、安胎、健脾胃、祛風除濕。用於治療脾虛氣弱、食慾不振、肢體乏力、水腫、黃疸、自汗、盜汗、口渴、口乾舌燥、安胎、食少、腹脹、泄瀉、風濕疼痛、關節炎等症狀。

  5. **防風:**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用於治療外感風寒或風熱表證,如感冒、流行性感冒等;防風能祛風除濕,勝濕止痛,常用於治療風濕、類風濕關節炎、痛風等;防風能解痙止痙,常用於治療肌肉痙攣、抽搐等;防風能活血通經,常用於治療瘀血經閉、痛經等;防風能解毒透疹,常用於治療溫熱病、瘡瘍腫毒等。

  6. **當歸:**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止血、活血化瘀、止咳平喘。用於治療血虛萎黃、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月經不調、痛經等症。

  7. **生地黃:**清熱涼血、清熱瀉火、滋陰、補血。用於治療陰虛火旺、潮熱盜汗、失眠多夢、心煩意亂、咽喉腫痛、口乾舌燥、大便乾結、小便短赤等症。

  8. **桂枝:**發汗解表、祛風除濕、溫經、散風寒、通經絡、活絡止痛、止嘔、活血化瘀、提振胸陽等功效。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痛經、血瘀等症狀。

  9. **柴胡:**散風邪、解表發汗、活血止痛、祛風除濕、解毒透疹。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風熱感冒、頭痛眩暈、肌肉痠痛、關節疼痛、月經不調、經閉痛經、肝鬱氣滯引起的胸脅脹痛、胃脘疼痛等症。

  10. **甘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總結

中藥方劑「芎附散」,具有補氣、益氣血、溫陽散寒、活絡止痛、祛風除濕等功效,適用於脾胃虛弱、衛氣不溫分肉、風寒濕邪所著痹證等症狀。在臨牀上,芎附散常與其他中藥材搭配使用,以增強藥效,改善患者的症狀。

傳統服藥法


小川芎、附子(炮,去皮臍)、黃耆(蜜炙)、白朮、防風(去釵股)、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熟乾地黃(酒灑,9蒸9曬,焙)、桂心(不見火)、柴胡(去苗,淨洗)、甘草(炙)各等分。常服不生壅熱,兼消積冷。
上為粉末。
每服4錢,水1盞半,加生薑3片,大棗1個,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服,每日3次。

方劑組成解釋


川芎、當歸、桂枝、白朮、甘草具有溫經散寒、祛風除濕的功效;黃耆、生地黃具有補益脾胃的功效;附子具有溫陽散寒的功效;防風具有祛風除濕的功效;柴胡具有疏肝解郁的功效。本方合用,共奏溫經散寒、祛風除濕、補益脾胃之功效。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坐骨神經痛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

相同名稱方劑


芎附散, 出處:《婦入良方》卷二十二引徐明仲方。 組成:大附子1枚(酽醋一碗,用火四畔炙透,蘸醋令盡,去皮臍),川芎1兩。 主治:産後敗血作梗,頭痛,諸藥不效者。

芎附散, 出處:《本事》卷三。 組成:小川芎、附子(炮,去皮臍)、黃耆(蜜炙)、白朮、防風(去钗股)、當歸(洗,去蘆,薄切,焙乾)、熟乾地黃(酒灑,9蒸9曬,焙)、桂心(不見火)、柴胡(去苗,淨洗)、甘草(炙)各等分。 主治:常服不生壅熱,兼消積冷。主治:脾胃虛弱,衛氣不溫分肉,爲風寒濕邪所著而致的五種痹證,腿並臂間發作不定。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