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消湯

SAN XIAO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仙拈集》卷二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19%
肺經 19%
脾經 15%
胃經 15%
肝經 10%
腎經 7%
大腸經 6%
膽經 4%
膀胱經 2%
心經
肺經
脾經
胃經
肝經
腎經
大腸經
膽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8

主治功效


三消

整體功效

清熱解毒利濕消腫。

主治

三消。

三消,即消渴、消癃、消腫。消渴,即糖尿病;消癃,即小便不利;消腫,即水腫。三消湯是治療三消的常用方劑

三消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黃、黃柏、知母、黃連、麥門冬、天花粉、黃芩、甘草等中藥組成。方中人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當歸、生地黃、黃柏、知母、黃連清熱利濕;麥門冬、天花粉、黃芩、甘草養陰生津。三消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適用於三消症狀。

文獻參考

傳統服藥法


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當歸1錢,生地1錢,黃柏7分,知母7分,黃連7分,麥冬7分,天花粉7分,黃芩7分,甘草5分。水煎服。

方劑組成解釋


三消湯由人參、白朮、茯苓、當歸、生地黃、黃柏、知母、黃連、麥門冬、天花粉、黃芩、甘草等中藥組成。方中人參、白朮、茯苓健脾益氣;當歸、生地黃、黃柏、知母、黃連清熱利濕;麥門冬、天花粉、黃芩、甘草養陰生津。三消湯具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適用於三消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三消湯有清熱解毒、利濕消腫的功效,但不宜長期服用。服用三消湯期間,應注意飲食清淡,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

相同名稱方劑


三消湯, 出處:《仙拈集》卷二。 組成:人參1錢,白朮1錢,茯苓1錢,當歸1錢,生地1錢,黃柏7分,知母7分,黃連7分,麥冬7分,天花粉7分,黃芩7分,甘草5分。 主治:三消。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五痿湯

相似度 76%

加味防風湯

相似度 72%

清火消毒飲

相似度 70%

蕩滌飲

相似度 69%

加減補心湯

相似度 69%

人參竹瀝飲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