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痿湯

PI W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0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1%
心經 20%
肝經 18%
脾經 16%
胃經 12%
膀胱經 4%
腎經 4%
三焦經 3%
肺經
心經
肝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腎經
三焦經

最後更新日:2024-05-08

方劑組成解釋

脾痿湯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滋陰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其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之效,可緩解脾痿病症中因脾氣虛弱、陰虛火旺所致的口渴、心煩、盜汗、舌紅少苔等症狀。
  2. 養血生津: 生地黃能滋養陰血,並促進津液生成,對於脾痿患者因脾虛運化失常,導致津液不足、口乾舌燥的症狀具有改善作用。

脾痿湯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補血滋陰,養脾健脾: 當歸性溫,味甘辛,入心、肝、脾經,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養血滋陰等功效。脾痿病症多因脾氣虛弱,氣血不足,導致肌肉萎軟無力,當歸補血養脾,可改善脾胃功能,增強氣血,從根本上治療脾痿。
  2. 和血潤燥,改善血虛: 脾痿患者常伴有血虛症狀,如面色蒼白、口脣乾燥、指甲脆薄等,當歸能和血潤燥,改善血虛,使氣血充盈,有助於改善脾痿症狀。

脾痿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緩肝健脾: 白芍味苦酸,性微寒,歸肝脾經。其具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斂陰止汗、收斂止瀉等功效。脾痿患者常伴有肝氣鬱結、脾失健運,白芍可以緩肝解鬱,調理脾胃,緩解肝脾失調導致的腹痛、腹瀉、乏力等症狀。

二、補血益氣: 白芍具有養血功效,可以改善脾虛所致的貧血,同時也能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氣血生化,恢復機體元氣,從而達到治療脾痿的目的。

脾痿湯中包含白朮,主要因其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功效。

脾痿乃脾氣虛弱,運化失調,導致水濕停滯、肌肉消瘦等症狀。白朮性溫味甘,入脾胃經,能補脾益氣,健運脾陽,助其運化水濕,改善肌肉消瘦。同時,白朮亦能燥濕利水,促進體內水液代謝,進一步改善脾虛所致的症狀。因此,白朮在脾痿湯中,發揮健脾益氣、燥濕利水之效,是治療脾痿的重要藥物。

脾痿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一、調和藥性:甘草性平和,味甘,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脾痿湯中常使用一些性寒或性燥的藥物,如白朮、茯苓等,加入甘草可以緩解這些藥物的燥性,使藥性更平和,減少對脾胃的刺激。

二、補脾益氣: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的功效,可以改善脾胃虛弱,增強消化功能。對於脾痿患者,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甘草可以起到補益脾胃,增強體力的作用,配合其他藥物共同治療脾痿。

脾痿湯中加入滑石,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利水滲濕: 脾痿多因脾虛濕困,導致水濕停滯,脾失健運。滑石性寒滑利,能清熱利濕,通淋止痛,有助於消除水濕,改善脾虛濕困的症狀。
  2. 清熱解毒: 脾痿常伴有熱毒內蘊,導致口渴、尿赤等症狀。滑石性寒,能清熱解毒,降火利濕,有助於消除熱毒,緩解脾痿的熱症。

因此,脾痿湯中加入滑石,既可利水滲濕,又可清熱解毒,有助於改善脾痿的整體症狀。

脾痿湯中加入梔子,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清熱瀉火: 脾痿病症多因脾胃濕熱所致,梔子性寒,味苦,入肝、膽經,具有清熱瀉火、涼血解毒之功,可有效清除脾胃濕熱,緩解脾胃灼熱、口苦咽乾、腹痛腹瀉等症狀。

2. 疏肝理氣: 梔子亦有疏肝理氣之效,可解除肝氣鬱結,使氣機疏暢,促進脾胃運化,改善脾痿患者的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等症狀。

因此,梔子在脾痿湯中起著清熱瀉火、疏肝理氣的功效,配合其他藥材,共同達到治療脾痿的目的。

脾痿湯中加入茯苓,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健脾利濕: 茯苓性平味甘,入脾、腎經,能健脾利濕,滲濕利水,對於脾胃虛弱、水濕停滯所致的脾痿症狀,如乏力、食慾不振、腹脹等,具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2. 寧心安神: 茯苓還有寧心安神之效,能緩解脾虛所致的失眠、心悸等症狀,進一步促進脾胃功能恢復。

因此,脾痿湯中加入茯苓,旨在通過健脾利濕、寧心安神,達到調理脾胃、改善脾痿症狀的目的。

主治功效


脾痿湯

脾痿湯是中醫中藥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清熱利濕、消暑除煩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臟虛弱、氣血不足、食慾不振、腹瀉、倦怠乏力等症狀。

組成

脾痿湯主要由八種中藥材組成,分別是:生地黃、當歸、白芍、白朮、甘草、滑石、梔子、茯苓。

  1. 生地黃:生地黃具有清熱涼血、滋陰補血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陰虛發熱、口乾舌燥、失眠多夢等症狀。
  2. 當歸:當歸具有補血活血、調經止痛、潤腸通便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月經不調、痛經、產後惡露不絕等症狀。
  3. 白芍:白芍具有平肝息風、養血調經、柔肝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肝氣鬱結、頭痛眩暈、月經不調、痛經等症狀。
  4. 白朮:白朮具有補氣健脾、利水滲濕、固表止汗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泄瀉、水腫、自汗盜汗等症狀。
  5. 甘草:甘草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清熱解毒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虛氣弱、倦怠乏力、咳嗽氣喘等症狀。
  6. 滑石:滑石具有清熱利濕、清熱瀉火、止渴除煩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小便不利、淋漓澀痛等症狀。
  7. 梔子:梔子具有清熱瀉火、清熱涼血、止血止痛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熱病發熱、口乾舌燥、瘡瘍腫痛等症狀。
  8. 茯苓:茯苓具有利水滲濕、健脾益氣、寧心安神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水腫、脾虛泄瀉、心悸失眠等症狀。

主治功效

脾痿湯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清熱利濕、消暑除煩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臟虛弱、氣血不足、食慾不振、腹瀉、倦怠乏力等症狀。脾痿湯中的生地黃、當歸、白芍具有補氣益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體質。白朮、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滑石、梔子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祛除體內濕熱,改善腹瀉的症狀。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體質,改善倦怠乏力的症狀。

用法用量

脾痿湯的用法用量一般為每日1劑,水煎服。具體的用量應根據患者的病情和體質酌情加減。

禁忌事項

脾痿湯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宜自行服用。脾虛泄瀉者慎用。

總結

脾痿湯是中醫中藥常用的方劑之一,具有補氣健脾、益氣養血、清熱利濕、消暑除煩的功效,常被用於治療脾臟虛弱、氣血不足、食慾不振、腹瀉、倦怠乏力等症狀。脾痿湯中的生地黃、當歸、白芍具有補氣益血的作用,可以改善脾胃功能,增強體質。白朮、甘草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滑石、梔子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可以祛除體內濕熱,改善腹瀉的症狀。茯苓具有健脾益氣的作用,可以增強體質,改善倦怠乏力的症狀。脾痿湯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不宜自行服用。脾虛泄瀉者慎用。

傳統服藥法


生地2錢,當歸8分,白芍1錢,白朮8分,甘草5分,滑石1錢,梔子8分,茯苓1錢。
水煎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脾虛濕盛者宜服,脾虛無濕者慎服。

相關疾病


四肢痿軟無力

相同名稱方劑


脾痿湯, 出處:《脈症正宗》卷一。 組成:生地2錢,當歸8分,白芍1錢,白朮8分,甘草5分,滑石1錢,梔子8分,茯苓1錢。 主治:脾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