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叫哈頓散

雅叫哈頓散

YA JIAO HA DUN SA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4

寒性指數

21

熱/寒比例

極寒 (0.19)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0%
膀胱經 14%
胃經 14%
肺經 13%
腎經 7%
小腸經 7%
心經 7%
大腸經 7%
膽經 7%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肺經
腎經
小腸經
心經
大腸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雅叫哈頓散中加入百部,主要是利用其止咳化痰的功效。百部性溫,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殺蟲消疳之效。其藥理研究表明,百部含有生物鹼等活性成分,可抑制呼吸道平滑肌痙攣、促進氣管分泌、稀釋痰液,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此外,百部還可清熱解毒,對於一些因熱毒引起的咳嗽,也能起到一定療效。因此,在雅叫哈頓散中加入百部,能夠更好地發揮其止咳化痰、清熱解毒的功效,幫助患者緩解咳嗽症狀。

「雅叫哈頓散」中加入苦參,主要是利用其清熱燥濕、殺蟲止癢的功效。

苦參味苦性寒,入心、肺、脾、大腸經。其苦寒之性,能清熱瀉火,燥濕止癢,對於因濕熱蘊結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瘡瘍等病症具有良好的療效。

同時,苦參也具有一定的抗菌消炎作用,能抑制皮膚病原菌的生長繁殖,進一步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因此,在「雅叫哈頓散」中加入苦參,可有效地改善皮膚病症,起到清熱止癢、消炎止痛的作用。

雅叫哈頓散中加入甘菊,主要基於其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

甘菊性涼,味甘苦,歸肺、肝經。其藥性可清熱解毒,疏散風熱,對於風熱感冒、目赤腫痛、頭痛眩暈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此外,甘菊還能平肝明目,對於眼睛疲勞、視力下降等也有一定的療效。因此,在雅叫哈頓散中加入甘菊,有助於增強其清熱解毒、疏風散熱的功效,並舒緩眼部不適,進一步提升藥效。

「雅叫哈頓散」方劑中包含蔓荊子,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 蔓荊子性微寒,味辛,入肝、胃經,具有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解表止痛的功效。對於風熱感冒、頭痛發熱、目赤腫痛等症狀,蔓荊子能有效清熱解表,疏散風熱,緩解症狀。
  2. 通竅利竅,止痛止癢: 蔓荊子具有通利竅道的作用,能疏通經絡,改善頭部血液循環,對於鼻塞、耳鳴、頭暈目眩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同時,蔓荊子還能止痛止癢,用於治療風熱引起的皮膚瘙癢、濕疹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雅叫哈頓散之傳統功效與組成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範圍廣泛,涵蓋外感、內傷及婦科病症,主要針對 熱毒、氣滯、血瘀 相關病機:

  1. 外感熱證:如感冒發熱、喉炎(風熱上攻咽喉)。
  2. 氣滯疼痛:胸腹脹痛(氣機不暢,鬱而化熱)。
  3. 血分不調:虛勞心悸(血虛內熱)、月經不調、產後流血(血瘀或血熱妄行)。

整體以 清熱解毒為主,兼能 行氣止痛、涼血止血,反映南方濕熱地區用藥特色,針對熱毒夾雜氣血失調之證。


二、組成藥材與治療原理

各藥功效剖析

  1. 小百部(清熱潤肺,解毒殺蟲)
    • 擅清肺熱,對喉炎、咳嗽有效,可能含生物鹼,抑制病原微生物。
  2. 藤苦參(清熱燥濕,解毒消腫)
    • 苦寒燥濕,善治熱痢瘡毒,或透過抗炎作用緩解胸腹脹痛。
  3. 苦冬瓜(瀉火解毒,利水消腫)
    • 清熱力強,可能促進代謝,改善發熱及水腫。
  4. 箭根薯(活血止血,消腫止痛)
    • 關鍵止血藥,調節血液循環,適用月經不調、產後出血。
  5. 羊耳菊根(祛風除濕,散瘀止痛)
    • 風濕藥兼活血,緩解氣滯血瘀之疼痛。
  6. 蔓荊子莖葉(疏風清熱,涼血鎮痛)
    • 解表熱,擴張血管,助頭面及腹部氣血通暢。

組方邏輯與協同作用

  • 清熱為主線:苦冬瓜、藤苦參、小百部協同清解肺胃熱毒,治外感發熱、喉炎。
  • 氣血並調
    • 行氣止痛:羊耳菊根、蔓荊子莖葉疏風活血,緩解胸腹脹痛。
    • 涼血止血:箭根薯配小百部,既止出血又防瘀滯,調節月經與產後血虛血瘀。
  • 標本兼顧:解表熱(治標)與清內熱、調氣血(治本)結合,尤其適合熱毒夾雜氣血不和之複雜病證。

推論現代應用方向:上呼吸道感染、消化不良性腹痛、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屬熱證者,然需進一步科學驗證其機制。


總結

此方以「苦寒清熱」為核心,結合行氣、止血藥,體現「熱毒—氣滯—血瘀」同治思路,符合傳統邊疆民族醫學「簡便效驗」之用藥特色。

傳統服藥法


小百部100克,藤苦參100克,苦冬瓜100克,箭根薯100克,羊耳菊根100克,蔓荊子莖葉100克。
清熱解毒,止痛止血。
上粉碎成細粉,過篩,混勻即得。
每次3-9克,1日3次口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脾胃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心絞痛月經不調肺結核心內膜炎心律不整原發性高血壓心肌梗塞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風濕性心臟病二尖瓣狹窄三尖瓣疾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心臟衰竭

相同名稱方劑


雅叫哈頓散, 出處:《中國藥典》(傣族驗方)。 組成:小百部100g,藤苦參100g,苦冬瓜100g,箭根薯100g,羊耳菊根100g,蔓荊子莖葉100g。 主治:清熱解毒,止痛止血。主治:感冒發熱,喉炎,胸腹脹痛,虛勞心悸,月經不調,産後流血。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