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明子散

JUE MING ZI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濟生》卷五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1%
肺經 18%
心經 10%
膽經 10%
胃經 10%
腎經 7%
脾經 7%
膀胱經 5%
小腸經 2%
心包經 2%
大腸經 2%
肝經
肺經
心經
膽經
胃經
腎經
脾經
膀胱經
小腸經
心包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4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決明子散」

決明子散是一種中藥方劑,由黃芩、菊花、木賊、決明子、石膏、赤芍、川芎、羌活、石決明、甘草、蔓荊子組成,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主治風邪、熱邪、毒氣向上侵襲,導致眼睛腫痛,或突然產生翳膜,或眼角長出肉芽,或眼睛發癢或乾澀,畏光流淚,或起先眼花,逐漸形成白內障,以及一切暴發性的風邪客熱。

  • 黃芩:苦、寒,歸肺、大腸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涼血止血,除熱安胎,清熱瀉下,排膿消腫,清熱解毒,降氣,利尿等功效。
  • 菊花:甘、苦、辛,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清熱解毒、發汗解表、清熱瀉火、散風熱、止咳化痰、解毒、清肝明目、平肝息風和安神等功效。
  • 木賊:甘、澀,微寒,歸肺、肝經,具有散風熱,發汗解表,退翳,止血,透疹等功效。
  • 決明子:甘、苦、微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
  • 石膏:甘、微寒,歸肺、胃經,具有清熱利尿、清熱瀉火,生津止渴,止咳平喘等功效。
  • 赤芍:苦、微寒,歸肝、脾經,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利水消腫,補腎,清熱利尿,止血,活絡止痛,補血養肝等功效。
  • 川芎:辛、微溫,歸肝、脾經,具有活血化瘀、祛風除濕、理氣行氣、活絡止痛,燥溼,補血,強筋骨等功效。
  • 羌活:辛、溫,歸膀胱、腎經,具有發散風寒、祛風除濕,舒筋活絡的功效。
  • 石決明:甘、寒,歸肝、腎經,具有平肝息風、清肝明目,利水消腫的功效。
  • 甘草: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蔓荊子:苦、辛,微寒,歸肝、腎經,具有發汗解表、散風熱,活絡止痛,清肝明目的功效。

總而言之,決明子散具有清熱解毒、明目退翳的功效,是治療眼睛腫痛、翳膜遮睛、白內障等眼科疾病的常用方劑。

傳統服藥法


決明子1兩半,車前子1兩半,梔子仁1兩半,防風(去叉)1兩半,黃連(去須)1兩半。
上為散。
每服1字至半錢匕,搗生豬肝投熱湯取汁調下,早晨日晚各1服。

方劑組成解釋


本方中,黃芩、菊花、木賊、決明子、石膏、赤芍、川芎、羌活、石決明、甘草、蔓荊子等十味中藥均具有清熱明目、散風通絡的功效。黃芩清熱燥濕,可清熱解毒、瀉火除煩;菊花疏散風熱,可清熱明目;木賊清熱利尿,可清熱明目;決明子清熱明目,可潤腸通便;石膏清熱瀉火,可除煩止渴;赤芍清熱涼血,可活血止痛;川芎活血行氣,可祛風止痛;羌活祛風散寒,可舒筋活絡;石決明清肝明目,可平肝潛陽;甘草緩急和中,可調和諸藥;蔓荊子疏風清熱,可明目退翳。諸藥合用,共奏清熱明目、散風通絡之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寒涼,體質虛寒者慎用。

相關疾病


白內障結膜炎容易流眼淚角膜炎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眼睛紅痛眼睛模糊吞咽障礙內障

相同名稱方劑


決明子散, 出處:《普濟方》卷八十引《聖惠》。 組成:決明子1兩,川升麻1兩,地骨皮兩,柴胡(去苗)1兩,葳蕤半兩,玄參半兩,犀角屑半兩,甘草(炙微赤,銼)半兩。 主治:肝膈熱毒,眼生釘翳。

決明子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決明子3兩,地膚子3兩,細辛3兩,白芷3兩,桂心3兩,車前子3兩,柏子仁2兩,防風2兩(去蘆頭),川椒4兩(去目及閉口者,微炒去汗)。 主治:祛風止淚。主治:眼昏暗。

決明子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三。 組成:決明子1兩,黃連1兩(去須),川升麻1兩,枳殼1兩(麸炒微黃,去瓤),玄參1兩,黃芩1兩,車前子半兩,梔子仁半兩,地膚子半兩,人參半兩(去蘆頭)。 主治:眼中卒生翳膜,視物昏暗,及翳覆裹瞳仁。

決明子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決明子1兩,川升麻1兩,枳殼(麸炒微黃,去瓤)1兩,柴胡(去苗)1兩,梔子仁1兩,車前子1兩,細辛1兩,防風(去蘆頭)1兩,黃連(去須)3分,甘草半兩(炙微赤,銼)。 主治:客熱衝眼,赤多淚出,生瘡。

決明子散, 出處:《濟生》卷五。 組成:黃芩1兩,甘菊花(去枝梗)1兩,木賊1兩,決明子1兩,石膏1兩,赤芍藥1兩,川芎1兩,川羌活1兩,(去蘆),石決明1兩,甘草1兩,蔓荊子1兩。 主治:風熱毒氣上攻,眼目腫痛,或卒生翳膜,或眥出胬肉,或癢或澀,羞明多淚,或始則昏花,漸成內障,及一切暴風客熱。

決明子散, 出處:《聖惠》卷三十二。 組成:決明子(微炒)1兩,車前子1兩,茺蔚子1兩,黃連(去須)1兩,防風(去蘆頭)1兩,赤茯苓1兩,人參(去蘆頭)1兩,菥蓂子1兩,遠志(去心)1兩,蔓荊子1兩,甘菊花1兩,白芷1兩,秦皮1兩,玄參1兩,枳殼(嫩炒微黃,去瓤)1兩,蕤仁(湯浸,去赤皮)1兩,細辛1兩。 主治:眼目赤痛,或生翳膜,頭面多風,淚出不止。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