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嗽散

Zhi Sou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學心悟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53%
胃經 15%
脾經 15%
心經 7%
肝經 7%
肺經
胃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8

方劑組成解釋

止嗽散中加入紫菀,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一、潤肺止咳:紫菀味辛、甘,性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散結之效。對於風寒咳嗽、痰多粘稠、胸悶氣喘等症狀有較佳療效。

二、宣肺降氣:紫菀能宣肺降氣,開宣肺氣,使肺氣通暢,有助於改善呼吸道炎症引起的咳嗽、氣喘等症狀。

因此,止嗽散中加入紫菀,可有效緩解咳嗽、痰多、胸悶等症狀,達到止咳化痰的目的。

止嗽散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其兩方面的功效: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百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止嗽散中其他藥材,如麻黃、杏仁等,性味偏寒或燥烈,甘草可中和其偏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刺激。

2. 補益脾胃: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中緩急的功效,可緩解咳嗽過程中可能引發的脾胃虛弱、氣血不足等症狀,促進身體恢復。

止嗽散方劑中含有百部,主要基於其止咳化痰的功效。

百部味甘性微溫,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其所含的百部堿能抑制細菌生長,減少呼吸道炎症,而皁苷成分則能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因此,百部在止嗽散中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達到止咳化痰、潤肺止喘的效果。

止嗽散中加入白前,主要基於其 利水消腫、止咳化痰 的功效。

白前具有利水滲濕、清熱化痰的特性,能有效排除體內積聚的濕氣和痰液,對於因濕熱痰濁引起的咳嗽,有顯著的治療效果。此外,白前還能增強肺氣的宣發,促進痰液排出,從而緩解咳嗽症狀。

在止嗽散中,白前與其他藥材如杏仁、桔梗等共同作用,共同發揮清熱化痰、止咳平喘的作用,使止嗽散的功效更加全面,達到治療咳嗽的最佳效果。

止嗽散方劑中加入陳皮,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理氣止咳: 陳皮味辛、性溫,入肺、脾經,具有理氣化痰、燥濕止咳之效。咳嗽多因肺氣不暢、痰濕阻肺所致,陳皮能疏散肺氣、化解痰濕,從而達到止咳的效果。
  2. 調和藥性: 止嗽散中多為清熱解表、化痰止咳的藥物,如麻黃、杏仁、甘草等,性寒或偏寒。陳皮性溫,加入其中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物過於寒涼,損傷脾胃。

止嗽散中加入桔梗,主要基於其宣肺止咳的功效。

桔梗味辛甘,性平,歸肺經,具有宣肺利咽、祛痰止咳之效。其宣肺之性可開宣肺氣,使肺氣通暢,並能化痰止咳,對於外感風寒、咳嗽痰多者,有良好的治療作用。

止嗽散的組成中,以麻黃、杏仁等藥物宣肺散寒,而桔梗則配合其宣肺氣,化痰止咳,以提升整體止咳效果,更能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止嗽散中加入荊芥,主要基於其疏散風熱止咳化痰的功效。

荊芥性溫,味辛,歸肺、肝經,具有解表散風、宣肺止咳、利咽消腫等作用。對於風寒咳嗽、風熱咳嗽、外感風寒所致的鼻塞、流涕、頭痛等症狀,皆有較佳的緩解作用。

此外,荊芥還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有助於痰液的排出,從而達到止咳化痰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名稱:止嗽散。出處與典籍:此方出自《醫學心悟》。

配方與服用方法:將藥材磨成粉末。傳統上,每次服用三錢(相當於現在的9克),在飯後或是睡前,用溫開水調和服用;如果是剛受到風寒的初期,可以用生薑湯來調服(現代用法:同樣將藥材研磨成粉末,每次服用量爲6到9克,用溫開水或生薑湯送服。也可以煮成藥湯服用,但用量需按照原方的比例適當減少)。

主要功效與適用症狀:針對因風邪侵犯肺部引起的咳嗽、喉嚨癢、輕微怕風、感冒發熱、舌苔薄白、脈象浮緩等症狀,具有止咳、化痰、驅風的效果。

臨牀應用要點:

  1. 辨證關鍵 此方常用於治療外感邪氣未完全清除,導致肺部功能失調引發的咳嗽。臨牀使用時,以咳嗽伴喉嚨癢、輕微怕風發熱、舌苔薄白作爲辨證的關鍵點。

  2. 方劑變化

    • 如果剛開始受風寒,有頭痛、鼻塞、惡寒發熱等較重的表面症狀,可以在方中加入防風、紫蘇、生薑以幫助發汗散寒。
    • 若溼氣聚集生成黏稠的痰,可增加半夏、茯苓、桑白皮以去溼化痰。
    • 對於乾燥氣候導致的乾咳無痰,可加入瓜蔞、貝母、知母以滋潤燥熱並化痰。
  3. 現代應用 此方常用於治療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百日咳等病症,尤其適用於那些仍有表邪未清、肺部功能失調的患者。

  4. 注意事項 不適合陰虛型勞嗽或肺熱型咳嗽的患者使用。

傳統服藥法


上為末。每服三錢(9g),食後、臨臥開水調下;初感風寒,生薑湯調下(現代用法:共為末,每服6-9g,溫開水或薑湯送下。亦可作湯劑,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減)。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此方乾燥,陰虛勞嗽或肺熱咳嗽者,不宜使用。

相關證候


相關疾病


妊娠咳嗽咳血肺氣腫咳嗽鼻塞肺結核原發性高血壓百日咳低血壓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慢性腎衰竭痲風 [漢生氏病]鼻咽腫瘤鼻咽惡性腫瘤(鼻咽癌)營養不良血液和造血器官疾病再生障礙性及其他貧血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止嗽散, 出處:《青囊秘傳》。 組成:法半夏8兩,冰糖6兩,食鹽1兩。 主治:咳嗽。

止嗽散, 出處:《儒門事親》卷十五。 組成:半夏1兩半(湯洗7次),枯白礬4兩。 主治:咳嗽痰涎。

止嗽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二。 組成:桔梗1錢5分,甘草(炙)5分,白前1錢5分,橘紅1錢,百部1錢5分,紫菀1錢5分。 主治:傷寒咳嗽。

止嗽散, 出處:《醫學心悟》卷三。 組成:桔梗(炒)2斤,荊芥2斤,紫菀(蒸)2斤,百部(蒸)2斤,白前(蒸)各斤,甘草(炒)12兩,陳皮(水洗,去白)1斤。 主治:止咳化痰,疏表宣肺。主治:諸般咳嗽。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