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葉飲

ZHU YE YI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千金》卷十七

熱性指數

16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3%
脾經 16%
胃經 16%
心經 11%
小腸經 5%
心包經 5%
腎經 5%
大腸經 5%
肺經
脾經
胃經
心經
小腸經
心包經
腎經
大腸經

最後更新日:2024-02-07

主治功效


竹葉飲組成:

  •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百部:具有止咳化痰、驅蟲殺蟲、潤肺、止咳平喘等傳統功效。

  • 白前:味甘、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溫中化痰、止咳化痰、降氣、消食化積的功效。

  • 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 紫蘇子:性味甘、辛、涼,性平、味甘,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利氣、寬腸通便等多種功效。

  • 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

主治功效: 發熱,氣往上衝,不得休息,想死也無法躺下。

中藥方劑組成介紹:

  • 甘草: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 生薑: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 百部:百部具有止咳化痰、驅蟲殺蟲、潤肺、止咳平喘等傳統功效。

  • 白前:白前味甘、性溫,入肺、脾經,具有溫中化痰、止咳化痰、降氣、消食化積的功效。

  • 淡竹葉:淡竹葉性寒、味甘,歸心、小腸、腎三經。具有清熱瀉火、清心降火、利尿消腫、生津止渴、利水滲濕等功效。

  • 紫蘇子:紫蘇子性味甘、辛、涼,性平、味甘,入肺、大腸經,具有潤肺宣肺、止咳化痰、平喘利氣、寬腸通便等多種功效。

  • 紫菀:紫菀具有止咳化痰、降氣、止咳平喘等功效。

總結: 中藥方劑「竹葉飲」,主要成分是淡竹葉、紫蘇子、紫菀、白前、百部、甘草、生薑,具有發熱,氣往上衝,不得休息,想死也無法躺下等功效。

傳統服藥法


竹葉1握,麥1升(淘),地骨白皮3分。
以水5升,煮取2升,以麥爛為度,食後分2服。

方劑組成解釋


淡竹葉清熱利咽,紫蘇子、紫菀、白前、百部、甘草、生薑均可止咳平喘。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

相關疾病


肺結核角膜炎原發性高血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口乾口渴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竹葉飲, 出處:《延年秘錄》引蔣孝璋方(見《外台》卷二十一)。 組成:竹葉1握,麥1升(淘),地骨白皮3分。 主治:痰熱眼赤頭痛。

竹葉飲, 出處:《外台》卷二十一引《延年秘錄》。 組成:竹葉1握,犀角屑2兩,升麻2兩,乾葛2兩,黃芩3兩,麥門冬(去心)3兩。 主治:痰熱眼赤頭痛。

竹葉飲, 出處:《千金》卷十七。 組成:竹葉2升,紫蘇子2升,紫菀2兩,白前2兩,百部3兩,甘草3兩,生薑3兩。 主治:熱發氣上衝,不得息,欲死不得卧。

竹葉飲, 出處:《外台》卷十三引《崔氏方》。 組成:竹葉1握,麥門冬1升(去心),大棗20個(擘),甘草3兩(炙),半夏1升(湯洗令滑盡),粳米5合,生薑3兩。 主治:骨蒸,唇乾口燥,欲得飲水止渴。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