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紅綿散

JIA WEI HONG MIA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方考》卷六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12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35%
肺經 23%
心經 11%
膀胱經 11%
腎經 5%
脾經 5%
膽經 5%
肝經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腎經
脾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20

方劑組成解釋

加味紅綿散中加入天麻,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1. 平肝熄風: 天麻具有平肝熄風、止痙定搐的功效,能有效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眩暈、頭痛、肢體麻木等症狀。紅綿散本身以清熱涼血、消腫止痛為主,加入天麻可進一步針對肝風內動的病機,提升療效。
  2. 增強止痛作用: 天麻入肝經,具有舒筋活絡的功效,能有效緩解疼痛。紅綿散治療的疾病,往往伴隨疼痛,加入天麻可增強止痛效果,使藥效更加全面。

加味紅綿散中加入麻黃,主要是為了宣肺散寒,通鼻竅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通鼻、止咳平喘的功效。紅綿散本身以清熱解毒、化痰止咳為主,加入麻黃則可疏散肺氣,使寒邪得以宣泄,同時幫助鼻竅通利,緩解鼻塞、流涕等症狀。

此外,麻黃還可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例如,麻黃與紫蘇葉、杏仁等藥物合用,可更有效地宣肺止咳;與薄荷、荊芥等藥物合用,則可增強疏風散寒的效果。

加味紅綿散中加入荊芥,主要考慮以下兩點:

  1. 疏散風熱,宣肺止咳:荊芥性辛溫,入肺經,具有疏散風熱、宣肺止咳之效。紅綿散主治風熱犯肺,咳嗽痰稠等症,加入荊芥可增強其疏風解表、止咳化痰之效,使療效更加顯著。
  2. 配合其他藥物,增強療效:加味紅綿散中其他藥物如薄荷、桔梗等,也具有疏風散熱、宣肺止咳的作用,加入荊芥可與之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作用,更能有效緩解風熱犯肺所引起的咳嗽、痰多、鼻塞等症狀。

加味紅綿散中加入全蠍,主要是因為全蠍具有 通絡止痛、解毒消腫 的功效。

全蠍性寒,味辛,入肝經,具有較強的鎮痛、消炎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因風寒濕邪入侵引起的疼痛,同時還能清除瘀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

此外,全蠍還有解毒消腫的功效,可以治療因毒蟲咬傷、跌打損傷引起的腫痛,與紅綿散中其他藥物配合使用,可以更有效地發揮療效。

加味紅綿散中添加薄荷,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表,疏散風熱:薄荷性涼,味辛,具有清熱解表、疏散風熱、透疹止癢之功效。紅綿散本身主治外感風熱所致的咳嗽、咽痛、鼻塞等症狀,薄荷的加入可以增強其清熱解表的效果,幫助患者更快地恢復。
  2. 宣肺止咳,利咽止痛:薄荷可以疏風散熱,宣肺止咳,並能利咽止痛。對於外感風熱引起的咳嗽、咽痛等症狀,薄荷可以起到緩解的作用,提高藥效。

加味紅綿散中加入紫草,主要基於其涼血活血、清熱解毒的功效。

紫草性寒,味甘,歸心、肝經。其藥性可清熱涼血,散瘀消腫,對於外傷出血、燒傷燙傷、瘡瘍腫毒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在加味紅綿散中,紫草與其他藥材配合,可協同作用,發揮更佳的治療效果。例如,紫草與紅花、當歸等藥材合用,可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與金銀花、連翹等藥材合用,則可清熱解毒,消炎止痛。

加味紅綿散中加入蟬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風止癢: 蟬蛻性涼,具有疏風散熱、止癢消腫之效,可用於治療風熱之邪侵犯肌膚所致的皮膚瘙癢、風疹等症。紅綿散本身以清熱解毒、涼血止癢為主,加入蟬蛻可以增強其疏風止癢的效果,對於風熱外襲引起的皮膚病症有更好的療效。
  2. 活血化瘀: 蟬蛻還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改善局部組織的血液供應,有利於炎症的消退和傷口癒合。紅綿散中加入蟬蛻,可以提高其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於皮膚病症引起的瘀血腫痛等症狀有輔助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加味紅綿散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組成

加味紅綿散由以下藥材等分組成:

  • 天麻
  • 麻黃
  • 荊芥穗
  • 全蠍
  • 薄荷
  • 紫草
  • 蟬蛻

主治

本方主治痘疹風熱驚搐

治療原理

痘疹之發,乃體內邪毒由內而外透發之過程。痘疹發出之時,若心經積熱則易生驚,肝經積熱則易生搐。而「搐」之症狀,實乃風邪所致;「驚」之症狀,則源於熱邪。

加味紅綿散之組方,正是針對痘疹風熱驚搐之病機而設。方中麻黃、荊芥、薄荷、天麻、全蠍、蟬蛻,皆為消風解熱之品。

  • 麻黃、荊芥、薄荷,輕宣透表,疏風散熱,使風熱之邪得以從外而解。
  • 天麻、全蠍、蟬蛻,息風止痙,平肝熄風,可緩解風邪所致之抽搐。
  • 紫草一味,則具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之功,一方面可助痘疹順利透發,另一方面可清解血中毒熱,加速邪毒排出。

綜上所述,加味紅綿散透過疏風清熱、息風止痙、涼血解毒之法,達到治療痘疹風熱驚搐之目的。其治療原理,可概括為:

  1. 疏風解表:以麻黃、荊芥、薄荷等藥,驅散在表之風熱,解除外感因素。
  2. 清熱息風:以天麻、全蠍、蟬蛻等藥,清解內熱,平息肝風,緩解驚搐症狀。
  3. 解毒透疹:以紫草涼血活血,解毒透疹,促進痘疹發出,清除血中毒熱。

此方配伍精妙,標本兼治,既可解表,又能清裡,更能針對驚搐之症狀加以平息,故能有效治療痘疹風熱驚搐之證。

傳統服藥法


天麻、 麻黃、 荊芥穗、 全蠍、 薄荷、 紫草、 蟬蛻各等分。
以此藥調抱龍丸服之。
《治痘全書》本方用法:上為末,調抱龍丸服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不宜在感冒初期使用。
  • 本方具有疏散風熱的功效,不宜在風寒感冒時使用。
  • 本方具有息風止痙的功效,不宜在驚風抽搐嚴重時使用。

相關疾病


麻疹

相同名稱方劑


加味紅綿散, 出處:《醫方考》卷六。 組成:天麻、麻黃、荊芥穗、全蠍、薄荷、紫草、蟬蛻各等分。 主治:痘疹風熱驚搐。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