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草

紫草

ZI CAO

最後更新日:2024-11-18

紫草的傳統功效


1. 清熱解毒

紫草,其清熱解毒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並被廣泛應用於治療各種熱毒病症。

從多部醫籍的記載來看,紫草的清熱解毒作用主要體現在涼血方面。《本草正義》明確指出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這說明其清熱作用主要針對血分之熱,而非一般體表之熱。 《本草綱目》也提到紫草“活血涼血,利大腸”,說明其不僅能清血熱,還能促進血液循環,並有助於通便,這在治療熱毒導致的便祕方面尤為重要。《活幼心書》更進一步指出,紫草性寒,適用於痘疹欲出未出,血熱毒盛,大便閉澀者,但對於痘疹已出且紅活、大便通暢者則應忌用,這點說明瞭紫草用藥需謹慎,需根據病情辨證施治。

《本草求原》則詳細描述了紫草在治療痘疹方面的應用,指出痘疹隱隱欲出,色赤乾桔,或已出而便閉、色紫黑者皆宜用紫草。 而《本草崇原集說》則提到紫草常被用於涼劑,解痘毒,但同時也警示其寒性,需注意寒中變證的可能性,並舉例說明可與溫性藥物如桂枝湯配合使用。

總體而言,古代醫籍對紫草清熱解毒功效的描述,體現了其涼血解毒的特性,並強調了辨證施治的重要性。其應用範圍廣泛,但需根據患者具體症狀,結合其他藥物,才能發揮最佳療效。 值得注意的是,雖然古籍中記載紫草治療範圍很廣,但現代臨牀應用需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2. 清熱瀉火

紫草,其清熱瀉火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體現在涼血、活血、利大小腸等方面。其清熱作用並非單純的“瀉火”,而是針對血分之熱,以及因血熱引起的諸多症狀。

《本草正義》明確指出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認為其可治療臟腑熱結,以及一切因血熱妄行引起的疾病,如血痢、血痔等。這與《本草綱目》中“活血涼血,利大腸”的論述相符。 《本草綱目》更進一步指出,紫草適用於痘疹欲出未出、血熱毒盛、大便閉澀者,因其能導瀉大便,使痘疹順利排出。 但需注意的是,《活幼心書》和《本草求原》均強調,紫草性寒,脾胃虛弱者不宜使用,痘疹已出且紅活、二便通暢者也應忌用,以免過度清泄。

古代醫家在應用紫草時,也注重辨證論治。例如,《本草崇原集說》提到紫草常配伍為涼劑,但容易出現寒中變證,故應謹慎使用;而《本草求原》則指出,痘疹已出但仍有血熱未清的情況下,可選用紫草茸,以活血促進痘疹的發散。 這些記載都說明,紫草的清熱瀉火功效並非絕對,其應用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體質進行調整。總而言之,紫草的清熱瀉火作用主要體現在清泄血分之熱,並非針對一切熱證,其使用應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3. 清熱涼血

紫草,其清熱涼血之效,歷代醫家多有論述。從古代典籍中,我們可以窺見其功效的深刻內涵。

《本草正義》指出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其苦寒的特性,使其能有效降低體內熱度,而其紫色的特點,則暗示其作用於血液,清解血分鬱熱。此書更進一步說明,紫草不僅可用於治療痘瘍、癍疹等皮膚疾病,也適用於一切血熱妄行引起的實火病症,如血痢、血痔等,顯示其清熱涼血功效之廣泛。

《活幼心書》和《本草求原》則著重於紫草在治療痘疹方面的應用。二者均認為,痘疹初起,熱毒壅滯,表現為色赤乾桔、便閉、色紫黑等症狀時,紫草可有效導熱排毒,促進痘疹發出。然而,也明確指出,若痘疹已出而紅活,或二便通暢,則不宜再用紫草,以免傷及脾胃。這說明紫草的使用需根據病情階段靈活調整,切忌一概而論。

《本草崇原集說》則提及紫草常被用於涼劑,解痘毒,但同時也提醒,過度使用可能導致寒中變證。這說明紫草寒涼之性,使用需謹慎,並需結合患者體質及病症加以判斷。

總體而言,歷代醫家對紫草的清熱涼血功效多有肯定,但其應用需根據具體病情和個人體質而定,不能一味照搬古方,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 諸如《神農本草經》等典籍中提及的其他功效,如補中益氣、利九竅等,則需結合更多文獻和臨牀經驗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考量。

4. 透疹

紫草在古代醫籍中,以其透疹功效著稱,多用於治療痘疹。其作用機理主要在於「涼血活血」,並促進大腸通便。

從諸多古代醫籍的記載中,我們可以窺見紫草透疹功效的運用及限制。《活幼心書》和《本草求原》都提到紫草適用於痘疹隱隱欲出未出,或已出而色紫黑、大便閉塞的情況。這說明紫草主要針對血熱毒盛,導致痘疹發不出或發出不暢的情況。 曾世榮在《活幼心書》中也提醒,紫草性寒,脾胃虛弱者不宜使用,這點需注意體質差異。

《本草正義》則更進一步闡述紫草的功效,指出其「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能清理血分之熱。因此,不只痘疹,凡血熱妄行、外瘍伴隨血分實熱的疾病,紫草都可能有效。 此書也批評當時醫家將紫草僅視為痘疹專藥,過於狹隘。

《本草圖經》則直接指出紫草能幫助痘疹發出。而《本草崇原集說》中提到,紫草常被用於涼劑,但作者也提醒,需考慮寒證變證的可能性,並舉例說明可搭配溫經藥物,如桂枝湯,以平衡寒涼之性。

總而言之,古人運用紫草透疹,主要著眼於其涼血活血、利大小腸的功效,但需根據病情的不同階段及患者的體質謹慎使用。 痘疹已出而紅潤、二便通暢的情況下,則應避免使用紫草,避免其寒涼之性損傷正氣。 古代醫家對紫草的運用,體現了辨證論治的精髓,也提醒我們在使用中藥時,應全面考慮病情及體質,切勿盲目跟風。

5. 補中益氣

紫草,其功效在古代醫籍中多有記載,其中尤以《神農本草經》所載的「補中益氣」最為引人注目。然而,單就紫草而言,其「補中益氣」功效並非其主要作用,而是其整體藥性作用下的一種間接表現。

多數典籍著重描述紫草的涼血活血功效,如《本草綱目》記載其「活血涼血,利大腸」,《本草正義》則指出其「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 這說明紫草擅長清熱解毒,尤其針對血熱症狀。 《活幼心書》和《本草求原》更進一步說明,紫草適用於痘疹初起,血熱毒盛,大便祕結的情況,但若痘疹已出而紅潤通暢,則不宜使用。這反映出紫草的應用需根據病情的寒熱虛實辨證施治,並非所有情況都適用。

《神農本草經》所記「補中益氣」,與其涼血活血的功效密切相關。 《神農本草經疏》解釋道:「邪熱在內,能損中氣,邪熱散即能補中益氣矣。」 這暗示著紫草的「補中益氣」,並非直接作用於中氣,而是通過清熱解毒,祛除體內邪熱,從而達到間接扶助中氣的效果。 當體內積熱導致中氣受損時,紫草通過清熱解毒,消除病邪,使得中氣得以恢復。 因此,紫草的「補中益氣」功效應理解為在特定病理情況下,通過消除致病因素間接達成的效果,而非其主要藥效。 其真正的主治方向仍是清熱解毒,活血涼血。

6. 解毒

紫草,其解毒功效在歷代醫籍中多有記載,主要體現在清熱涼血、活血通便等方面,作用機理與其苦寒之性及紫色的藥性相關。

《本草正義》明確指出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其解毒作用並非單純的殺菌,而是通過清熱涼血,改善血液循環,從而將體內積聚的毒邪排出體外。 例如,在治療痘瘡方面,《活幼心書》和《本草求原》都提到,紫草適用於痘疹欲出未出、色赤乾桔,或已出而便閉、色紫黑的情況,因其能導大便,使毒邪順利排出。這也與《本草綱目》中“活血涼血,利大腸”的記載相符。 需要注意的是,這些典籍也強調,若痘疹已出而紅活,或大便通暢,則不宜使用紫草,以免損傷正氣。

《本草崇原集說》提及紫草常配伍於涼劑中解痘毒,但亦指出單用可能導致寒中變證,需謹慎使用。 《神農本草經疏》則從更深層次闡述紫草的解毒機理:其苦寒性滑,能利九竅而通利水道,適用於濕熱瘀滯引起的腹腫脹滿痛等症。 這說明紫草的解毒作用,除了針對外感熱毒,也涵蓋了內蘊濕熱的病症。

綜上所述,古籍中對紫草解毒功效的描述,多著重於其清熱涼血、活血通便的作用,並非單純針對某種特定毒邪,而是通過調節機體機能,使毒邪得以排出。其應用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結合其他藥物,方能達到最佳療效。

7. 活血化瘀

紫草,古籍中屢屢提及其活血化瘀功效,並非單純止於「活血」,而是與其「涼血」功效緊密相連。 多部經典論述了紫草在治療血熱瘀滯方面的作用,其機理主要在於其苦寒之性,以及特殊的色紫入血特性。

《本草正義》明確指出紫草「氣味苦寒,而色紫入血,故清理血分之熱」,認為其可治療血熱妄行導致的各種實火病症,例如血痢、血痔等。這與《本草綱目》中「活血涼血」的記載相符,說明其活血作用並非溫熱性的破血,而是藉由清熱涼血,使瘀滯之血得以疏通。

《活幼心書》和《本草求原》則更側重於紫草在痘疹方面的應用。兩書皆指出,紫草適用於痘疹欲出未出、色赤乾桔,或已出而便閉、色紫黑的情況,這正反映了其在血熱瘀阻情況下,促進血液循環,使痘疹順利發出的作用。 然而,兩書也強調,若痘疹已紅活、二便通暢,則不宜使用,避免其寒涼之性傷及正氣。

《本草崇原集說》則提到紫草常被用於涼劑,解痘毒,但需注意寒中變證的可能性。 由此可見,古人對紫草活血化瘀功效的理解,是建立在辨證論治基礎上,根據患者體質和病情輕重,靈活運用,並非一概而論。紫草的活血化瘀,並非單純的破血,而是通過清熱涼血,使瘀血得以自行消散,達到活血的目的,體現了中醫藥整體觀和辨證論治思想的精髓。

紫草的古代典籍


紫草的現代功效


1. 保肝利膽

紫草,主入肝膽二經,性涼,味苦,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功。紫草素等有效成分可抗氧化、抗炎、解毒,減少肝細胞損傷,促進肝細胞再生。研究證實,紫草能減少肝臟損傷、脂肪生成,增加肝臟中抗氧化物質含量,調節免疫功能,對肝病治療和預防具有一定價值。

2. 防癌抗腫瘤

紫草含紫草素、紫草苷、多糖等,具抗氧化、抗炎、抗菌、解毒作用。可預防癌症或輔助治療。動物實驗發現,紫草可抑制部分癌細胞增殖和轉移,如肝癌、乳腺癌等。

3. 抗菌抗病毒

紫草具抗菌、抗病毒之效,其紫草素、紫草苷和紫草甙等成分能抑制多種細菌、真菌和病毒生長。紫草常治皮膚感染,如紅腫、痤瘡、蜂窩組織炎等,亦治濕疹、牛皮癬等皮膚病。

紫草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入散劑。外用:適量,熬膏或制油塗。

紫草的炮製


硬紫草:洗淨,潤透,切片,曬乾。軟紫草: 揀去雜質,去苗,剪斷。《雷公炮炙論》:凡使(紫草),每一斤用蠟二兩,溶水拌蒸之,待水乾,取去頭並兩畔髭,細銼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紫草注意事項

  1. 胃腸虛弱、大便滑洩者慎服。
  2. 脾胃虛弱、洩瀉不思食、小便清利者禁用。
  3. 孕婦應避免使用,可能對胎兒造成不良影響。
  4. 哺乳期婦女應諮詢醫生的建議。
  5. 出血性疾病者應避免使用,可能增加出血風險。
  6. 體質虛弱、消化不良等症狀嚴重者慎用。

紫草相關的方劑


紫草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前列腺炎大便秘結丹毒膀胱惡性腫瘤(膀胱癌)腎絲球腎炎血尿大腸激擾綜合症黃疸吐血麻疹子宮頸炎慢性肝炎陰道炎損傷頭痛虛弱肝臟損傷肝癌牛皮癬蜂窩組織炎食慾不振痤瘡葡萄胎黑便咳嗽濕疹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