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鵲四聖散

扁鵲四聖散

BIAN QUE SI SHENG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痘學真傳》卷七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4

熱/寒比例

極寒 (0.13)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20%
腎經 13%
肝經 13%
小腸經 6%
膀胱經 6%
三焦經 6%
大腸經 6%
肺經 6%
心經
脾經
腎經
肝經
小腸經
膀胱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扁鵲四聖散中包含紫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涼血解毒:紫草性寒,味甘,入心經,具有清熱涼血、解毒消腫之效。四聖散為治療熱毒瘡瘍的方劑,紫草能清熱解毒,使瘡瘍消散,緩解疼痛。

二、 活血生肌:紫草還具有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作用。四聖散治療瘡瘍,往往伴有瘀血腫痛,紫草可促進血液循環,消散瘀血,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紫草在扁鵲四聖散中,起到清熱解毒、活血生肌的雙重作用,有助於治療瘡瘍,促進康復。

扁鵲四聖散中包含白芍,主要原因如下:

  1. 緩解疼痛,和解脾胃:白芍味苦酸、性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痛、和解脾胃的功效。方中以白芍配伍其他藥物,可緩解疼痛,和解脾胃,調節脾胃功能,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協調藥性,增強療效:白芍性寒,可緩解其他藥物的燥性,協調藥性,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同時,白芍的養血柔肝作用,可與其他藥物相輔相成,增強藥效,使治療效果更佳。

扁鵲四聖散中包含黃耆,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補氣固表:黃耆性溫,味甘,歸脾、肺經,具有補氣固表、託毒生肌之功效。方中以黃耆為君藥,旨在補益正氣,提升機體抵抗力,避免外邪入侵,對於改善氣虛表虛、容易感冒、體質虛弱等症狀有顯著效果。
  2. 扶正祛邪:扁鵲四聖散主要用於治療各種外感疾病,而黃耆補氣固表的作用,可有效扶持正氣,抵禦邪氣入侵。同時,黃耆還具有託毒生肌的功效,可以促進潰瘍癒合,加速病症康復。

扁鵲四聖散中包含木通,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利水通淋: 木通味甘性寒,具利水通淋之效,可通利水道,排泄水濕,治療小便不利、淋痛等症。扁鵲四聖散主治濕熱下注、小便不利、淋瀝澀痛,木通可發揮其利水通淋作用,緩解症狀。
  2. 清熱解毒: 木通亦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可清熱利濕,解毒消腫。扁鵲四聖散中亦含有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如黃柏、知母等,木通可協同其他藥物,增強清熱解毒效果,提高療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扁鵲四聖散方劑分析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
此方主治「痘在七八朝盛漿未足,火毒未解之際」,意指痘疹(如天花、水痘)發病約七至八日時,痘瘡尚未充分灌膿化漿(「盛漿未足」),且體內熱毒未盡消散(「火毒未解」)的階段。此時正邪交爭,需兼顧托毒排膿、清解熱毒,同時調和氣血,助痘毒外透而不內陷。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紫草

    • 作用:涼血活血,解毒透疹。
    • 原理:痘毒屬火熱之邪,易灼傷血絡。紫草性寒,能清血分熱毒,促進痘疹外發,預防熱毒瘀滯致痘色紫黯或凹陷。
  2. 白芍藥

    • 作用:養血斂陰,和營止痛。
    • 原理:痘瘡耗傷陰血,白芍可滋陰柔肝,緩解高熱傷津之筋脈拘急,並防紫草過寒傷正,調和營衛以助膿漿化生。
  3. 黃耆

    • 作用:益氣托毒,固表生肌。
    • 原理:痘瘡膿漿不足多因氣虛無力托毒外出。黃耆補脾肺之氣,助痘毒透發,並加速瘡瘍癒合,防氣虛下陷致痘瘡塌陷。
  4. 木通

    • 作用:清熱利濕,通絡下乳(此處取其通利之性)。
    • 原理:痘毒夾濕熱者,木通可導火毒從小便而解,疏通三焦水道,防止濕熱壅滯而痘瘡混濁不發。

三、全方配伍思維
此方以「清解托透」為核心:

  • 清解:紫草、木通清血分及濕熱之毒。
  • 托透:黃耆益氣托毒,助痘毒外達;白芍斂陰和營,平衡黃耆之升發。
    四藥等分,兼顧解毒不傷正、補益不滯邪,針對「火毒未解而正氣已傷」之病機,促使痘疹順利化膿結痂,避免邪陷變證。

傳統服藥法


紫草、白芍藥、黃耆、木通各等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痘瘡發病早期使用,若痘瘡已成膿,則不宜使用。

相同名稱方劑


扁鵲四聖散, 出處:《痘學真傳》卷七。 組成:紫草、白芍藥、黃耆、木通各等分。 主治:痘在七八朝盛漿未足,火毒未解之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