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毒生肌膏

拔毒生肌膏

BA DU SHENG JI GAO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9

寒性指數

20

熱/寒比例

(0.45)

複方歸經比例

肝經 22%
心經 19%
脾經 13%
大腸經 11%
肺經 10%
胃經 10%
腎經 6%
膀胱經 3%
膽經 3%
肝經
心經
脾經
大腸經
肺經
胃經
腎經
膀胱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拔毒生肌膏」方中加入當歸,主要基於其活血化瘀、生肌止痛的功效:

  1. 活血化瘀,促進傷口癒合: 當歸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改善組織營養供應,加快傷口癒合速度。
  2. 生肌止痛,減輕傷口疼痛: 當歸能生肌止痛,減輕傷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同時,當歸還能滋養血液,促進組織再生,有助於傷口修復。

因此,當歸的加入,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疼痛,是拔毒生肌膏中不可或缺的藥材。

拔毒生肌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入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拔毒生肌膏常用於治療瘡瘍腫毒,而這類疾病多伴有熱毒蘊結、血熱妄行,生地黃能清熱解毒,涼血止痛,為拔毒生肌的過程提供良好環境。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促進組織修復。瘡瘍潰爛後,局部組織往往乾燥缺損,生地黃能滋陰潤燥,為創面提供營養,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拔毒生肌膏中包含黃柏,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燥濕,解毒生肌:黃柏味苦寒,具有清熱燥濕、解毒生肌之功效。可有效清除傷口處的熱毒、濕邪,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
  2. 收斂止癢,消腫止痛:黃柏還能收斂止癢,消腫止痛,對於傷口伴隨的紅腫、疼痛、瘙癢等症狀,具有良好的緩解作用。

總而言之,黃柏在拔毒生肌膏中起著清熱解毒、生肌止癢的功效,有助於加速傷口癒合,促進傷口恢復。

拔毒生肌膏中加入槐枝,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槐枝性寒,味苦,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能有效抑制傷口感染,促進傷口癒合。對於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槐枝能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達到拔毒生肌的效果。
  2. 收斂生肌: 槐枝含有豐富的鞣質,具有收斂生肌的作用,能促進傷口癒合,防止感染。對於創傷、潰瘍等病症,槐枝能收斂傷口,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加速傷口癒合。

綜上所述,槐枝在拔毒生肌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和收斂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感染、瘡瘍腫毒等病症具有良好的治療效果。

拔毒生肌膏中加入血餘炭,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拔毒生肌:血餘炭性寒,能清熱解毒,並具有收斂止血、生肌的作用。對於外傷感染、瘡瘍潰爛等病症,血餘炭能有效清除傷口毒素,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幫助傷口癒合。
  2. 活血化瘀:血餘炭能活血化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癒合。對於瘀血腫痛、跌打損傷等病症,血餘炭能有效消散瘀血,減輕疼痛,促進恢復。

拔毒生肌膏中加入紫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清熱解毒、涼血生肌:紫草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具有清熱解毒、涼血生肌的功效。對於外傷引起的紅腫熱痛、潰瘍、燒傷、燙傷等,紫草能有效清熱解毒,促進傷口癒合,避免感染。
  2. 活血化瘀:紫草還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以促進血液循環,加速傷口組織的修復,有利於傷口癒合。

因此,紫草在拔毒生肌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能有效促進傷口癒合,減輕炎症反應,是常用的外傷藥材之一。

拔毒生肌膏中加入冰片,主要是利用其清熱解毒、消腫止痛的功效。

冰片具有涼性,能有效清熱解毒,對於因外傷感染引起的紅腫熱痛有顯著療效。同時,冰片還具有一定的麻醉作用,能消腫止痛,減輕傷口疼痛,促進傷口癒合。

此外,冰片還具備通竅的功效,能幫助藥物滲透至傷口深處,發揮更好的療效。因此,拔毒生肌膏中加入冰片,可以有效地達到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目的。

拔毒生肌膏中添加黃連,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解毒: 黃連味苦寒,入心、胃、膽經,具有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之功效。對於外傷感染引發的熱毒,能有效抑制炎症反應,清除毒素,促進傷口癒合。
  2. 抑菌消炎: 黃連中含有的生物鹼,如小檗鹼,具有顯著的抗菌消炎作用,可以抑制傷口處的細菌感染,減少膿液生成,加速傷口癒合。

因此,黃連在拔毒生肌膏中起到清熱解毒、抑菌消炎的作用,促進傷口癒合,是方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藥材。

拔毒生肌膏中添加蜂蠟,主要出於以下原因:

  1. 滋潤保護,促進癒合: 蜂蠟具有良好的親膚性,可以形成一層保護膜,防止傷口感染,並鎖住水分,促進組織修復。
  2. 延緩藥效,持續作用: 蜂蠟熔點較高,不易融化,可以使藥物成分在傷口表面停留更長時間,持續發揮藥效,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拔毒生肌膏」主治癰疽瘡疖潰爛後久不收口者。此類病症多因熱毒蘊結、氣血瘀滯,導致組織腐敗化膿,後期因氣血虧虛或餘毒未清,瘡面難以癒合。方名「拔毒生肌」即點明兩大核心作用:

  1. 拔毒:清除瘡面腐敗膿血及殘留熱毒,防止感染蔓延。
  2. 生肌:促進氣血運行與組織再生,加速潰瘍面癒合。

此膏外敷,直接作用於患處,適用於潰瘍後期膿腐未盡而新肉不生之證,體現中醫「祛腐生新」的治療原則。


二、組成與邏輯推理

(一)藥物配伍分層解析

  1. 清熱解毒層

    • 黃連、黃柏:苦寒燥濕,清解血分與肌膚熱毒,抑制瘡面感染。
    • 紫草皮: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善治熱毒瘡瘍,兼防腐斂瘡。
    • 紅升(紅升丹):為外用要藥,具強力拔毒化腐之功,能祛除壞死組織。
  2. 活血養血層

    • 當歸:補血活血,改善局部氣血循環,為生肌基礎。
    • 生地:滋陰涼血,防熱毒傷陰,助當歸養營血。
    • 人髮(血餘炭):止血散瘀,促進瘡面修復。
  3. 潤膚生肌層

    • 黃蠟:與麻油共為膏劑基質,潤澤保護瘡面,防止乾裂。
    • 麻油:清熱解毒,潤燥生肌,作為溶媒助藥力透入。
  4. 引經與增效藥

    • 槐枝:清肝瀉火,善治皮膚濕熱瘡毒,兼引藥入血分。
    • 冰片:辛香走竄,透皮助藥吸收,清涼止痛,緩解局部灼熱。

(二)治療原理推論

  1. 祛腐階段
    紅升丹為主,配合黃連、黃柏、紫草,共同分解壞死組織、殺菌消炎;麻油與黃蠟軟化瘡面,便於膿腐排出。

  2. 生肌階段
    當歸、生地、人髮滋養氣血,促進肉芽組織生長;冰片與槐枝改善局部微循環,加速代謝與修復。

(三)配伍特點

  • 攻補兼施:清熱解毒藥(攻邪)與養血潤膚藥(扶正)並用,符合「腐去則新生」之理。
  • 動靜結合:冰片、槐枝之走竄(動),配黃蠟、麻油之固護(靜),既透藥入裏,又保護瘡面。

此方層次分明,針對潰瘍病機各環節設計,體現中醫外治法「去腐-生肌-長皮」的連續性治療思維。

傳統服藥法


當歸8錢,生地8錢,黃柏8錢,槐枝8錢,人發3錢,紫草皮2錢,紅升5錢,冰片5分,黃連粉5錢,黃蠟4兩。
用前六味加麻油1斤,用火熬枯,去滓,再加紅升、冰片、黃連粉、黃蠟攪勻,待冷,成膏17兩8錢,共裝89盒,每盒重2錢。
攤於紗布上,貼患處。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性味辛溫,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癤和癰

相同名稱方劑


拔毒生肌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武漢方)。 組成:當歸8錢,生地8錢,黃柏8錢,槐枝8錢,人發3錢,紫草皮2錢,紅升5錢,冰片5分,黃連粉5錢,黃蠟4兩。 主治:癰疽瘡癤,潰爛久不收口者。

拔毒生肌膏, 出處:《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西安方)。 組成:羊蹄甲1隻,牛抵角5錢,豬蹄甲5錢,商陸5錢,鬧洋花1兩,西大黃1兩半,巴豆2錢半,白及2錢半,白蘞2錢半,蒼耳2兩,蓖麻1兩半,乾蟬1個,當歸5錢,漏蘆5錢,山甲1兩,兩頭尖1兩半,鲫魚1個,玄參1兩,木鱉2錢半,生川烏2錢半,生草烏2錢半,杭大戟2錢半,香油10斤,黃丹5斤,沒藥2錢,乳香1錢,元桂1錢半,芒消1錢半,輕粉1錢半。 主治:拔毒生肌,護膜防菌。主治:已潰之癰毒瘡瘍。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