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快斑丸。

大快斑丸。

DA KUAI BAN WAN 。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3

寒性指數

22

熱/寒比例

極寒 (0.14)

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20%
脾經 20%
肝經 13%
肺經 11%
腎經 8%
胃經 8%
心包經 4%
小腸經 4%
大腸經 4%
膀胱經 4%
心經
脾經
肝經
肺經
腎經
胃經
心包經
小腸經
大腸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大快斑丸是一種中藥方劑,主要用於治療一些因熱毒引起的皮膚疾病或癢症。其中的硃砂(辰砂)是一種重要的藥材,其主要成分為硫化汞,具有清熱解毒、鎮靜安神的功效。硃砂的特性使其在中醫理論上被廣泛應用於熱毒亢盛的情況。

首先,硃砂在中醫中被認為具有涼血、解毒的作用,適用於治療由陽熱、火毒引起的各種症狀。其次,硃砂能夠促進血液循環,有助於減輕皮膚發炎及紅腫。再者,硃砂還能調節神經系統,有助於減少疾病引起的焦慮和緊張。由於大快斑丸的主要用途是在於改善皮膚疾病,硃砂的加入增強了方劑的整體療效,使其在清熱解毒的同時,也對症狀緩解有更好的效果。因此,硃砂在大快斑丸中的應用是合乎中醫理論及臨牀需求的。

大快斑丸中添加紫草,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涼血活血,消腫止痛: 紫草性寒,味甘,入心、肝經。其具有清熱涼血、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功效,可用於治療血熱毒盛、瘀血腫痛等症狀。斑點形成往往與血熱毒盛、氣血瘀滯有關,紫草可起到清熱解毒、活血化瘀的作用,幫助改善斑點問題。
  2. 促進皮膚修復: 紫草中含有紫草素,具有抗菌消炎、促進細胞生長的功效,有助於修復受損的皮膚組織,減輕炎症,淡化斑點,改善膚色。

大快斑丸中使用升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疏散風熱,清熱解毒: 升麻性味辛涼,具有疏散風熱、清熱解毒的功效。對於斑疹、發熱、口渴等症狀,升麻能有效清熱解毒,促進體內毒素排出,緩解病情。
  2. 升舉陽氣,透疹止癢: 升麻入肺經,能升舉陽氣,使鬱滯之邪外出,有助於疹子透發。對於因風熱邪毒鬱閉肌膚而導致的疹子不透、瘙癢難忍等症狀,升麻能促進疹子透發,緩解瘙癢。

總之,升麻在「大快斑丸」中起着疏散風熱、清熱解毒、升舉陽氣、透疹止癢的作用,是治療斑疹發熱的重要藥材。

大快斑丸中包含鈎藤,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平肝止痙:鈎藤性寒,味苦,入肝經,具有清熱平肝、息風止痙的功效。對於肝陽上亢、肝風內動所致的頭暈目眩、頭痛、眩暈、抽搐等症狀有顯著療效。
  2. 舒筋活絡止痛:鈎藤還具有舒筋活絡、止痛的功效。可緩解因肝風內動引起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症狀。

因此,在大快斑丸中加入鈎藤,可有效地發揮清熱平肝、息風止痙、舒筋活絡、止痛的功效,對於治療肝陽上亢、肝風內動引起的各種症狀具有重要作用。

大快斑丸中加入赤小豆,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利水消腫: 赤小豆性平味甘,入脾、腎經,具有利水消腫、解毒排膿的功效。大快斑丸主治濕熱內蘊,導致的皮膚斑點,而赤小豆利水消腫,能將體內濕熱之氣排出,從而減輕斑點症狀。
  2. 清熱解毒: 赤小豆亦具清熱解毒之效,能清解濕熱之毒,並促進組織修復,有助於改善皮膚狀態,淡化斑點,恢復肌膚光澤。

因此,大快斑丸中加入赤小豆,能協同其他藥材,發揮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作用,達到祛斑美膚的效果。

大快斑丸方中使用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其他藥材的毒性或副作用,使藥效更溫和,不易產生不良反應。
  2. 增強藥效: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藥效,使其發揮更佳的療效。例如,甘草與黃芪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補氣固表;與桂枝配合使用,能更有效地發揮散寒止痛作用。

因此,在大快斑丸方中加入甘草,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藥效,使藥效更顯著。

大快斑丸中加入地龍,主要是利用其活血化瘀通經活絡的功效。

地龍,又稱蚯蚓,性寒、味鹹,入肝經,具有清熱解毒、通經活絡、消腫止痛、平喘止咳等作用。

在治療斑疹等皮膚病時,地龍可以疏通經絡,促進血液循環,加速瘀血代謝,從而達到消斑止癢的效果。同時,地龍還可以清熱解毒,抑制炎症,進一步促進皮膚病的恢復。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大快斑丸」主治「斑疹倒靥,黑陷惡候」。此症見於痘疹(天花)或麻疹病程中,毒邪內陷、氣血壅滯所致之危重證候:

  • 斑疹倒靥:痘疹本應外發,但因正虛毒盛或誤治,導致疹點內陷、色暗不紅,甚至塌陷不收。
  • 黑陷惡候:痘疹色轉紫黑,乾枯凹陷,伴高熱、煩躁、神昏等,屬熱毒熾盛、血瘀氣滯之象。

此方功在透毒外出、涼血活血、息風鎮驚,使內陷之毒邪外透,改善血熱瘀滯,穩定病情。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透疹解毒

  • 紫草茸:涼血活血,解毒透疹,專治痘疹紫黑不透。
  • 川升麻:升散透表,清熱解毒,助邪外達。
  • 赤小豆:利水消腫,散血排膿,輔助解毒化瘀。

2. 涼血鎮驚

  • 辰砂(朱砂):清心安神,鎮驚解毒,為衣可護心防邪內攻。
  • 釣藤鈎(鉤藤):息風止痙,清熱平肝,防熱毒引動肝風抽搐。

3. 通絡活血

  • 地龍:性寒走竄,清熱通絡,化解血瘀熱結。
  • 甘草(炒):調和諸藥,緩解毒烈之性。

4. 劑型設計

  • 煉蜜為丸:蜂蜜甘緩和中,兼能潤燥,適合熱毒傷陰之證。
  • 朱砂為衣:加強鎮心安神之效。
  • 石榴湯/溫水送服:石榴皮收澀,防過度透散;乳液化服適於小兒虛弱體質。

綜合理路

此方以透發為主,涼鎮為輔,針對「熱毒內陷、血瘀風動」之病機:

  1. 升麻、紫草透疹解毒,扭轉毒邪內陷之勢;
  2. 朱砂、鉤藤安定心神肝風,防驚厥昏譫;
  3. 地龍、赤小豆活血通絡,改善血瘀黑陷;
  4. 甘草、蜂蜜調和護中,緩解攻邪傷正之弊。

全方體現「急症急治」思維,透過內外分消、標本兼顧,挽救痘疹黑陷危候。

傳統服藥法


辰砂1錢,紫草茸半兩,川升麻半兩,釣藤鈎半兩,赤小豆半兩,甘草(炒)1錢,川地龍(去土,焙)3錢。
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櫻桃大,朱砂為衣。
每服1丸,石榴湯化下;或用溫水與乳汁送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大快斑丸。, 出處:《醫方類聚》。 組成:辰砂1錢,紫草茸半兩,川升麻半兩,釣藤鉤半兩,赤小豆半兩,甘草(炒)1錢,川地龍(去土,焙)3錢。 主治:斑疹倒靨,黑陷惡候。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