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防己地黃湯中包含防己,主要是因為防己具有以下兩點功效:
- 祛風濕止痛: 防己味苦辛,性寒,入膀胱、腎經,具有祛風濕、利水消腫之效。對於風濕痹痛、腰膝痠痛等症狀有顯著療效。地黃湯本身則以滋陰補腎為主,加上防己的祛風濕作用,可以更好地治療因風濕侵襲腎臟而引起的腰膝痠痛等症狀。
- 利水消腫: 防己還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減輕水腫。地黃湯本身則以滋陰補腎為主,加上防己的利水消腫作用,可以更好地治療因腎虛水腫引起的腰膝浮腫等症狀。
總而言之,防己的祛風濕止痛、利水消腫功效,與地黃湯的滋陰補腎功效相輔相成,共同達到治療風濕痹痛、腰膝痠痛、水腫等症狀的目的。
在中藥方劑「防己地黃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是利用桂枝溫經散寒、通絡止痛的功效。桂枝能夠溫經散寒、通絡止痛,對於治療風寒感冒、肌肉疼痛等症狀有良好的效果。與其他草藥配伍使用,能夠增強整體療效,適用於治療因風寒導致的症狀。
防己地黃湯的組成中,包含防風,主要原因如下:
- 祛風散寒: 防風性味辛溫,入肺經,具有祛風散寒、止痛止癢之效。方劑中加入防風,有助於散寒止痛,緩解因寒邪入侵導致的疼痛、麻木等症狀。
- 疏通經絡: 防風能疏通經絡,促進氣血運行,配合地黃等滋陰補腎藥物,有助於改善寒濕瘀阻導致的痺痛、肢體麻木等症狀。
防己地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 調和藥性: 防己地黃湯以防己、黃柏、澤瀉等苦寒藥為主,藥性偏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胃經,能調和藥性,緩解寒涼藥對脾胃的損傷,使藥效更平和。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和藥性、解毒的功效。與方中其他藥物合用,能增強利水消腫、清熱解毒的功效,使藥效更佳。
主治功效
防己地黃湯具有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補氣養血、鎮靜安神的功效。臨牀上,防己地黃湯常用於治療癲狂病、痺證等疾病。
癲狂病: 是指精神錯亂或行為異常的疾病。防己地黃湯 可以通過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補氣養血、鎮靜安神的功效,改善癲狂病患者的精神狀態,緩解癲狂病患者的症狀。
痺證: 是指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防己地黃湯 可以通過祛風除濕、活血化瘀、補氣養血、鎮靜安神的功效,改善痺證患者的關節、肌肉、筋骨疼痛、麻木、腫脹等症狀。
《本經疏證》中提到:「百合地黃湯和防己地黃湯這兩種方劑,製作時都需要提取藥汁。但是,兩者在處理方式上有區別:百合地黃湯的藥材是和諧相融的,其中的地黃僅需簡單煮制;而防己地黃湯則使用了性味較強烈的藥材,並且地黃需要經過長時間的蒸製。生地黃的效力迅速,而熟地黃的滋養力更為深厚。因此,防己地黃湯中地黃的主要作用是補益;而百合地黃湯中地黃的作用則是宣散。這一點非常重要,值得我們了解。
有人可能會問:“在腎氣丸中使用地黃,其目的是為了補益還是宣散?”對此,我們可以這樣回答:“根據張仲景的理論,如果地黃用於利尿,那麼它在治療關節疼痛和水腫,以及通暢水道方面,就是發揮宣散的作用;而如果地黃用於壯實脾土,滋養精血,那就是在發揮補益的作用。”這說明了地黃在不同方劑中的作用可以根據其具體的使用情境而變化。」
《本經疏證》中提到:「防己地黃湯這種方劑中,地黃的用量最大,其次是防風和桂枝,而防己和甘草的用量則是最少的。儘管如此,這一方劑卻以防己為名,並且在方名中將防己列在地黃之前,這是為什麼呢?
事實上,這是根據症狀的主要特徵來命名的。《靈樞》的「顛狂篇」中提到,如果一個人出現了胡言亂語、驚慌失措、莫名發笑、喜愛唱歌奏樂,並且行為怪誕不停的情況,這通常是因為遭受了巨大的恐懼所導致的。治療時應當選擇手陽明經、太陽經和太陰經的穴位進行針灸。
《素問》的「舉痛論」中則解釋道,當人體驗到極大的恐懼時,體內的精氣會收縮,導致上焦(上腹部)的氣機閉塞。氣機閉塞後,氣會逆流而上,這樣一來,下焦(下腹部)的氣機就會脹滿,結果是整個氣機運行受阻,無法順暢流通。
綜合來看,防己地黃湯雖然地黃的用量最大,但之所以以防己為名,是因為防己在治療由恐懼引起的氣機混亂和水濕停滯方面,發揮了關鍵的作用,這也反映了方劑針對的主要病證特徵。」
《本草思辨錄》中提到:「有人提出疑問:防己地黃湯用於治療那些表現得像瘋狂一樣,行為失常,自言自語不停,但又沒有發燒或畏寒症狀,且脈象浮動的患者,這種情況下,患者體內是否有水濕或飲停的問題,為什麼要用防己來治療呢?
回答是:防己地黃湯是張仲景創立的獨特方劑,它的使用原則和其他方劑不同,不能一概而論。趙學敏認為,這種病症是由於血虛,血液無法有效地制約邪氣,導致邪氣與陽氣合併,從而產生了類似瘋狂的表現。
根據原文,本篇確實將脈象浮動作為血虛的證據之一。《黃帝內經·素問》中提到,如果陰氣不足以制約過剩的陽氣,就會導致脈象浮動急促,這種情況下,人可能會表現出類似瘋狂的行為。這段註釋確實合理,可以作為理解防己地黃湯治療「如狂」症狀的依據。
總之,防己地黃湯的使用,是基於對血虛和邪氣並於陽的理解,防己在此方中可能起到調理水濕、疏浚氣機的作用,從而幫助治療特定的精神狀態異常。」
傳統服藥法
上四味藥,以酒一杯(200毫升),漬一宿(12小時),絞取汁;用生地黃二斤(1千克)咀,蒸之如斗米飯久,以銅器盛其汁,更絞地黃汁,和分再分。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防己地黃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防己1分,桂枝3分,防風3分,甘草1分。 主治:癲狂病,痹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