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續命湯

Xiao Xu M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備急千金要方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0%
脾經 17%
心經 14%
肝經 13%
膀胱經 9%
胃經 7%
腎經 4%
膽經 4%
大腸經 4%
心包經 2%
肺經
脾經
心經
肝經
膀胱經
胃經
腎經
膽經
大腸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4-08-21

方劑組成解釋

小續命湯中加入大棗,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補益氣血: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具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小續命湯多用於氣血不足、心脾兩虛等症,而大棗可以補益氣血,使心脾得到滋養,從而達到強身健體、延年益壽之效。
  2. 調和藥性: 小續命湯中部分藥材性寒,例如生地黃、麥冬等,而大棗性溫,可以調和藥性,避免藥性過寒,對脾胃造成損害,使藥效更加溫和,更容易被人體吸收。

小續命湯中包含防己,主要原因如下:

  1. 清熱解毒: 防己性寒,善於清熱解毒,可有效緩解溫熱病邪引起的發熱、頭痛、口渴等症狀,與小續命湯中其他清熱藥物相輔相成,共同起到清熱解毒的作用。
  2. 祛風止痛: 防己亦具祛風止痛之效,對於溫熱病邪引起的肢體疼痛、麻木等症狀,可起到舒筋活絡、止痛的效果,有助於改善患者的整體狀況。

小續命湯中加入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發汗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之功效。小續命湯主要用於治療寒邪客肺、氣逆喘咳等症,麻黃可以促進汗液排出,驅散寒邪,疏解肺氣,改善氣喘咳痰等症狀。
  2. 溫陽散寒:麻黃還具有溫陽散寒的作用,可以溫煦陽氣,改善寒邪凝滯所致的氣血運行不暢,進一步促進病邪的排出,恢復機體的正氣。

總體而言,麻黃在小續命湯中的加入,是為了發揮其發汗解表、溫陽散寒的功效,以達到治療寒邪客肺、氣逆喘咳等症的目的。

小續命湯中加入桂枝,主要是為了其溫陽化氣,通絡止痛的功效。

桂枝性溫,味辛,入心、肺、膀胱經,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且能助陽氣,溫煦脾胃,增強機體抗病能力。

小續命湯多用於治療寒邪客於心胸,導致心陽不足,氣血運行不暢,症見心悸氣短、胸悶不舒、面色蒼白、四肢厥冷等。桂枝的加入有助於溫陽化氣,改善心陽虛弱,促進氣血運行,緩解胸痛、心悸等症狀,達到扶正祛邪的效果。

小續命湯中加入杏仁,主要是利用其潤肺止咳,降氣平喘的功效。

杏仁性味甘苦,入肺經,具有潤肺止咳、降氣平喘、通便的作用。小續命湯屬於滋陰潤肺、清熱化痰的方劑,主要針對肺熱咳嗽、痰多難咯等症狀。杏仁的加入可以與其他藥材協同作用,潤肺止咳、化痰止喘,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此外,杏仁還有通便的作用,可以幫助患者排泄體內毒素,改善便祕,進一步促進身體康復。

小續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 調和藥性: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的作用。小續命湯中藥材性味偏寒涼,加入甘草可以緩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傷脾胃。
  2. 增強療效:甘草能益氣和中,緩解藥物的毒性,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功效。例如,甘草能減輕黃芪的燥性,更利於補氣固表。此外,甘草還能提高人體對其他藥材的吸收利用率,進一步提升治療效果。

小續命湯中加入生薑,主要原因如下:

  1. 溫中散寒,助藥力: 生薑性溫,具有溫中散寒的功效,可促進藥物吸收,提升藥效,特別是在寒凝氣滯的病症中,能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2. 和胃止嘔: 生薑有和胃止嘔的功效,可以緩解因寒邪入侵、胃氣不和引起的嘔吐等症狀,配合其他藥物,更有效地達到治療目的。

小續命湯中加入白芍,主要基於以下兩方面原因:

一、緩解血虛證狀:白芍味苦酸,性微寒,入肝脾經。具有養血柔肝、斂陰止汗、止痛的效果。小續命湯常用於治療氣血兩虛、陰虛發熱、自汗盜汗等症,白芍能補血益陰,緩解血虛所致的症狀,如面色蒼白、頭暈目眩、心悸失眠等。

二、調和藥性:小續命湯中其他藥材如黃芪、當歸、生地等,多偏於溫熱性,白芍的微寒性可以起到調和藥性、避免燥熱傷陰的作用,使藥效更加平和,更加適合患者體質。

小續命湯中加入川芎,主要基於以下原因:

  1. 活血化瘀: 川芎味辛性溫,入肝經,具有活血化瘀、行氣止痛之效。小續命湯主治血瘀阻滯,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各種疾病,川芎有助於疏通血脈,改善血液循環,促進瘀血消散,達到止痛、活血的目的。
  2. 升陽舉陷: 川芎亦具升陽舉陷之效,能提振陽氣,改善因氣虛所致的頭暈、乏力等症狀。小續命湯常用於氣血兩虛,體虛乏力者,川芎的加入有助於提升機體的整體活力,協同其他藥物發揮療效。

小續命湯中加入防風,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一、疏散風寒,止咳化痰:防風味辛性溫,具有疏散風寒、止咳化痰的作用。小續命湯主治風寒咳嗽、痰多氣喘等症,防風能有效驅散體內風寒,並促進痰液排出,緩解咳嗽症狀。

二、調和藥性,協同作用:防風與其他藥物搭配,能起到協同作用。例如,防風能緩解川芎的燥熱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並能促進川芎的活血化瘀作用。此外,防風還能增強其他藥物的療效,使藥效更加顯著。

小續命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回陽救逆: 附子性溫熱,入心、腎、脾經,具有回陽救逆、溫通經脈的功效。小續命湯多用於寒邪內侵、陽氣衰微的虛寒證,如亡陽證、虛脫證等。附子能溫補陽氣,驅寒回陽,救治危急之症。
  2. 助陽補氣: 附子入腎,具有補腎陽的功效,可改善腎陽不足導致的畏寒肢冷、腰膝痠軟等症狀。同時,附子還能促進脾胃的陽氣,改善消化功能,增強人體抵抗力。

小續命湯中包含黃芩,主要原因在於其清熱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

方劑中,黃芩可針對因濕熱內蘊而導致的發熱、口渴、煩躁、小便赤澀等症狀,起到清熱瀉火的作用。同時,黃芩亦能抑制病邪的蔓延,減少毒素的產生,起到解毒的作用。

因此,黃芩在小續命湯中,發揮著重要的清熱解毒作用,有助於改善患者的病症。

小續命湯中加入人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氣扶正: 人參性溫,味甘,入脾、肺、心經,具有大補元氣、益氣復脈、生津止渴的功效。小續命湯主治氣血虧虛、心脾不足、面色蒼白、氣短乏力等症,人參可補益心脾之氣,提升正氣,改善患者虛弱之症。

2. 溫陽助陽: 小續命湯常用於治療寒性虛損,而人參具有溫陽助陽之效,可溫暖脾胃,促進陽氣生髮,協同其他藥材共同起到溫補作用,達到更好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小續命湯」,主要成分有大棗、防己、麻黃、桂枝、杏仁、甘草、生薑、白芍、川芎、防風、附子、黃芩和人參。本方劑主治正氣內虛,風寒初侵經絡所引起的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不利、筋脈拘緊、頭痛頸項強直等症狀。此外,對於抽搐和肌肉痙攣也有療效,適合於苔白、脈緊等體質之人。

小續命湯是一個出自於古籍《備急千金要方》的中藥配方,這本書是古代中國醫學的重要參考資料之一。這個藥方由多種草藥組成,包括麻黃、桂枝、當歸、人參、石膏、乾薑、甘草和杏仁各15克,以及川芎5克。

小續命湯主要是用來調理身體內正氣不足的情況,特別適用於因感受風寒而導致的身體症狀。具體來說,當你的身體受到風寒侵襲,影響到經絡運行,可能出現半邊身體活動不便(半身不遂)、面部肌肉歪斜(口眼喎斜)、說話困難(語言失利)、肌肉僵硬疼痛(筋脈拘急)、頭痛且脖子僵硬(頭痛項強)、舌苔白色(苔白)以及脈搏緊繃(脈緊)等症狀時,小續命湯可能有幫助。

此外,它也被用來治療兩種類型的痙攣疾病,即剛性痙攣和柔性痙攣,這兩種痙攣分別指的是肌肉緊張和鬆弛異常所導致的痙攣症狀。

小續命湯出自唐代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諸風門:「治療突然中風,生命垂危,身體僵硬或軟弱無力,口眼歪斜,舌頭僵硬無法言語,精神恍惚,神志混亂。對於各種風證都有效,不會使人虛弱。」

原方特別強調使用大量生薑,此方具有祛風散寒、補氣溫陽的功效。主要用於治療中風、口眼歪斜、筋脈拘急、半身不遂和舌頭僵硬無法言語等症狀。臨床上可用於辨證治療腦梗塞、高血壓、面神經麻痺等疾病。

孫思邈創立此方,是基於他自己曾經中風後使用此方治療的經驗,他在方後註釋:「我曾經中風,說話困難,四肢行動不便,使用此方,每日服用四次,連續十天日夜不停,最終痊癒。」

醫生自己治療自己,才算是真正的高手。孫思邈自述曾經中風,表現為說話困難,四肢活動受限。即便如此,他的頭腦依然清晰。於是自行擬定了一個藥方,大劑量服用,每日四次,十天後痊癒。

孫思邈當時年事已高,由於此方具有「續命」的效果,他將此方命名為「續命煮散」。孫思邈自我治療中風的續命煮散,在書中被記載為「治療風證不分輕重,均適用的方劑」。小續命湯雖然是孫思邈所創,但歷代名醫繼承運用,至今仍在醫療界發揮作用。

清代有一位名叫王敘揆的運使官員從外地被罷官回鄉,常向徐靈胎訴說自己手腳麻木且痰多。徐靈胎告訴他,因為他的身體本來就肥胖,又喜歡吃喝,容易導致痰濕積聚在經脈之中,應當節制飲食。某日,王敘揆突然昏迷,小便失禁,牙關緊閉,手握不開,喉中有類似拉鋸般的聲音。

有醫生給他開了人參、附子、熟地黃等藥,剛煎好還未服下,正好被徐靈胎遇上。徐靈胎仔細診斷其脈象,發現脈象洪大有力,臉色紅潤,呼吸粗重,判斷這是因為痰火充塞,導致官竅閉塞,如果服用人參、附子等熱性藥物會立即致命。徐靈胎使用小續命湯,去掉了桂心和附子,加入了一錢生大黃研成末。服用三劑後,王敘揆就能開口說話,服用五劑後就能正常對話。徐靈胎接著用消痰養血的藥物繼續調理,一個月後,王敘揆完全康復。

傳統服藥法


麻黃15 桂枝15 當歸15 人參15 石膏15 乾薑15 甘草15 杏仁15 川芎5g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高血壓、體實者,不宜使用本方

相關疾病


半身不遂牙齒緊閉口張不開頭痛頭皮麻木脖子頸項酸痛頭部不由自主地搖動不能自制顏面抽搐動脈粥樣硬化坐骨神經痛貝爾氏癱瘓腳氣病五十肩原發性高血壓類風濕性關節炎腦炎嗜眠症(嗜睡症)病毒性腦膜炎四肢麻痺癱瘓高血壓性心臟病高血壓性腎臟病

相同名稱方劑


小續命湯, 出處:《脈因證治》卷上。 組成:龍芽草、劉寄奴。 主治:風積痢。

小續命湯, 出處:《千金》卷八。 組成:麻黃3兩,人參2兩,桂心2兩,白朮2兩,芍藥1兩,甘草1兩,防己1兩,黃芩1兩,川芎1兩,當歸1兩。 主治:風歷年歲,或歌或哭大笑,言語無所不及。

小續命湯, 出處:《千金》卷八(注文)引《胡洽方》。 組成:麻黃2兩,桂心2兩,甘草2兩,生薑5兩,人參1兩,川芎1兩,白朮1兩,附子1兩,防己1兩,芍藥1兩,黃芩1兩,防風1兩半。 主治:中風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得轉側,四肢緩急,遺失便利。腳氣寒中。

小續命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五。 組成:麻黃半兩(制。可去,加葛),桂心半兩,甘草半兩(炙),防風(去蘆)3錢,芍藥、白朮(一作杏仁)、人參、川芎、附子、防己。 主治:中風及剛柔二痙,血氣痹弱,不能轉側;小兒驚風,及婦人産後失血,冒昧不知痛處,四肢拘急。

小續命湯, 出處:《聖惠》卷四十五。 組成:麻黃3兩(去根節),甘草1兩(炙微赤,銼),桂心1兩,石膏2兩,川芎半兩,乾薑半兩(炮裂,銼),黃芩3分,當歸半兩。 主治:腳氣痹攣,風毒所攻,口不能語,咽中如塞,或緩或急,身體不自收持,冒昧不知痛處,拘急不能轉側。

小續命湯, 出處:《普濟方》卷九十六引龐安常方。 組成:麻黃(去根節)1兩(氣實者全用,氣虛者一半,以威靈仙代一半),木香1兩(不見火),縮砂仁1兩,人參(去蘆)1兩,川芎,甘草(炙)1兩,杏仁(去皮尖,炒)1兩,漢防己1兩,桂心(去粗皮)1兩,北防風1兩半,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川烏(炮)3分,白芍藥1兩,黃芩7錢,獨活1兩。 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手足戦掉,語言謇澀,肢體麻痹,神思昏亂,頭目眩重,痰涎壅盛,筋脈拘攣,屈伸轉側不便,涕唾不收。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