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婢湯

YUE B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8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6%
胃經 33%
脾經 15%
膀胱經 10%
心經 3%
肺經
胃經
脾經
膀胱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09

主治功效


本方為治療風水而肺胃有鬱熱之主要方劑。本方證由水邪挾熱所致,治宜發汗利水,兼清熱邪

方中重用麻黃既取其發汗、利水之功,使肌表之水濕隨汗而去,內停之水濕從下而出,又取其開宣肺氣之能,使肺的宙降功能止常,水道通調,有利於水濕消除。

生薑宣散水濕,心開清解鬱熱,甘草、大棗補益中氣,以培土勝濕,越婢湯與麻杏石甘湯所治之證皆有汗,俱用麻黃配石背以清瀉肺熱。

越婢湯以一身悉腫為主,是水在肌表之症,故加大麻黃用量,並配生薑以發洩肌表之水濕,用大棗、甘草益氣健脾,意在培士制水。

本方以「風水」為病,乃風邪外襲,肺氣不宣,水道失調,風水相擊於肌表所致。治當解表祛風,宣肺行水。

宣肺泄熱,散水消腫。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自汗不渴,無大熱,脈浮。

現代應用於發汗退熱,抗過敏,利尿,消腫。主要用於急性腎小球腎炎,見全身性浮腫,發熱,汗出,脈浮者。

請進階參考「越婢加朮湯」之相關內容。

傳統服藥法


上藥以水1.2升(六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600毫升(三升),分溫三服。惡風者加附子一枚炮;風水加朮12g(四兩)。

方劑組成解釋


方中以麻黃為君藥,發汗解表,宣肺行水;佐以生薑、大棗則增強發越水氣之功,不僅使風邪水氣從汗而解,尤可藉宣肺通調水道之力,使水邪從小便而去。 因肺胃有熱,故加石膏以清其熱。使以甘草,調和藥性,與大棗相伍,則和脾胃而運化水濕之邪。綜合五藥,乃為發越水氣,清泄里熱之劑。

相關疾病


怕吹到風全身性水腫口乾口渴四肢浮腫發脹下肢水腫坐骨神經痛五十肩類風濕性關節炎痲風 [漢生氏病]四肢麻痺癱瘓腦內出血腦動脈阻塞腦血栓塞腎絲球腎炎怕冷汗出(身體易出汗)四肢痿軟無力膝部腫大疼痛半身或下肢麻木全身酸痛

相同名稱方劑


越婢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麻黃6兩,石膏半斤,生薑3兩,大棗15枚,甘草2兩。 主治:風水惡風,一身悉腫,脈浮不渴,續自汗出,無大熱者。

越婢湯, 出處:《千金》卷七。 組成:麻黃6兩,石膏半升,白朮4兩,大附子1枚,生薑3兩,甘草2兩,大棗15枚。 主治:風濕毒邪侵襲,津液耗傷,筋脈攣痹,腳膝痿弱,行立不便。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