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命湯
JIU MING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醫心方》卷九引《極要方》
熱性指數
寒性指數
熱/寒比例
極熱 (10.00)複方歸經比例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救命湯中包含麻黃,主要是利用其發汗解表之效,針對外感風寒所致的疾病,起到迅速驅寒解表的作用。麻黃性溫,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
在救命湯中,麻黃常與其他藥物如桂枝、生薑、大棗等配合使用,以增強其發汗解表作用,並緩解麻黃的燥性,避免其過度傷津。因此,麻黃在救命湯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有助於患者快速恢復健康。
救命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入脾、肺經,有調和諸藥的作用。救命湯通常藥性較烈,加入甘草可以緩解藥物的毒性,使藥性更加平和,避免對身體造成過大的刺激。
- 增強藥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可以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例如,甘草可以幫助其他藥材更好地發揮解毒、消炎、止痛等作用,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救命湯」方劑中加入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一、補益氣血:大棗味甘性溫,入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救命湯多用於急症救治,患者往往氣血虧虛,大棗可迅速補充氣血,增強患者體力,有助於病情恢復。
二、調和藥性:大棗性溫和,能調和藥性,減少藥物對脾胃的刺激。救命湯多為多味藥物組成,大棗的加入可以緩解藥性,使藥物更加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救命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代的「救命湯」有多種不同版本,主治功效和藥物組成皆有所不同。以下就各個版本進行分析:
1. 《極要方》- 救命湯
主治: 上氣,氣逆滿,喘息不通,呼吸欲死。
藥物組成: 未於古文內容中提及,僅在開頭的簡介中提到有「麻黃、甘草、大棗」。
治療原理: 根據主治症狀推測,此方應以宣肺降氣、止咳平喘為主。
- 上氣、氣逆滿、喘息不通、呼吸欲死: 這些症狀描述了氣機上逆,肺氣壅塞,呼吸困難的危急情況。
- 推測方中可能含有麻黃、杏仁等宣肺降氣藥物,以及半夏、前胡等化痰降逆藥物。
- 甘草調和諸藥,大棗補益脾胃,有助於扶正祛邪。
2. 《醫心方》- 救命湯
主治: 上氣、氣逆滿,喘息不通,呼吸欲死 (與《極要方》相同)。
藥物組成: 桑根白皮、生薑、吳茱萸。
治療原理:
- 桑根白皮: 瀉肺平喘,利水消腫。
- 生薑: 溫肺止咳,發汗解表,溫中止嘔。
- 吳茱萸: 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疏肝下氣。
此方以瀉肺、溫中、降逆為主要治療原則。桑白皮瀉肺平喘,針對「上氣、喘息」;生薑溫肺散寒,吳茱萸溫中降逆,共同針對「氣逆滿」;三藥合用,可以緩解肺氣上逆、痰濁阻肺引起的喘息欲死之症。
3. 《外科啟玄》- 仙方救命湯
主治: 疔瘡走了黃打滾將死,眼見火光危症。
藥物組成: 未明確列出,但上下文提及多個外科方劑,如清涼膏、托裡護心散、定痛托裡散、乳香止痛散,推測可能與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止痛的藥物有關。
治療原理:
- 疔瘡走了黃打滾將死,眼見火光: 描述了疔瘡毒邪走竄,病情危重,甚至出現神昏譫語的症狀,屬於中醫的「疔毒走黃」範疇。
- 推測方中可能含有金銀花、連翹、蒲公英等清熱解毒藥物,以及乳香、沒藥等活血化瘀、消腫止痛藥物。
- 治療原則應以清熱解毒、涼血活血、消腫止痛為主,以迅速控制毒邪擴散,緩解危急病情。
4. 《辨證奇聞》、《辨證錄》- 蕩陰救命湯
主治: 五臟虛寒,寒邪入裏,陽氣衰微。
藥物組成: 人參、白朮、熟地、附子、茯神、肉桂、棗皮(山茱萸)。
治療原理:
- 人參、白朮: 大補元氣,健脾益氣。
- 熟地、棗皮(山茱萸):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 附子、肉桂: 溫補腎陽,回陽救逆。
- 茯神: 寧心安神。
此方以回陽救逆、溫補五臟為主要治療原則。方中重用人參、白朮大補元氣,熟地、山茱萸滋補腎陰,附子、肉桂溫補腎陽,旨在迅速回陽救逆,挽救衰微的陽氣。針對「寒入五臟,由命門陽外出」的病機,通過溫補命門之火,以驅散五臟寒邪。
5. 《辨證奇聞》、《內傷集要》、《辨證錄》- 三合救命湯 / 三臺救命湯
主治: 肝腎陰虛,虛火上炎導致的吐血、咳血。
藥物組成: 熟地、麥冬、丹皮。
治療原理:
- 熟地: 滋陰補腎,填精益髓。
- 麥冬: 養陰潤肺,清心除煩。
- 丹皮: 清熱涼血,活血化瘀,並能引火下行。
此方以滋陰降火、涼血止血為主要治療原則。針對肝腎陰虛,虛火上炎的病機,重用熟地滋補肝腎之陰,麥冬滋陰潤肺、清心火,丹皮清熱涼血並引火下行,三藥合用,滋陰降火以止血。
總結
古代的「救命湯」並非單一方劑,而是多個具有救急扶危功效的方劑的統稱。這些方劑根據不同的病機和症狀,採用不同的藥物組成和治療原則,或宣肺降氣,或清熱解毒,或回陽救逆,或滋陰降火,旨在迅速緩解危急病情,挽救生命。
傳統服藥法
麻黃8兩,甘草4兩(炙),大棗30枚,夜乾(如博子)2枚。
上以井花水1鬥,煮麻黃再沸,納余藥,煮取4升,分4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救命湯具有發汗解表、宣肺平喘的功效,因此不宜長期服用。如果有發熱、咳嗽、痰多等症狀,應及時就醫。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救命湯, 出處:《醫心方》卷九引《極要方》。 組成:麻黃8兩,甘草4兩(炙),大棗30枚,夜乾(如博子)2枚。 主治:上氣,氣逆滿,喘息不通,呼吸欲死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