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圖表

越婢加半夏湯

YUE BI JIA BAN XIA TANG

出處典籍: 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15

複方歸經比例學習使用方法

肺經 36%
胃經 33%
脾經 19%
膀胱經 8%
心經 2%
最後更新日:2022-01-02

主治功效

肺脹。咳而上氣,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傳統服藥法

麻黃6兩,石膏半斤,生薑3兩,大棗15枚,甘草2兩,半夏半升。
上以水6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諸藥,煮取3升,分溫3服。
本方方名,《普濟方》引作「半夏湯」。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性辛微苦溫。主治宣肺氣、散風寒、發汗解表、平喘止咳、利水消腫。可治療風濕痹痛關節痛、頭痛鼻塞、咳嗽氣喘、風疹瘙癢...等等。

甘草性甘、平。主治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祛痰止咳、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用於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氣短、咳嗽痰多、四肢攣急疼痛、癰腫瘡毒、緩解藥物毒性、烈性。

生薑性味辛、溫。主治主風寒感冒、惡寒發熱、頭痛鼻塞、嘔吐、痰飲喘咳、脹滿、泄瀉。

大棗性甘、溫。主治補中益氣、解藥毒、養血安神。用於脾虛食少、乏力便溏、婦人臟躁、氣管炎、腸炎、痢疾、崩漏、外用治外傷出血。

半夏性味辛、溫。主治降逆止嘔,燥濕化痰、降逆止嘔、消痞散結。用於痰多咳喘、痰飲眩悸、風痰眩暈、嘔吐反胃、胸脘痞悶、梅核氣。

石膏性辛甘寒、無毒。主治解肌清熱、除煩止渴。用於熱病壯熱不退、心煩神昏、譫語發狂、口渴咽乾、肺熱喘急、中暑自汗、胃火頭痛、胃火牙痛、熱毒壅盛、發斑發疹、口舌生瘡、癰疽瘡瘍潰不收口、湯火燙傷。

相關疾病

咳嗽氣喘頭痛咳血怕吹到風全身酸痛不易流汗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感)發熱(發燒)腰痛四肢關節疼痛多痰

相同名稱方劑

越婢加半夏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麻黃6兩,石膏半斤,生薑3兩,大棗15枚,甘草2兩,半夏半升。 主治:肺脹。咳而上氣,其人喘,目如脫狀,脈浮大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越婢湯

相似度 90%

越婢加朮湯

相似度 83%

龍翔飲

相似度 83%

大青龍湯

相似度 76%

文蛤湯

相似度 76%

投杯湯

相似度 75%

清熱平喘湯

相似度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