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甘草麻黃湯中包含麻黃,主要是因為麻黃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
麻黃性溫,味辛,入肺經,能宣肺解表、發汗散寒,適用於外感風寒、寒邪束表所致的發熱惡寒、頭痛鼻塞、無汗等症狀。
甘草麻黃湯以麻黃為主藥,配伍甘草等藥物,能夠增強麻黃的發汗解表之功,並緩解其辛溫之性,使藥性更加平和。
甘草麻黃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調和藥性:麻黃性溫,容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味平,能緩和麻黃的燥熱之性,保護人體正氣,避免藥物過於猛烈而傷及脾胃。
2. 增強療效:甘草能增強麻黃的發汗作用,同時又能中和麻黃的毒性,使藥效更顯著,更安全。甘草與麻黃配伍,相輔相成,共同發揮治療風寒感冒的功效。
主治功效
甘草麻黃湯
組成
- 麻黃:辛溫。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甘草:甘平。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功效
- 裏水:水停留在身體內部,無法排出。
- 一身面目黃腫:全身水腫,臉色發黃。
- 其脈沉:脈搏沉弱。
- 小便不利:排尿困難或尿量減少。
麻黃
- 性味辛溫。
- 入肺、膀胱經。
- 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
- 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咳嗽、哮喘等疾病。
甘草
- 性味甘平。
- 入脾、肺、心經。
- 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
- 常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等疾病。
總結
甘草麻黃湯是一味中藥方劑,由麻黃和甘草組成。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水腫、咳嗽、哮喘、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等疾病。
傳統服藥法
甘草2兩,麻黃4兩。以水5升,先煮麻黃,去上沫,納甘草,煮取3升,溫服1升。重覆汗出,不汗再服。
慎風寒;忌海藻、菘菜。
麻黃湯(《千金翼》卷十九)、麻黃甘草湯(《三因》卷十四)、二物湯(《普濟方》卷三八六)、麻甘湯(《醫學入門》卷七)、走馬通聖散(《金匱要略今釋》卷五引《秘傳經驗方》)。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甘草麻黃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甘草2兩,麻黃4兩。 主治:裏水,一身面目黃腫,其脈沉,小便不利。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