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黃附子湯

Ma Huang Fu Zi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傷寒雜病論

熱性指數

34

寒性指數

2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29%
心經 17%
膀胱經 17%
脾經 17%
胃經 11%
腎經 5%
肺經
心經
膀胱經
脾經
胃經
腎經

最後更新日:2024-07-24

方劑組成解釋

麻黃附子湯中包含麻黃,主要基於以下兩個原因:

  1. 發汗解表,溫陽散寒:麻黃性溫,辛散,入肺經,具有發汗解表、宣肺止咳、利水消腫的功效。附子性熱,味辛甘,入心、腎、膀胱經,具有回陽救逆、溫補脾腎、散寒止痛的功效。二者合用,一者發汗解表,驅散寒邪,另一者溫陽散寒,助陽氣生髮,共奏發汗解表、溫陽散寒之功。
  2. 治療寒邪客肺,陽氣虛弱之症:麻黃附子湯主治外感風寒,內傷寒邪,以發熱惡寒、無汗、頭痛、鼻塞、咳嗽、痰白稀薄,舌苔薄白,脈浮緊為主要表現。麻黃發汗解表,驅散寒邪,附子溫陽散寒,扶助正氣,二者相合,可有效治療此類症狀。

麻黃附子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調和藥性:麻黃性溫、微辛,附子性熱、辛,皆屬溫熱藥,易傷陰耗氣。甘草性甘、平,味甘入脾,能補益脾氣,緩和藥性,防止藥物過於燥烈,避免傷及脾胃。

二、甘草能解毒:附子毒性較強,甘草能解毒,降低附子的毒性,提高藥物安全性,使藥物更易於被人體接受。

麻黃附子湯中包含附子,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陽散寒,回陽救逆:附子性溫熱,入心、腎經,具有回陽救逆、溫經散寒之效。麻黃附子湯主要用於治療風寒表實兼裏寒證,附子可溫煦陽氣,驅散寒邪,使陽氣回升,達到溫陽散寒、回陽救逆的效果。
  2. 協同麻黃,促進汗出:附子溫陽,可促進血液循環,加快新陳代謝,從而促進麻黃發汗作用,使寒邪隨汗液排出體外。附子的溫陽作用也有助於防止麻黃過度發汗而導致陽氣外泄。

主治功效


麻黃附子湯

麻黃附子湯出自《傷寒論》,為著名中醫方劑之一。

本方由麻黃、甘草、附子三味藥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溫陽化氣、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水腫病,其脈搏沉細微弱。

麻黃

麻黃,性辛溫,歸肺、膀胱經,具有發汗解表、利水消腫、止咳平喘、散風寒等功效。其中,發汗解表是麻黃的主要功效,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利水消腫可治療風寒表實證所致之水腫、小便不利;止咳平喘則用於治療外邪侵襲、肺氣不暢所致之喉癢咳嗽、咯痰不爽、或咳嗽緊迫、胸悶、氣喘等症;此外,麻黃還能散風寒,常用於治療風寒感冒等表證疾病。

甘草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附子

附子,辛、甘,大熱,有毒,入肺、腎經,具有溫裡溫中、散寒止痛、回陽救逆之功。附子能溫暖身體,促進血循,增強心臟功能,加速新陳代謝,排毒。此外,附子能補腎陽、益火消陰,治療腎陽虛寒性陽萎宮冷、腰膝冷痛、夜尿頻多等症。另外,附子還能活絡止痛,治療寒邪內侵之胃腹疼痛、洩瀉,以及寒濕阻絡之痹痛。

總結

麻黃附子湯是中藥方劑之一,由麻黃、甘草、附子三味藥組成,具有發汗解表、溫陽化氣、利小便的功效,主治水腫病,其脈搏沉細微弱。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孕婦慎用。

相關證候


相同名稱方劑


麻黃附子湯, 出處:《金匱》卷中。 組成:麻黃3兩,甘草2兩,附子1枚(炮)。 主治:溫經發汗,兼顧腎陽。主治:水病,其脈沉小。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