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藥治棗兒

神藥治棗兒

SHEN YAO ZHI ZAO ER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19

寒性指數

2

熱/寒比例

極熱 (9.50)

複方歸經比例

肺經 34%
大腸經 22%
脾經 15%
胃經 15%
膀胱經 12%
肺經
大腸經
脾經
胃經
膀胱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神藥治棗兒」方劑中使用皁莢,主要基於其以下兩點功效:

  1. 消積化滯:皁莢味苦性寒,具有消積化滯、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有效緩解兒童積食、腹脹、消化不良等症狀。
  2. 驅蟲殺蟲:皁莢性寒,能殺滅腸道寄生蟲,對於兒童因寄生蟲引發的腹痛、腹瀉等症狀,有一定治療作用。

因此,皁莢在「神藥治棗兒」方劑中,扮演著消積化滯、驅蟲殺蟲的角色,有助於治療兒童消化不良、寄生蟲感染等病症。

「神藥治棗兒」方劑中包含麻黃,主要原因如下:

  1. 宣肺解表:麻黃性溫,味辛,具有發汗解表之功,可驅散外感風寒,治療風寒感冒初期症狀,如鼻塞、流涕、發熱、咳嗽等。
  2. 利水消腫:麻黃兼具利水消腫之效,可促進體內水液代謝,治療因風寒所致的浮腫。

「神藥治棗兒」方劑多用於治療風寒感冒,麻黃的加入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感冒症狀,故成為方劑中不可或缺的一味藥材。

「神藥治棗兒」方劑中包含大棗,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補益脾胃: 大棗性溫味甘,入脾胃經,有補中益氣、養血安神之效。方劑中加入大棗,可補益脾胃,增強消化吸收功能,為其他藥物提供良好的吸收基礎,有助於藥物發揮更好的療效。
  2. 緩解藥性: 大棗味甘性溫,可緩解其他藥物的燥烈之性,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過大的刺激,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患者接受。同時,大棗還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好地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目的。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神藥治棗兒的組成邏輯與可能功效

中藥方劑「神藥治棗兒」由皁莢麻黃大棗三味藥材組成,其古代主治為「諸風癇危急之證」。綜合其藥材特性,我們可以深入推斷其可能的功效及治療原理。


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諸風癇危急之證」指的是各種伴有痙攣、抽搐等症狀的危急病症,通常與肝風內動痰熱內蘊邪氣閉阻有關。本方劑的組成邏輯獨特,兼顧了開竅化痰發散風邪以及保護正氣

  • 開竅化痰、攻逐風邪為核心:

    • 皁莢具有強力殺菌、抗炎、解毒的作用,在中醫傳統中也常用於開竅祛痰,尤其善於治療中風痰厥、癲癇等痰濁蒙竅的病症。它能滌痰外出,驅逐潛伏的邪氣。
    • 麻黃能夠發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腫。在治療「風癇」類疾病時,麻黃能透過其發散作用,將體內鬱閉的風邪或痰熱從肌表透發出去,同時其宣肺平喘作用也有助於緩解因痰濁壅肺導致的呼吸不暢。
  • 保護正氣、緩和藥性:

    • 大棗補血養顏滋陰潤燥健脾益胃等功能。在方中,大棗扮演了重要的調和與保護角色。皁莢和麻黃藥性峻猛,易耗傷正氣,大棗能補益脾胃之氣滋養陰血,從而緩和兩藥的烈性,防止過度發散或攻伐對人體造成損害。此外,它也能協調藥性,使方劑更為溫和且持久地發揮作用。

推斷的可能功效

綜合以上分析,「神藥治棗兒」是一個以峻藥攻邪,輔以和緩補益的方劑,主要針對急重症中涉及的風、痰、熱邪。除了傳統的「諸風癇危急之證」主治外,根據其藥材組合邏輯,其可能功效還包括:

  • 急救治療癲癇發作或中風急性期: 對於癲癇大發作中風急性期痰涎壅盛意識不清,伴有肢體痙攣抽搐等症狀,本方具有開竅醒神、滌痰息風的快速作用。
  • 強力祛除頑固性痰濕: 若有頑固性咳嗽痰多哮喘,或因痰濁阻滯引起的眩暈、肢體麻木等症狀,且常規化痰藥效果不佳時,本方可考慮使用其開竅化痰、宣肺利水的功效。
  • 改善某些急性神經系統症狀: 對於其他不明原因引起的急性神經功能障礙,如突然昏厥肢體抽搐,且伴有痰濁閉阻現象者,本方或可發揮作用。

總體而言,「神藥治棗兒」是一個針對急性、危急、由風痰邪氣閉阻所致的病症設計的方劑,其配伍體現了「以毒攻毒」和「攻補兼施」的策略,旨在迅速打開閉塞、驅逐邪氣,同時保護患者的根本元氣。

傳統服藥法


皂角1斤(去皮弦,銼碎),麻黃(去節)3分,肥棗1升,好京墨3錢。
上用大砂鍋1個,可盛水2鬥者,以皂角、麻黃、京墨三藥,入砂鍋內熬,煎水至五六碗,濾去滓,再將藥水熬成膏2碗,卻下棗在膏內,慢火熬令乾,則藥味皆入棗中,用瓦瓶盛,紙蓋瓶上。
每日吃棗1枚,至3-5個為度。吃後,次早風痰涎皆從大便中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具有發汗解表的功效,因此不宜在夏季或陰虛體質的人群使用。

相關疾病


癲癇突然暈倒不省人事

相同名稱方劑


神藥治棗兒, 出處:《普濟方》卷一○○引《德生堂方》。 組成:皂角1斤(去皮弦,銼碎),麻黃(去節)3分,肥棗1升,好京墨3錢。 主治:諸風癇危急之證。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