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熱壅肺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痰熱壅肺證,指的是痰和熱邪相互結合作為病理產物,壅塞、阻滯在肺部,導致肺的宣發和肅降功能失調的一種實熱證候。
主要是外在的「熱邪」傷害犯肺部,或傷寒入裡鬱久而化熱,由於這種熱會逐漸影響肺部的津液,久了就會產生很多痰。痰熱蘊藏在肺部久了,阻塞肺部的氣機,造成肺部不順暢。
有些人因為長期肺部有痰(宿痰),又得到風熱感冒,而出現痰與熱相結合,也會出現這種證候。由於體內痰多,因此容易出現哮喘,咳嗽痰稠而黃,胸隔滿悶,也稱之為「熱哮證」。

形成痰熱壅肺證的原因主要有兩種:
- 外邪犯肺,化熱生痰: 由於外來的邪氣(如風熱邪氣)侵犯肺部,導致肺部鬱積生熱。熱邪灼傷肺部的津液,津液被煎熬成痰,痰熱互結。
- 宿痰內盛,鬱而化熱: 體內原本就存在痰濁,因為長期鬱積,時間久了就會化生熱邪,形成痰熱互結的狀況。
基於這兩個原因,就可以推斷,在天氣炎熱的時候,較容易出現痰熱壅肺證。如果是一個人體內長期鬱熱的話,那就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現。
痰熱壅肺證的症狀多樣,主要圍繞在呼吸系統與全身實熱表現,常見症狀如下:
- 咳嗽、咳痰: 痰量多,顏色黃、質地黏稠,不易咳出或痰中帶血。有時喉嚨會出現類似「水雞聲」的痰鳴音。
- 胸悶、氣喘: 痰熱壅阻肺部,導致肺氣不通暢,進而引起胸悶煩熱、肋間痛、呼吸急促、甚至喘息,嚴重時甚至咳血。
- 咽痛、失音:喉嚨疼痛、嚴重時會出現失音現象,聲音沈重
- 全身發熱: 體溫升高,煩躁不安,口乾舌燥想喝水,面色紅赤。
- 其他症狀: 鼻翼煽動(呼吸時鼻翼一開一合的現象)、大便秘結、小便短赤。
- 舌脈: 舌頭顏色偏紅,舌苔黃膩,脈象滑數(脈搏跳動流利且快速)。
痰熱壅肺證嚴重時,會出現所謂的「肺癰」,類似現代醫學的肺膿瘍,有時也包含化膿性肺炎、肺壞疽或合併感染的支氣管擴張症等。

痰熱壅肺證常見於中醫古代疾病如「哮證」、「失音」、「胸痛」、「肺癱」…等疾病中。本證常與「痰火擾心證」、「風熱襲肺證」、「大腸實熱證」一起討論。
痰熱壅肺證的主因在火熱,因為熱化火而成痰火之證可謂變化多端,古人觀察出幾種變化證候,列之如下:
- 「痰火痙」,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身體抽動現象,症狀如:顏面抽動,手足振搖、身熱、咳嗽多痰、脈洪數。
- 「痰火頭痛」,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頭痛。症狀如:頭痛腦鳴、或偏頭痛、胸院滿悶,嘔惡,泛吐痰涎,心煩善怒,面紅目赤。
- 「痰火眩暈」,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暈眩,症狀是:眩暈、頭目脹重、心煩、心悸、噁心嘔吐、多痰、口苦。
- 「痰火怔忡」、「痰火擾心證」,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紅赤,舌質紅絳…等。
痰熱壅肺證沒有擾亂心神症狀,以上這些證候,都可以視為是痰熱壅肺之變證,亦可單獨發病。臨床主要是清化熱痰,輔助鎮痙、熄風、安神、降火…等方法加以改善。
如果以上的所有抽象文字,看來看去都看不懂也沒關係,其實從經絡數據的角度可以很簡單就理解這個證候,可以繼續閱讀下文。
從經絡理解痰熱壅肺

造成痰熱壅肺的4種主要原因
痰熱壅肺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脈相
痰熱壅肺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痰熱壅肺的相關證型
改善痰熱壅肺的常用方劑
改善痰熱壅肺的常用穴道
痰熱壅肺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痰熱壅肺證,很容易出現在天氣炎熱且濕熱的天氣下,尤其是每年的8-9月夏末初秋時,天氣炎熱且濕熱,更容易出現肺熱證。

此外,整個夏天脾經濕證,體內累積痰濕也一段時間,因此更容易在夏末初秋時出現「痰熱壅肺證」。透過2022年發表的寒熱指數(點選閱讀),可以清楚看到上半身明顯「非常熱」!
如果可以在不要讓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能量過高,就可以預防這種「痰熱」造成的所有疾病。
2025年8月期間,從系統中找出數百個咳嗽痰多的經絡型態,有高達60%以上是屬於鐵三角化熱極致型態,這種經絡型態最容易出現在炎熱的季節,完全符合經絡現象與季節趨勢。

肺經、大腸與三焦經的實證現象,常見於每年7-8月之後,天氣愈熱愈明顯,寒冬時也有機會出現這種現象,列舉幾種經絡型態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