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熱壅肺證(痰熱阻肺證),主要是外邪犯肺,鬱而化熱,熱傷肺津,煉液成痰,痰熱蘊伏於肺,阻塞氣道氣機不暢。或有些人過去有宿痰,又得到風熱感冒而出現痰與熱結、壅阻肺絡的現象。
因為體內痰多,因此容易出現哮喘,咳嗽痰稠而黃,胸隔滿悶,也稱之為「熱哮證」。有時會出現「失音」,聲音重濁不揚、咳痰稠黃、咽喉痛、口乾舌燥。由於胸中痰多,也容易出現胸痛,甚至咳血,煩悶發熱。嚴重時出現「肺癱」,發熱汗出,卻怕冷,咳吐膿痰味道腥臭、口乾咽燥、煩躁不安。
因此,痰熱壅肺證主要症狀是:發熱、咳嗽、胸脹滿悶、咳黃稠痰或痰中帶血,嚴重時氣喘、呼吸迫促、肋間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
痰熱壅肺證常見於中醫古代疾病如「哮證」、「失音」、「胸痛」、「肺癱」…等疾病中。本證常與「痰火擾心證」、「風熱襲肺證」、「大腸實熱證」一起討論。
痰熱壅肺證的主因在火熱,因為熱化火而成痰火之證。古人觀察出幾種變化證候,例如「痰火痙」,症狀是:顏面掣動,手足振搖、身熱、咳嗽多痰、脈洪數。「痰火頭痛」症狀是:頭痛腦鳴、或偏頭痛、胸院滿悶,嘔惡,泛吐痰涎,心煩善怒,面紅目赤。
「痰火眩暈」,症狀是:眩暈、頭目脹重、心煩、心悸、噁心嘔吐、多痰、口苦。「痰火怔忡」的主要症狀是心悸。這些證候,都可以視為是痰熱壅肺之變證,亦可單獨發病。臨床主要是清化熱痰,輔助鎮痙、熄風、安神、降火…等方法加以改善。
「痰火擾心證」主要是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紅赤,舌質紅絳…等,痰熱壅肺證沒有擾亂心神症狀。
「風熱襲肺證」主要由外感風熱之邪,或風寒郁而化熱所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熱耗肺津,煉液成痰,痰與熱結而成痰熱壅肺證。風熱襲肺證必兼表證,症狀是:惡風發熱,咳嗽,咯黃稠痰,舌邊尖紅,脈浮數,而痰熱壅肺證必為里證,症狀是:咳嗽、胸膈滿悶、咳黃稠痰,苔黃膩,脈滑數。
由於肺與大腸互為表裡,病變則可互相影響。「大腸實熱證」時,大腸熱邪循經上攻於肺,雖然會出現類似氣喘咳嗽,面赤身熱,咽喉腫痛症狀,但是以腸中結熱症狀為主(例如:便秘、腹痛),上逆迫肺症狀為輔,且無痰熱壅肺證之咯黃稠痰等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