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t and phlegm congestion of the lung

痰熱壅肺的原因,症狀與經絡,運用穴道與中藥加以改善!

- 最後更新:2023-08-26

痰熱壅肺的傳統中醫證型介紹


同名證候:
熱痰壅肺熱痰阻肺熱痰蘊肺熱痰閉肺邪熱壅肺蘊肺

痰熱壅肺證,主要是外在的「熱邪」傷害犯肺部,或傷寒入裡鬱久而化熱,由於這種熱會逐漸影響肺部的津液,久了就會產生很多痰。

痰熱蘊藏在肺部久了,阻塞肺部的氣機,造成肺部不順暢。

有些人因為長期肺部有痰(宿痰),又得到風熱感冒,而出現痰與熱相結合,也會出現這種證候。

由於體內痰多,因此容易出現哮喘,咳嗽痰稠而黃,胸隔滿悶,也稱之為「熱哮證」

熱邪入裡鬱久而化熱,影響肺部津液化痰
熱邪入裡鬱久而化熱,影響肺部津液化痰

有時會出現「失音」,聲音沈重,咳痰稠黃、咽喉痛、口乾舌燥。

由於胸中痰多,也容易出現胸痛,甚至咳血,煩悶發熱。嚴重時出現所謂的「肺癱」,發熱汗出,卻怕冷,咳吐膿痰味道腥臭、口乾舌燥、煩躁不安。

因此,痰熱壅肺證主要症狀是:發熱、咳嗽、胸脹滿悶、咳黃稠痰或痰中帶血,嚴重時氣喘、呼吸迫促、肋間痛,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等

痰熱壅肺證常見於中醫古代疾病如「哮證」、「失音」、「胸痛」、「肺癱」…等疾病中。本證常與「痰火擾心證」、「風熱襲肺證」、「大腸實熱證」一起討論。

痰熱壅肺證的主因在火熱,因為熱化火而成痰火之證可謂變化多端,古人觀察出幾種變化證候,列之如下:

  • 「痰火痙」,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身體抽動現象,症狀如:顏面抽動,手足振搖、身熱、咳嗽多痰、脈洪數。
  • 「痰火頭痛」,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頭痛。症狀如:頭痛腦鳴、或偏頭痛、胸院滿悶,嘔惡,泛吐痰涎,心煩善怒,面紅目赤。
  • 「痰火眩暈」,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暈眩,症狀是:眩暈、頭目脹重、心煩、心悸、噁心嘔吐、多痰、口苦。
  • 「痰火怔忡」、「痰火擾心證」,也就是因為肺部火熱,會出現心悸、失眠多夢、舌尖紅赤,舌質紅絳…等。

痰熱壅肺證沒有擾亂心神症狀,以上這些證候,都可以視為是痰熱壅肺之變證,亦可單獨發病。臨床主要是清化熱痰,輔助鎮痙、熄風、安神、降火…等方法加以改善

「風熱襲肺證」主要由外感風熱之邪,或風寒郁而化熱所致,在此基礎上進一步發展,熱耗肺津,煉液成痰,痰與熱結而成痰熱壅肺證。

風熱襲肺證會出現表證,症狀是:惡風發熱,咳嗽,咯黃稠痰,舌邊尖紅,脈浮數,而痰熱壅肺證必為里證,症狀是:咳嗽、胸膈滿悶、咳黃稠痰,苔黃膩,脈滑數。

由於肺與大腸互為表裡,病變則可互相影響。「大腸實熱證」時,大腸熱邪循經上攻於肺,雖然會出現類似氣喘咳嗽,面赤身熱,咽喉腫痛症狀,但以腸中結熱症狀為主(例如:便秘、腹痛),上逆迫肺症狀為輔,且無痰熱壅肺證之咯黃稠痰等症。

如果以上的所有抽象文字,看來看去都看不懂也沒關係,其實從經絡數據的角度可以很簡單就理解這個證候,可以繼續閱讀下文。

從經絡理解痰熱壅肺


https://static.cloudtcm.com/syndrome/IG%E7%97%B0%E7%86%B1%E5%A3%85%E8%82%BA2.jpg

造成痰熱壅肺的4種主要原因


載入中...

痰熱壅肺的舌相與脈相


舌相

舌頭鮮紅色舌苔黃膩

脈相

滑脈數脈

痰熱壅肺的臨床症狀或疾病


黃痰,黃鼻涕呼吸急促,氣不接續之症發熱(發燒)咳嗽胸悶脹氣喘失音(啞)暈眩汗出(身體易出汗)怕冷口乾口渴咳血心胸煩熱咽喉痛胸悶胸痛肋間神經疼痛肺炎肺氣腫慢性鼻炎

痰熱壅肺的相關證型


改善痰熱壅肺的常用方劑


改善痰熱壅肺的常用穴道


痰熱壅肺的可能經絡型態或現象


痰熱壅肺證,很容易出現在天氣炎熱且濕熱的天氣下,尤其是每年的8-9月夏末初秋時,天氣炎熱且濕熱,更容易出現肺熱證。

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的能量,天氣濕熱時明顯提升
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的能量,天氣濕熱時明顯提升

此外,整個夏天脾經濕證,體內累積痰濕也一段時間,因此更容易在夏末初秋時出現「痰熱壅肺證」。透過2022年發表的寒熱指數(點選閱讀),可以清楚看到上半身明顯「非常熱」!

如果可以在夏季提升脾經能量,同時不要讓肺經、大腸經與三焦經能量過高,就可以預防這種「痰熱」造成的所有疾病。

肺經、大腸與三焦經的實證現象,常見於每年7-8月之後,天氣愈熱愈明顯,寒冬時也有機會出現這種現象,列舉幾種經絡型態如下:

載入中...

痰熱壅肺的相關典籍


  • 本文主要參考《中醫證候鑑別診斷學》所撰寫而成。
  • 《諸病源候論.痰飲病諸候》:「熱痰者,謂飲水漿結積所生也。言陰陽否隔,上焦生熱,熱氣與痰水相搏,聚而不散,故舍身體虛熱,逆害飲食,頭面唞唞而熱,故云熱痰也。」
  • 《濟生方·咳嗽痰飲門》入「喉中介介如梗狀,甚則嗽血也,胸滿氣喘,拻盛稠粘,皆肺熱也。」
  • 《千金方》:「右手寸口氣口以前脈陽實者,手陽明經也,病苦腸滿,善喘咳,面赤身熱,喉咽中如核狀,名曰大腸實熱也」
  • 《醫宗必讀.痰飲》:「在心經者,名曰熱痰,脈洪面赤,煩熱心痛,口乾唇燥,時多喜笑,其痰堅而成塊,小黃丸、大黃湯。」
  • 《七松岩集.痰飲》:「火痰者,金為火制,津液結而為痰,大便閉結,煩渴喉乾,以清潤之劑主治。」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