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端中醫最新「寒熱指數」,一眼看出體內寒熱狀態!

雲端中醫編輯組 - 最後更新:2022-09-12 首次發表:

判斷一個人體內的「寒熱狀態」?這一直是中醫診斷非常難以精確辨別的領域,有沒有可能用儀器、數據與圖表來快速判別體內寒熱?這個幻想應該已經是成真了!

2022年9月雲端中醫發表新版「寒熱指數」,透過這個指數可以在一秒之內看出一個人體內的寒熱狀態,是非常快速且精確的判斷指數。基於大量數據推翻了過去良導絡的「陰陽比例」(新陳代謝比例),提供給所有會員以及對中醫科學化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新版「寒熱指數」計算與運用方法

2022年9月,雲端中醫發表最新版的寒熱指數,區分為上下半身兩個指數,計算方法很簡單:

  • 將手部的「少陽經」(三焦經)與「陽明經」(大腸經)的單一經絡平衡指數相加,成為「上半身寒熱指數」
  • 將腳部的「少陽經」(膽經)與「陽明經」(胃經)的單一經絡平衡指數相加,成為「下半身寒熱指數」

只要是「寒熱指數」大於0,就代表是熱,小於0就代表是寒,會出現以下4種可能性:

  1. 上半身小於0,下半身大於0 ,那就是「上寒下熱」;
  2. 上半身大於0,下半身大於0 ,那就是「上下皆熱」;
  3. 上半身大於0,下半身小於0 ,那就是「上熱下寒」,這是最常見的狀況;
  4. 上半身小於0,下半身小於0 ,那就是「上下皆寒」。
2022年最新研發的寒熱指數,一秒看出寒熱
2022年最新研發的寒熱指數,一秒看出寒熱

當然,這個寒熱還有嚴重程度,寒熱指數數值愈大,代表愈熱,數值愈小代表愈寒,這樣解釋是不是很簡單易懂呢?現在你已經學會了這個判斷體內寒熱的最新指數。

如果你是屬於那種不想知道計算原理的人,完全相信這個寒熱指數,也願意直接運用,這篇文章到此可以停止閱讀。

請立即登入「經絡檢測個人版」去使用這個數值,系統還會協助自動分析,所以根本沒有學不會的可能性!

人體寒熱指數的季節變化現象

以下內容探討數據與理論,提供有興趣研究的人閱讀。雲端中醫開發團隊,在透過長期的觀察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後發現,體內的寒熱症狀與「少陽經」與「陽明經」的能量明顯呈現正相關。

從以下的數據可以清楚看出,上半身的「上半身寒熱指數」,在夏天時平均達到0.7。「下半身寒熱指數」在冬天時平均達到 -0.56。

北半球天氣愈熱時,寒熱指數能量愈高,天氣愈冷時,寒熱指數能量愈低,所以這個數值可以說是相對準確的!

寒熱指數依照月份趨勢變化
寒熱指數依照月份趨勢變化

唯一的比較有例外的,是上半身的寒熱指數在寒冷冬天時,有逆勢上漲的趨勢,所以雲端中醫才會在冬季進補的文章中提到,有一定比例的人不適合進補(開啟閱讀)。

然而,就整體寒熱指數趨勢看來,相對都最低的時間點是在初春,所以初春是人體最陰寒的季節,其實不是落在冬天。(開啟閱讀)

人體寒熱指數的數據區間

就總體而言,一年四季「上半身寒熱指數」平均數值是 0.46 ,「下半身寒熱指數」平均數值是 -0.40,從這個數據可以清楚看出,現代人普遍屬於上熱下寒的狀態

基於此,多數人只要去中醫診所看病,醫生開了「清熱解毒」的中藥給大家服用,絕大多數的人都會覺得「感到好舒服、好暢快!」這就是因為這類中藥可以清除上半身的火熱。然而,別忘了多數人的下半身是寒,所以這類藥物不能長期服用。

從下面這張圖可以看出,雖然寒熱指數最大可能高達8以上,最小可以達到-4,而絕大多數人的「寒熱數值」數值介於 2~ -2 之間

人體上半身與下半身寒熱指數的分布區間
人體上半身與下半身寒熱指數的分布區間

若將這些數值區分更細,計算其機率會得到以下的數值。如果各位很仔細的去比較其中的數據,會發現上半身與下半身相反的寒熱現象,都會出現幾乎一樣的機率

例如:上半身傾向熱(0.5-1)的機率,與傾向寒(-0.5-1)的機率是接近的。上半身極端寒(<-2)與下半身極端熱(>2)的機率差不多。

寒熱指數的數值區間分布機率
寒熱指數的數值區間分布機率

基於此可以看出,多數人的體內存在非常矛盾的寒熱現象,這種「又熱又寒」、「寒熱夾雜」的狀態持續多年之後,不論是心理或是身體都會感到不舒服,多數的疾病都是這樣產生的

傳統「陰陽指數」的缺點分析

2022年9月發布的新版「寒熱指數」,等於是完全推翻了過去「良導絡」判讀中,已經被運用了幾十年的「陰陽比例」。

這在過去十幾年來,開發團隊的成員總是覺得這個指數有問題,直到從大量數據中找出一些規則,才更堅定了過去的想法,發現其中的主要缺點如下:

1. 太陽經能量趨勢不同

過去的陰陽指數,很明顯是基於演繹出來的數值,首先假設每一條經絡的陰陽屬性是成立的,陰經與陽經的能量加總,就可代表體內的陰陽狀態,傳統稱之為「新陳代謝指數」

然而,中醫界總是遇到一樣的問題,透過演繹出來的理論很完美、分析起來頭頭是道,講起來很高深、很有意境,而事實上有沒有效果?可不可以運用在每個人身上,成功機率多少?這就幾乎沒有人後續驗證了。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體內的寒熱症狀與「少陽經」與「陽明經」的能量呈現正相關,與太陽經(關鍵是膀胱經)呈現負相關,所以不能用整體的陰陽比例來判斷體內的陰陽寒熱。

下圖是太陽經的經絡平衡指數變化,從圖上可以清楚看到:小腸經能量一年四季都是穩定的實證,並沒有依照季節寒熱產生劇烈變化。而膀胱經卻在炎熱夏天時能量爆減,天氣寒冷時能量爆增

太陽經的能量趨勢變化
太陽經的能量趨勢變化

大量會員長期針對症狀的觀察後發現,當一個人體內的「少陽經」(三焦經與膽經)、「陽明經」(大腸經與胃經)嚴重實證時,確實會出現很多熱性的症狀,例如:口渴口乾、心中煩熱、胸悶胸痛、牙齒痛、耳鳴、眼睛癢、睡眠不安...等等。

然而,當一個人膀胱經嚴重實證時,通常不會出現熱性症狀,或是沒有任何症狀。反而會因為膀胱經實證時,「少陽經」與「陽明經」往往會出現虛證,而出現各種寒性症狀,可以進階參考這篇文章

2. 整體性陰陽比例不夠精確

傳統認為「陰陽比例」就是代表體內的「新陳代謝」狀態,這不夠精確,也不具太大意義,因為傳統的比例是全身性的計算數值。

例如:當陰陽比例小於0.8,代表「陽大於陰」,可以推斷出可能體內代謝機能增加,有發炎現象,或是體內內分泌機能失調,有甲狀腺疼痛可能性。

若該比例大於1.15,代表「陰大於陽」,這表示體內新陳代謝機能減弱,身體感到疲倦、全身怕冷或慢性病。

如果將冬季最常見的一派陽虛經絡型態,計算出陰陽比例,竟然是呈現「陽大於陰」的狀態,請問這樣合理嗎?

體內嚴重陽虛的狀態,竟然整體比例陽大於陰?
體內嚴重陽虛的狀態,竟然整體比例陽大於陰?

這是因為圖上的膀胱經、小腸經嚴重實證,強度大於膽經胃經虛證的數值,反而呈現「陽大於陰」,這就會變成明明是有怕冷症狀,陰陽比例卻呈現陽大於陰,這在臨床上就根本不會被信任。

基於此,雲端個人版後來完全移除陰陽比例,改成上下分開計算,後來發現還是不對,在2022年9月發表了寒熱指數,這樣就合理多了!相關內容在過去2年來的文章中都有陸續提到。

必須要注意的一點是:這個寒熱指數是2022年所研發的新指數,未來不代表不會再度修正,這將只會存在於「個人版」。至於「單機網路兩用版」,還是秉持老舊的良導絡思維,繼續保留所有過去傳統的數值,永遠不會更新。

個人版在短期內,依然不會移除過去的上下陰陽數值,或許在1-2年之內,大家覺得寒熱指數很好用,也感到很精確之後,就會完全移除上下陰陽指數。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