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經絡圓運動
中醫資料庫
經絡檢測
系統教學
登入
首頁
/
中醫養生
/
所有關於〈養生自療〉的文章列表(2025年更新)
Articles For Health
所有關於〈養生自療〉的文章列表(2025年更新)
搜尋
中醫經絡視角下的秋冬頻尿,10種有效調理方法!
進入秋冬季節後,有不少人會開始出現頻尿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與脾經與膀胱經的異常有關聯,是導致頻尿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醫對頻尿的研究已有數千年歷史,對於改善方法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透過本文所列出的方法,多數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改善,提供大家自行驗證。
2025-09-19
脾經在秋季能量提升,經絡左右差距引發疼痛!
幾乎每隔一陣子,就會有會員詢問某一條經絡左右差距過大,該怎麼辦?而事實上進入左右差距過大的本身,就通常就是疼痛的發生位置所在。本文透過會員分享進入秋季後,脾經能量左右差異大,大腿內側自然出現疼痛的觀察,提供自學中醫者親身觀察案例。
2025-09-17
為什麼濕氣重容易生病?12種症狀帶你完全理解!
「濕」是炎熱季節的主氣,但在中醫眼中,濕氣卻被視為最難纏的「萬惡之邪」!許多中醫師最怕的就是濕邪,因為它極難去除,而且往往纏綿難解。 台灣屬於潮濕的海島型氣候,許多難治、長期反覆發作的慢性疾病,其背後多半與濕氣有關。當人體長期受到濕氣影響,久而久之便會形成「濕氣體質」,並出現12種常見症狀。
2025-09-16
秋季8-9月啟動偏頭痛,觀察少陽、陽明經失衡秘密!
偏頭痛是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很常見的一種症狀,幾乎多數人都很難避免。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偏頭痛與膽經、胃經、肝經是密切相關的,從現代經絡數據也可以完全印證。本文從2020年發佈至今,持續有網友回饋運用本文所提出的簡單的方法,輕易地改善了偏頭痛。本文提供給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出現偏頭痛困擾的人作為養生參考。
2025-09-11
秋收冬藏啟幕,白露後之後親身觀察經絡陽虛現象!
秋季是一個適合觀察「陽虛」經絡變化的好時機。雖然初秋天氣仍然炎熱,但許多人已經開始出現陽虛的經絡型態。特別是那些「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如果能從現在開始重視養生,就能有效預防並改善接下來幾個月可能出現的疾病,這是非常精確的養生程序。
2025-09-10
慢性發炎是隱形殺手:經絡視角下的健康與凍齡之道!
「慢性發炎」這個概念,已成為國際醫學界高度關注的重要健康議題,甚至被認為是「加速老化」以及引發多種「慢性疾病」的根源之一。雲端中醫透過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也驗證了慢性發炎、老化與慢性病之間的密切關聯。因此,只要持續改善自身的經絡體質,就能有效預防老化與慢性發炎。
2025-09-08
身體疼痛與不舒服總偏一側?經絡數據下的左右差異!
其實如果你仔細觀察,身體總有一些一輩子都在發生的現象,你根本不會去看醫生,或是從來沒有被治癒過,這些症狀總是出現在身體的某一側,你已經習以為常。若將這些症狀全部歸納起來,你會發現有一些特定的規則,依照著你所不知道的原理在運作著。本文從一個真實案例,探討陽明經的左右差距現象所產生的6種症狀,透過經絡拍打就可以快速改善。
2025-09-02
養生就從膀胱經開始,必學的簡易經絡自我疏通法!
現代人的膀胱經幾乎一年四季都處於不平衡的狀態,許多人更是長期存在氣血不足的問題。因此,學會如何疏通膀胱經,便成了養生之中最重要的課題。本文特別整理了從頭到腳的疏通方法,這些方式簡單易行,不需依賴他人,人人都能自行操作,可作為日常保健的重要參考。
2025-08-27
養生關鍵!揭開膀胱經四季能量的祕密與症狀!
經過十幾年會員數據的持續觀察與驗證,可以確定膀胱經的能量走勢幾乎每年都呈現「戲劇性的變化」。天氣愈炎熱,能量就愈低,因此在高溫季節特別需要針對膀胱經進行養生。有些會員在長期追蹤自身狀況後發現,自己的膀胱經一年四季幾乎從未正常過,而這正是許多疾病背後最深層的根源。
2025-08-23
從經絡能量看少陽病,炎熱季節自學中醫的觀察驗證!
現代人可以輕鬆透過各大網路媒體或線上 AI 平台學習中醫知識。不過,更重要的是,要搭配一套能觀察與驗證的工具,才能了解自己的身體狀況,並進一步對照中醫理論。透過觀察經絡數據,可直接看到炎熱熱季節中「少陽經」與「陽明經」的能量變化,驗證書本上「少陽病」與「陽明病」的相關知識。讓抽象的中醫理論,能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讓自學中醫變得既真實又簡單。
2025-08-04
中醫如何預防疾病?祛傷解鬱與活血化瘀是秘訣!
對於中醫的初學者來說,想要快速進入中醫領域,從「活血化瘀」的概念入手,是最容易理解的切入點。運用經絡檢測,可以清楚觀察到身體哪些部位有瘀阻現象,進而針對這些部位進行疏通,這是最簡單的養生下手處。
2025-07-30
從「子午流注」看凌晨1am以後入睡對身心的影響!
現代人憂鬱症有明顯年輕化趨勢,且患病率持續上升,成為重要的社會健康問題,這或許與現代年輕人的生活習慣有關。最新研究發現,若在凌晨1點之後才入睡,罹患憂鬱症與焦慮症的風險仍會顯著上升。運用中醫理論結合經絡數據,也可以驗證原因,提供現代人養生參考。
2025-07-29
炎熱夏季運用「汗法」,是現代人冬病夏治的秘訣!
許多學習中醫的人都知道,中醫對「汗法」的使用向來相當謹慎,古籍中也列出了不少禁忌與限制。然而,面對現代人的生活環境與體質變化,特別是在炎熱的夏季,汗法反而成為一種不可或缺的轉變體質手段。
2025-07-28
從經絡理解中暑,運用拔罐刮痧及5類中藥加以改善!
在炎熱的夏天裡,每個人都無法避免體內感到發熱,進而出現各種暑氣症狀,因此都需要解暑!而今運用經絡檢測,清楚地看到夏季中暑的經絡型態,破解大家都在刮痧背後的原因。本文同時分析過去千年來中國人運用5種類型解暑中藥,只要清楚掌握自己屬於哪一種類型,就可以輕鬆應付所有相關的暑熱症狀,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5-07-24
走出厥陰體質困境:王鳳儀講病的身心重建之道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絕大多數的經絡體質,最終都會呈現「厥陰極致」現象,通常無藥可根治,與情志狀態有高度關聯。當代中醫大師劉力紅,曾經在書中提到王鳳儀,可以在幾乎不吃藥的前提之下,單純與病患進行言語的溝通,透過改變心性來成功治病。
2025-07-23
避風如避箭!夏天才是風邪入體的高峰期?5點帶你看懂
經常閱讀中醫文章的人都知道,中醫在分析各類疾病時,幾乎都離不開「風邪」的概念。《黃帝內經》有言:「風者,百病之長也。」對於重視養生的人來說,若能清楚掌握風邪發病的原因與過程,就能更精準地預防疾病。
2025-07-15
1
2
3
4
5
…
16
注意:
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