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中醫養生
經絡圓運動
中醫資料庫
經絡檢測
系統教學
登入
首頁
/
中醫養生
/
所有關於〈寒氣專題〉的文章列表(2025年更新)
Articles For Health
所有關於〈寒氣專題〉的文章列表(2025年更新)
搜尋
秋冬感冒好難解?破解「寒包火」現象,現代人必學!
經過一整個夏天與秋天的累積,體內的火氣在進入初冬後並不會自動消退。當寒氣逼近,外寒與內火交錯,就容易形成「寒包火」的狀態。因此,初冬的感冒往往特別難處理,因為它不是單純的風寒侵襲,而是夾雜著體內積熱的複雜情況。
2025-11-05
神秘的「倒鐵三角」經絡現象,進入秋冬季正式啟動!
雲端中醫最常探討的,就是整個炎熱夏季常見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幾乎每個會員都已經親自印證這個現象。然而,北半球在進入秋冬季節之後,有一定比例的人體內的「鐵三角」會翻轉過來,這就難以讓人理解了?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人體的「脾經」與「膀胱經」具有微妙的「正相關」連動性,這是一個人類的神秘且未解的經絡現象...
2025-11-03
深秋後經絡氣血能量下降,8種症狀3種改善方法!
對經常進行經絡檢測的人而言,從進入深秋開始,多數人的體能數值已出現明顯下降的情形,有些人甚至測得極低的數值,並伴隨各種不適、疼痛或身體症狀。這種現象正是天氣變化對人體經絡與氣血運行產生影響的具體表現。
2025-10-13
秋季完整經歷外感六邪,是養生防病的關鍵時機!
若讀遍整個中醫體系的書籍會發現,大多數疾病的根源,都與「六邪」有關。每個季節都可能出現特定的外邪,而在秋季,更可能一次經歷六種邪氣的影響。若能深入理解什麼是「外感六邪」,就能順應節氣變化進行養生,進而與中醫千年來累積的智慧接軌。本文提供給關心中醫養生的讀者作為參考。
2025-10-06
中醫經絡視角下的秋冬頻尿,10種有效調理方法!
進入秋冬季節後,有不少人會開始出現頻尿的情況。從中醫的角度來看,這與脾經與膀胱經的異常有關聯,是導致頻尿的主要原因之一。中醫對頻尿的研究已有數千年歷史,對於改善方法累積了豐富的經驗。透過本文所列出的方法,多數人都能在一定程度上獲得改善,提供大家自行驗證。
2025-09-19
秋季8-9月啟動偏頭痛,觀察少陽、陽明經失衡秘密!
偏頭痛是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很常見的一種症狀,幾乎多數人都很難避免。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偏頭痛與膽經、胃經、肝經是密切相關的,從現代經絡數據也可以完全印證。本文從2020年發佈至今,持續有網友回饋運用本文所提出的簡單的方法,輕易地改善了偏頭痛。本文提供給進入秋冬季節之後,出現偏頭痛困擾的人作為養生參考。
2025-09-11
秋季啟動腰腿痛模式?經絡數據帶你看懂背後原因!
進入八月後,隨著秋季到來,許多會員的臀部、腰腿疼痛又會陸續出現。為什麼會在這個時候發作呢?有些人甚至沒有察覺到,自己每年都是在這個季節開始疼痛,並且一路持續到冬天。若從經絡數據的角度來看,其實原因相當清楚。因此,你完全有足夠的時間,提前預防秋天之後常見的臀部、腰腿及坐骨神經痛問題。
2025-08-29
為什麼吃中藥沒有效果?7大原因讓你一看就懂!
在當代社會,儘管中醫藥的接受度日益普及,但許多民眾心中縈繞著一個共同的疑問:「為什麼現代人吃中藥,效果似乎不如預期,甚至感覺沒效?」分享這些成功與失敗會員背後的原因,提供給真心想要養生的人作為參考。
2025-08-19
從經絡看人體寒熱累積效應,掌握養生預防疾病的規則!
透過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可以發現,大自然中的「火氣」與「寒氣」,對人體都會產生累積效應。一年之中,最熱的高峰出現在初秋,最冷的高峰則落在初春。因此,只要掌握這其中的規律,就能適時透過養生來預防疾病,每個人都可以精準掌握。
2025-08-14
誰說只有冬天才有少陰病?夏天中招你竟不知道!
少陰病或太陰病,傳統上通常出現在寒冷的季節,然而在現代社會中,在炎熱的夏季卻很容易出現少陰病的症狀,只是你可能不自知。學中醫最快速的方法,就是直接在生活中體驗古書的理論,善用中藥,在疾病初起階段即時介入、迅速緩解症狀,便能精準地截斷病勢的發展,這就是精確的「預防醫學」精神,每一個人都值得體會與驗證
2025-06-23
炎熱季節全身發癢怎麼回事?經方中藥快速改善原理!
皮膚搔癢常在炎熱季節高發,亦可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獲得了驗證。這很可能是因為夏季沒妥善處理外邪,所導致的一種「季節性後遺症」。本文記錄了一位會員連續多年觀察自己在夏季出現皮膚搔癢的經驗,並分享他多次運用「桂枝麻黃各半湯」,成功緩解症狀的案例。藉此探討此中藥為什麼有效的原理,提供相關人士參考。
2025-05-23
學會傷寒論六經病,可應付一生所有感冒及預防疾病!
雲端中醫常強調,多數疾病可能源自「感冒傷寒的後遺症」。若想深入理解這一概念,必須對漢朝經典《傷寒論》的六經病有基本的認識。掌握這本書的核心,不僅能輕鬆應對日常感冒,還能預防並改善各種慢性病。透過本文單純從症狀來認識六經病,您將能輕鬆進入《傷寒論》的世界。
2025-04-30
體內寒氣大爆發,「一派陽虛」經絡型態如何練成?
每年從進入冬季至初春這段期間,就會大量出現一種「一派陽虛」,體內「上下皆寒」的經絡型態,隨之產生各種專屬於這個季節的症狀與疾病,透過經絡數據可以清楚觀察來龍去脈。只要找出這種經絡型態發生的原因,順勢去改善,就可以精確預防專屬於這個季節出現的症狀與疾病,每個人都可以自己掌握,本文提供給那些體內寒氣很重的人士參考。
2025-02-26
寒冷季節之「手三陽經」虛證,歸納10種類型常見症狀!
北半球在進入冬季及初春這段時間,大約有10%的人會出現「手三陽經」虛證,隨之產生一系列常見的疼痛、症狀與疾病。透過本文觀察數百張這種經絡型態,歸納出10種常見的疾病類型,整天疲勞沒精神,暈眩、頭昏、耳鳴、記憶力差,憂鬱或心情煩燥,打噴嚏、流鼻涕,食慾不振、消化不良、胃腸脹氣、腹鳴,便秘或腹瀉,睡眠障礙、夜間多夢、嗜眠症,脖子(頸項)酸痛、五十肩、腰痛,胸悶胸痛、呼吸不順暢、氣喘,異位性皮膚炎提供給進入冬天之後出現這種經絡型態的人士作為養生參考。
2025-02-10
從經絡理解脾胃虛寒與肺病的關係,春季可提升免疫力!
每年冬末初春之際天氣陰寒,許多人容易感冒,進而引發各類肺部疾病。從中醫五行與經絡的角度來看,這是可以理解的。早在漢朝,醫聖張仲景便提出「甘草乾薑湯」可用於預防和治療肺氣虛弱,從脾胃虛寒的理論出發,這種療法具有充分的理論依據,提供給對於中醫養生有興趣的人作為參考。
2025-02-06
深入探討改善「綜合經絡體質」之「上實下虛」的方法!
「綜合經絡體質」很容易出現「上實下虛」經絡型態,許多人都為此感到很苦惱,不知如何解除?事實上,就「天時」節氣而言,最容易成功的時間點是從冬季至春季初期,這是完全轉變「上實下虛」的大好時機。體內長期出現「上實下虛」經絡現象的人,很容易出現各種慢性或難治性疾病,因此格外必須重視這個現象,本文提出一些有效的養生法,提供「綜合經絡體質」之「上實下虛」人士參考。
2025-01-21
1
2
3
4
注意:
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