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關於〈中藥研究〉的文章列表(2023年更新)

平胃散養生該如何運用?台灣地區濕氣重必學!
平胃散具有「理氣健脾、燥濕化痰」功效,經常有網友在詢問平胃散,可見這個中藥愈來愈熱門。平胃散是平日養生的重點中藥,可以改善哪些疼痛、症狀與疾病?該去哪裡購買?平時該怎麼服用?透過本篇文章,你就可以輕易地理解,本文提供給自學中醫養生者參考使用。
2023-08-17

經絡檢測自動化中藥建議系統如何使用?(2023年版)
雲端中醫於2023年8月發表中藥自動化建議系統,透過本文,你可以知道這一個系統的建立原理,以及實際上該如何運用?平時只要經常進行經絡檢測,配合這套系統,完全可以協助您在生活上進行中藥養生,是非常值得參考的一個「個人化中藥養生系統」。
2023-08-10

古今數萬中藥方劑,濃縮成精華版中藥學(中藥大數據)
提到「學中醫」,多數人心中的第一個念頭會是「學中藥」。然而,若翻開中藥學教課書,至少也有500個中藥, 雲端中醫的中藥資料庫中,記錄高達11,000種中藥。許多人一輩子都是沒有辦法達到的。只要將過去千年來高達數萬種中藥方劑的組成,找出最常用的20-60種中藥,就可以達到這個目的。本文提供給想要學習中藥的養生人士參考。
2023-07-28

從經絡體質現象,探討中藥運用的6個時機及困境
許多會員在經絡檢測一段時間之後,都已經清楚看到了自己的「經絡體質」,卻苦於難以改變體質。期待能夠找到一種中藥,能讓所有的異常經絡都消失,改善自己的體質,這是有可能達到的嗎?從大量數據中找出明確答案,這是不可能的!本文歸納過去所有會員的實際經驗,分享中藥實際運用的6種時機,只要運用時機正確,逐漸就可以達到「平和經絡體質」現象,這是每一個人都可以達到的!
2023-07-18

13種適合夏季的茶飲藥茶,陪伴你度過炎熱酷暑兼防疫!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進入炎熱夏天之後,多數人體內「寒熱指數」(少陽經+陽明經)大幅提升,代表體內有火氣,這時候可以運用寒涼茶飲來養生。如果能在熱浪天氣下,運用這些簡單方便且有效的茶飲,就可以在無形之中平衡這些異常經絡,達到養生的目的。內容有大麥茶、玉米鬚茶、苦瓜茶、冬瓜茶、金銀菊花薄荷茶、烏梅酸梅湯、決明子夏枯草茶、茶葉竹葉茶、綠豆甘草湯、麥芽山楂茶、青草茶、蜂蜜檸檬茶、生薑綠茶飲。
2023-07-12

從傷寒論經方統計,理解如何自學中藥?(中藥大數據)
有一定比例的人總認為,《傷寒雜病論》經方藥簡力專,效果神妙,但是卻苦於不知道如何學習。現在從統計、數據的角度來分析經方的組成,提供另一條思路。如果你想要學中藥,卻苦於不知道從哪裡下手的話,不如就先從《傷寒雜病論》統計出來的少數中藥下手,提供給對於學習中藥有興趣的養生人士參考。
2023-06-27

你一定要了解艾草的7種強大功效!(防疫驅邪通經絡)
艾草(艾葉)是被中國人運用兩千多年以上的中藥,不論內服或外用,具有抗老化、去寒去濕、活血化瘀、疏通人體經絡氣血、改善氣喘、改善婦女病、心血管疾病、皮膚病及各種虛勞慢性病…等等功效。尤其是艾草對於各種傳染病毒或細菌有抑制作用,更可抗瘟疫、驅邪、驅蚊,因此在流行性感冒及新冠病毒依然持續變種之際,非常值得推廣與應用。
2023-06-22

體內濕氣太重怎麼辦?13種排濕養生中藥方劑一定要學!
去濕治病屬於中醫特有的醫療概念,許多找不到原因的症狀或疾病,卻有不少是體內「濕氣太重」造成的。排濕方劑中有些不少藥性較偏(例如太苦、太寒),不適合平日養生服用的。從中3300種中藥挑選出藥性平和,同時都有科學中藥可以購買,適合平日養生的中藥方劑,提供自學中醫養生者用為排除體內濕氣參考。
2023-06-15

從中草藥單方歸經數據,探討古人在想什麼?(中藥大數據)
雲端中醫進行古代中藥的大數據研究,從系統中超過一萬筆中藥,統計分析其「歸經」分布,找出古代最熱門的歸經中藥,進而探索古人究竟在想什麼?從數據中初步發現,古代的歸經系統主要是基於「五臟六腑」理論,真正的歸經系統其實只有完成了一半,本文提供中藥研究人士參考。
2023-06-08

23款具抗菌殺菌功效的食物(香料),陪伴你度過疫情!(附中藥清單300個)
隨著超級病毒全球的持續延燒,隔一段時間就會出現病毒流行高峰,尤其是每年冬季與春節期間。在這段期間如果能夠經常食用具有抗菌、殺菌效果的食物或香料,至少不讓體內病毒細菌孳生,又可以享受美食,是最幸福的一件事!在透過現代實驗室藥理研究之後,發現有超過至少300種以上的中藥具有抗菌效果,由於中藥購買起來較不方便,這篇文章位讀者整理出20種款平常可以見到的食物或香料,在防疫期間可以輔助食用。
2023-01-19

從經絡歸經理解養肝丸,為什麼可以養血明目的原因!
中醫的「養肝丸」從宋朝出現之後,一直是用來「養血明目」的有效方劑,直到現代依然很流行。本文從通往眼睛的經絡,養肝丸的歸經組成,來理解養肝丸有效的原因,藉此理解中醫運用中藥治療眼睛的基本原理。養肝丸的歸經比例是:肝經33%、脾經16%、心經12%、腎經12%、膀胱經8%、肺經8%、心包經4%、膽經4%。
2022-11-30

此生必學改善水氣病痰飲的5類有效中藥方劑!
水氣病是一個重要的概念,指的是「體內水液代謝障礙」所產生的一系列症狀與疾病,幾乎所有現代流行病都受到它的影響。雲端中醫從大量現代人經絡數據,比對相關的症狀後發現,水氣病有一定的經絡型態,在特定的時間就會出現。本文在2020年首次發表,在2022年10月天氣爆冷之後,陸續開始有會員回報水氣病輕證案例,長期觀察後更可以解釋現代各種難治性疾病(癌症、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的成因。本文提出改善水氣病最有效的5種中藥方劑,作為自學中醫養生人士研究參考。
2022-10-12

必學15個中藥方劑,應付1輩子的流行感冒及後遺症!
感冒沒有西藥可以醫治,吃藥也只能緩解症狀,也不會讓感冒好的比較快,更會出現一大堆副作用與抗藥性!面對感冒時,服用中藥是一個好方法。本文提出《傷寒論》中常見的方劑, 包含葛根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小青龍湯、麻杏石甘湯、大青龍湯、小建中湯、小柴胡湯、柴胡桂枝湯、麥門冬湯、苓桂朮甘湯、五苓散、真武湯、平胃散、藿香正氣散、荊防敗毒散...等等。
2022-09-14

16種清熱解毒殺菌抗病毒中藥,排體內熱毒且對抗疫情!
清熱解毒類型的中藥始終是近百年來最熱門的一種中藥類型,因為這種概念與西醫的抗生素極為類似,每次只要瘟疫(SARS,新冠疫情)出現,這類中藥也會隨之大流行,可見其有一定的穩定功效。本文列出近代較為流行的12種中藥,包含:甘草、金銀花、連翹、黃芩、黃連、大青葉、板藍根、魚腥草、蒲公英、穿心蓮、厚朴、藿香、薄荷、紫蘇葉、桑葉、艾葉、梔子,提供有興趣研究或學習讀者參考。
2022-05-11

中醫提升免疫力的6種派別中藥,依照體質準備防疫茶!
從疫情開始全球蔓延之後,全球人類都被迫思考各種提升免疫力的方法,而免疫系統的本身究竟是什麼,始終是一個抽象且令人迷惑的概念。傳統中醫直接提出「正氣」的概念,倒是簡易且明確!許多人都聽說中藥可以增強免疫力,究竟是哪一些中藥才有幫助?而今,只要確認自己的體質,找出適合這種體質的中藥防疫茶變得很容易。本文依照各種體質分析中藥防疫茶,每個人都能夠真實感受到提升免疫力之後帶來的好處。
2022-04-20

從現代人的經絡體質,探討10種應對新冠疫情的中藥方劑!
二元對立的對抗哲學,並不是應對病毒的好方法!人們並沒有因為施打疫苗,而減少被感染的機率。疫苗與藥物讓人感染後雖然不會死亡,卻必須面對「疫苗」或「被感染後」的各種後遺症。中醫提供完整預防、治療與預後方案,若能從經絡數據的立場,找到符合自己的「經絡體質」,不論未來病毒再怎麼變種,對你而言都不再是一件恐懼的事。持續調整自己的體質,保持正氣(免疫力),至少是未來50年所有人類都必須堅持的一件事!
2022-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