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關於〈良導絡經絡分析〉的文章列表(2023年更新)

寒冬季節啟動疼痛密碼,從經絡左右差異現象理解原因!
人體的經絡原來有「左右差距」現象,但如果沒有運用經絡檢測,一般人是無法察覺的。每條經絡的左右差距程度都不一樣,而且會隨著節氣的變化而有所不同。隨著天氣越來越冷,經絡左右差異現象就會更加嚴重,因此容易出現各種疼痛與不舒服症狀。只要平衡左右差距經絡、保暖提升溫度,並採取逆勢調節的方法,就可以改善預防疼痛與疾病。這就是冬季養生的秘訣,請告訴身邊每一位有緣人!
2023-11-20

神秘的「倒鐵三角」經絡現象,秋冬啟動12種常見症狀!
雲端中醫最常探討的,就是整個炎熱夏季常見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幾乎每個會員都已經親自印證這個現象。然而,北半球在進入秋冬季節之後,有一定比例的人體內的「鐵三角」會翻轉過來,這就難以讓人理解了?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人體的「脾經」與「膀胱經」具有微妙的「正相關」連動性,這是一個人類的神秘且未解的經絡現象...
2023-11-07

從心經(心包經)的實證狀態,探討體內的火熱現象!
運用經絡「寒熱指數」判斷身體的寒熱狀態,在多數的時候很準確的,可以反應體內寒熱。然而有一些會員發現,「心經」(心包經)可能也是判斷寒熱的一個重點經絡。 本文歸納一些會員的實際觀察經驗,分享「心經」能量在平常生活上與火熱症狀的關係,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10-18

從經絡該如何判斷「腎陽虛」、「腎陰虛」?兼論中醫科學化!
過去幾年來,總是持續有雲端中醫的會員或網友提出「腎陽虛」與「腎陰虛」如何判斷的問題,他們希望能從經絡圖來理解,自己究竟是屬於那一種?要解決這個問題之前,必須先理解中醫科學化所遇到的困境與可能性,進一步探討從經絡數據來判斷腎陽虛、陰虛的方法,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10-03

身體寒氣重之陽虛經絡體質,經絡一年四季如何變化?
近代中醫界非常流行「排寒減肥」、「排寒養生」的概念,也常常聽到有人說自己體質很寒。然而,寒氣始終是一種抽象的概念,無法運用數字量化來恆量!而今,在雲端中醫會員的長期觀察與驗證後,印證寒氣這種概念可以被量化,也可以被衡量,甚至一年四季的變化規則都已經被抓出來,一切就看你願不願意自己親身去驗證?
2023-09-19

從經絡看手指痛怎麼回事?經常按摩手部可預防疾病!
經常有網友寫信來詢問手指疼痛,這是一個常見的症狀,多數人的手指疼痛,去醫院檢查是可以找出原因的。但是,也有一定比例的人手指痛,是找不出任何原因的,這時候就可以從中醫經絡的角度來理解。本文從經絡理論,結合其他的理論來探討手指痛,只要經常按摩疏通手指的經絡,就可以預防各種疾病,是值得推廣的養生法,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09-14

秋季引爆難治脾胃腸道疾病,從經絡數據探討如何煉成?
進入秋季之後,許多人會開始脾胃、腸道不舒服,這是因為此刻體內的經絡,隨著季節已經開始出現劇烈的轉變。如果沒用運用經絡檢測,你根本就不會知道背後隱藏的秘密! 初秋雖然很熱,而一定比例的人體內經絡開始轉向「陽虛」,進而引發各種各種難治型脾胃腸道及身心疾病。 本文從經絡數據的角度,探討進入秋季之後出現的經絡型態變化,提供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09-06

沒有異常經絡卻生病?從5個面向理解背後原因!
2023年8月期間有一位會員提出疑問,由於她經常拿到「最佳養生典範」,但是最近身體卻出現一些不舒服症狀而感到很困惑,是不是系統程式發生錯誤?就數據的角度而言,經絡圖上沒有異常經絡應該會是健康的人。然而,若從大眾的經絡數據的角度來理解,這依然存在一些大家過去未曾思考過的問題。本文從5個面向來理解背後的原因,內容屬於較進階的經絡判讀內容,提供給對經絡數據研究有興趣的人士參考。
2023-09-04

從經絡理解「秋燥傷肺」的5個原因,秋季如何養肺?
傳統中醫經常說「秋養肺」,因為秋天五行屬金,同時「燥邪」旺盛。然而,五行是眼睛看不到的抽象概念,秋季的相對濕度很高,這該如何信服現代人呢?事實上,許多人在進入秋季之後確實開始咳嗽,身體開始變差。若從經絡數據的角度,來全探討「秋養肺」的深層原因,就可以清楚看出為什麼初秋季是養肺的季節,本文提供真心想要預防肺病的養生人士參考。
2023-08-28

夏季(長夏)期間,身體濕氣重的6個特質及6種經絡現象!
中醫將一年分為五季,分別是春、夏、長夏、秋、冬。所謂「春應肝而養生,夏應心而養長,長夏應脾而變化,秋應肺而養收,冬應腎而養藏。」養生首重「脾胃排濕」。長夏濕氣重,濕困犯脾胃,濕屬陰邪,降低體內陽性經絡能量,濕氣粘膩停滯且重著,長年纏綿不愈,濕邪阻滯全身經絡,濕性污穢、重濁。良導絡經絡檢測法運用清楚的數據、圖像化呈現,看清楚濕氣對身體經絡的影響。
2023-08-03

現代人腎經為什麼總是虛證?從季節經絡型態理解!
現代人的腎經一年四季總是虛證,出現機率將近80%,可以說是現代人最常見的經絡體質現象,也是所有中年以上各種慢性病的背後成因。本文從腎經的經絡型態季節變化及現代人慢性病的經絡模型,探討造成腎經虛證的根本原因與改善方法,提供給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07-11

炎熱夏季最常見的7種經絡型態,最後1種幾乎完美!
在進入炎熱夏季之後,多數人的經絡型態都會出現劇烈轉變。基於「鐵三角」經絡組合的及其變化型,幾乎可以涵蓋80%以上夏季出現的經絡現象,每個人都可以親身驗證。然而,平和經絡型態在此時出現的機率也大幅提升,出現完全沒有異常經絡的現象,直接體驗一年中氣血旺盛、經絡平衡的最佳健康狀態,可謂天時地利人和,提供所有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06-20

我是不是寒底?夏季驗證2條關鍵經絡(膽經與腎經)!
多數人體內屬性為陽的經絡,在天氣愈來愈熱之後能量都會明顯增強。然而,有些人到了春夏之後,能量不但沒有增強,還保持在冬天的狀態,這就突顯出體內寒氣很嚴重的訊號。膽經與腎經這兩條經絡,若在寒冷的冬天要提升能量,一定是事倍功半,而在炎熱的夏天要提升能量,卻是事半功倍。若在炎熱的夏天還出現這兩條經絡虛證,一定要趁夏天好好養生,掌握這個「天助自助」的好機會!
2023-06-09

夏季濕熱與脾經氣血虛弱,21種症狀全面理解!
從古至今的中醫師都非常重視脾胃,因為中醫認為「10個人脾9個虛」,可見只要是人就幾乎難逃脾虛,這個抽象概念而今可以透過圖表數據印證。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北半球在進入夏天濕熱季節之後的半年期間,多數人會出現脾虛虛證。理解脾經異常會出現哪些症狀,是所有養生者都必須要知道的基本常識。
2023-05-18

「經絡平衡指數」人體最強與最弱的經絡能量排名!
「經絡平衡指數」所代表的意義,是一條經絡在體內的平衡強弱程度。不論是太強或是太弱都不好,保持平衡才是養生追求的終極目標。本文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平衡指數,找出現代人「最強」與「最弱」的經絡,公布最新數據提供給現代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2023-05-16

身體濕氣重12個症狀,塑造慢性疾病的共同特質!
濕為夏季的主氣,濕氣卻是萬惡之邪!中醫師最怕濕邪,因為這實在太難去除了。台灣身處潮濕的海島氣候,凡是難治且纏綿日久的慢性病,多半有濕氣的影子作祟。人體受到濕氣長期影響之後,會逐漸形成體質,出現12種常見的症狀。夏季雖然濕氣重,陽氣旺盛卻也是排濕最好的時間點。掌握時機好好排除濕氣,即可預防更多未來可能出現的疾病。
2023-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