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陽明經(胃、大腸經)理解胃虛寒的9種症狀!

- 最後更新:2025-01-08首次發表:

陽明經(胃經、大腸經)對人體的影響深遠,不僅與天氣變化息息相關,對於每個人的經絡體質影響巨大,是一組極為重要的經絡。

本文探討了陽明經(胃經、大腸經)的能量趨勢變化,並解析胃虛寒現象的症狀。只要順應這一趨勢,調整經絡的平衡,就能契合自然節氣,實現健康養生的目標!

陽明經能量進入冬季後下降

過去雲端中醫探討「陽明經」,總是在探討實證與胃火旺盛?因為遠在《黃帝內經》上提到一句話:「陽明多血多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少血...」(註1)。

所謂的「陽明經」,主要就是指「胃經」與「大腸經」。既然古人認為陽明經是「多氣多血」,應該是一年四季氣血都旺盛。

然而,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看來,現代人體質胃經虛證(脾胃虛寒)機率較高,所以更需要理解虛證的現象。

從陽明經的經絡圓運動數據看來,「胃經」在進入秋季之後能量就往下掉,很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虛證。

同樣為陽明經的「大腸經」,從冬季也開始出現虛證,一直到初春到達對低點。

北半球人類陽明經的圓運動現象
北半球人類陽明經的圓運動現象

所以,每年從秋季到初春這段期間(10月底~3月之間),是體內陽明經相對虛弱的季節,對於天氣溫度非常敏感,每個人都可以實際觀察經絡數據變化。

有一定比例的人在這段期間,經絡圖上容易出現嚴重的陽明經(大腸經、胃經)虛證現象,尤其是「寒性陽虛經絡體質」的人。

冬季及初春,有些人體內的陽明經非常陰寒
冬季及初春,有些人體內的陽明經非常陰寒

「陽明經」的其他經絡連動現象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多數人體內的「陽明經」與「少陽經」(三焦經、膽經)能量正相關程度很高

所以,大家感受到的胃虛寒,也會連帶膽經與三焦經虛證。此外,胃經與「肝經」連動也是「正相關」,所以也容易看到肝經虛證。

冬季至初春期間,少陽經陽明經與肝經連動陰寒
冬季至初春期間,少陽經陽明經與肝經連動陰寒

所以每年冬季到初春時候的胃陰寒現象,從經絡數據的能量來看是一組經絡,包含「肝經」+「少陽經」+「陽明經」,這就像是一個大冰塊

要印證這種經絡現象非常容易,只要是寒性體質的人就可以親身驗證

也因此,體內有胃寒的人通常不會只有出現胃經異常的症狀,還會伴隨肝經、膽經、三焦經、大腸經異常的症狀,這是必須要特別注意的。

陽明經虛寒常見症狀

依照會員在過去超過10年以上的時間觀察之後普遍發現,每年冬季至初春這段期間,陽明經虛證的人,通常容易出現以下症狀:

1.疲勞沒精神、憂鬱

進入寒冷季節之後體內陽經能量不足,第一個常見症狀,就是疲勞沒有精神,這是陽虛的典型現象,嚴重的時候會出現憂鬱症。

這是因為膽經、胃經、大腸經,連帶腎經,都廣泛地影響著人體的頭部(腦部),關於這個議題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2.消化不良、無食慾且胃脹氣

經過不少會員長達多年的時間觀察之後發現,胃經實證時很容易肚子餓。

有一定比例的人在冬季胃經實證很明顯,他們在進入冬季之後反而是胃口很好的。

反過來,胃經虛症的人,在冬季卻胃口不好,經常沒有食欲,而且很容易胃脹氣,消化不良。

陽明經虛寒的人,冬季通常食慾不佳,消化不良
陽明經虛寒的人,冬季通常食慾不佳,消化不良

某男性會員屬於「寒性陽虛經絡體質」。他曾在2025年1月分享,自己連續觀察了多年,每次進入冬季後,胃口就會變得不好。

他經常在早餐後就不再進食中餐,一直到傍晚才開始吃晚餐,因為中午時總是感覺肚子脹脹的,毫無食慾。

3.胃痛

從傳統中醫的角度來看,一個人會胃痛除了心情壓力(肝氣犯胃)之外,最常見的原因是胃部太熱或太寒,另一種可能是腹部瘀血。

某會員在2025年初就分享,她已經很久沒有胃痛了,但是在2025年1月竟然開始會胃痛。

由於經常騎摩托車,她發現在騎摩托車的時候,冷風吹到身體的時候,胃更容易痛。分享了一張冬季常見的經絡圖,真的就是胃經虛證。(見下圖)

胃經陰寒的人,很容易出現胃痛
胃經陰寒的人,很容易出現胃痛

胃痛的她回到家之後,也不知道要吃什麼中藥?她就用暖暖包溫暖肚子,同時按摩自己的肚子,她發現有很多地方都很痛,就加強按摩,沒多久之後胃痛就改善了。

依照其他會員的經驗,這種狀況的胃痛只要服用「附子理中湯」,再配合溫暖度自己按摩胃經的穴道,確實就可以快速改善。

4.肩頸酸痛

進入2024年冬季之後,陸續都有會員回報他們的肩頸非常的酸痛,而他們的經絡圖上經常都會呈現三焦經、大腸經虛證。

某會員在2025年初分享自己的「經絡體質」,長期觀察下來累積至少766次經絡檢測,畫出一張經絡體質圖如下,圖上大腸經、胃經呈現正常。

陽明經正常的經絡體質,反而要視為虛證
陽明經正常的經絡體質,反而要視為虛證

支援團隊告訴他,其實這種經絡體質現象,反而要視為陽明經嚴重虛寒的現象。

理由很簡單,因為三焦經與大腸經、膽經與胃經、肝經與胃經之間,都具備「正相關」的能量連動性。

由於他的三焦經嚴重實證,所以大腸經應該也是實證,膽經嚴重虛證,胃經應該也是虛證。

結果他的大腸經沒有實證,代表大腸經虛寒。胃經受到肝經實證的影響,所以原本虛證的胃經反而被拉到正常區間。

所以綜合這些數據現象推斷,應該是屬於「陽明經虛寒」的經絡體質。

他說:「確實進入2024年冬季之後,他的右手上臂經常疼痛,而位置就位於大腸經上!」

同時,他也是屬於那種進入冬季就消化不良、胃口不佳的那種類型的人。

5.大便頻繁、大便溏瀉

從中醫的角度來看看,一個人只要脾胃虛寒,大便永遠都是稀稀的,而且頻繁想大便。

這是因為脾胃虛寒時,體內的水濕無法正常代謝,積聚在腸道中,導致大便頻繁且稀溏,甚至出現腹瀉。

此外,脾胃虛寒者常感到腹部冷痛,喜溫喜按,食慾不振,四肢乏力,手足不溫,面色萎黃或蒼白,舌質淡胖或有齒痕,舌苔白滑,脈象虛弱或沈細。

6.小便頻繁、泌尿系統障礙

脾胃虛寒會影響到大便,一樣也會影響到小便。

過去幾年來陸續都有會員回報,他們發現脾胃陰寒的人,除了很容易頻尿之外,也很容易出現殘尿感,容易出現泡泡尿。

這種泡泡尿,現代醫學稱為「暫時性蛋白尿」,這通常都與膽經、胃經、腎經的虛證有密切關係。

現代男性,到了一定的年齡,都很容易出現前列腺增生,這很可能就是「綜合經絡體質」的附帶現象,很容易在天氣冷的時候引發疾病。

經絡陽虛與前列腺疾病密切相關
經絡陽虛與前列腺疾病密切相關

現代醫學也發現,冬季是前列腺疾病的高發期,且前列腺增生疾病在冬季極易復發。

2024年冬季期間有會員分享,他每次出現短暫蛋白尿時,幾乎每次都是服用「八味地黃丸」就可以改善,可見這背後一定有相當程度的關聯。

所以現在中老年男性最容易出現的前列腺增生疾病,除了禁止「忍精不射」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要改變寒性陽虛體質

7.慢性牙齒、便秘

傳統中醫古書都認為,大腸火、胃火熾盛時,會口渴,同時出現牙齒痛、便秘。

反過來看,大腸經與胃經虛證的人,有沒有可能也出現牙齒痛、便秘呢?這還是有可能的,主要是一種慢性現象。

尤其是每年到初春的時候,有許多人大腸經都是嚴重虛證,那時候也有會員會回報牙齒疼痛。

反過來看便秘,中醫認為火氣大會便秘,脾胃陰寒也會便秘,因為腸子動不了。

這時候要改善便秘,反而要運用熱性的藥物,而且要溫暖肚子才會改善。

8.胃酸過多、胃食道逆流

傳統中醫認為,火氣會造成「火燒心」現象,胃火容易導致胃食道逆流現象。

反過來,脾胃虛寒時,也很容易出現胃食道逆流現象,有興趣的人可以參考一下。

2025年1月的時候也有會員分享,他說進入冬季之後,只要躺下來睡覺覺就會感覺嘴巴酸酸的,這應該就是一種為胃食道逆流現象。

9.小腿濕疹、皮膚病

依照過去一些會員的回報,小腿的皮膚病,似乎都與膽經與胃經相關,同時,手部也與三焦經、大腸經相關。

有些會員就回報,他的手指皮膚病,總是出現在食指,而這就位於大腸經上。

有更多會員都回報,他們的小腿前側、外側很容易發癢,有時候會起紅疹,這就是膽經與胃經的路線。

如果再加上體內濕氣重的話,就很容易出現慢性的皮膚病,異位性皮膚炎...等等。

由於陽明經(胃經、大腸經)虛寒是一種體質現象,沒有經過一番努力養生是很難改變的,因此陽虛體質的異位性皮膚炎,要根本治癒是不容易的。


註1:《靈樞.九針論》說:「陽明多血多氣,太陽多血少氣,少陽多氣少血;太陰多血少氣,厥陰多血少氣,少陰多氣少血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