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通肩胛骨經絡氣血,每年3個時間點務必養生!

- 最後更新:2025-04-15首次發表:

雲端中醫長期觀察與統計發現,現代人最常見、也最困擾的症狀,正是肩頸脖子酸痛。

而其根本原因,往往與背後肩胛骨附近的太陽經(小腸經、膀胱經)阻塞有關。

從經絡數據來看,每年有3個特定時間點,人體特別容易出現氣血不足的現象。這些時間點彼此銜接,進一步加重了肩胛骨附近經絡的阻塞。

本文將從數據角度出發,深入分析肩胛骨附近經絡阻塞的成因,並提供簡單有效的疏通方法,供有中醫養生人士參考。

從經絡理解肩胛骨部位

人體肩胛骨附近是非常重要的部位。若這裡發生阻塞,不僅容易引發背痛,還可能影響整個肩關節、脖子、頭部與上臂,造成疼痛不適。嚴重時,甚至可能出現與心臟、肺臟相關的不舒服症狀與疾病。

有相當比例的人,長期受到所謂「膏肓痛」的困擾,這種疼痛往往難以根治,也與肩胛骨部位的問題息息相關(延伸閱讀)。

有些人早上起床之後手臂會發麻
有些人早上起床之後手臂會發麻

另外,有些人在步入中年後,總會發現早晨起床時手指或手臂出現麻木感,這多半源自肩胛骨附近經絡阻塞所致。

令人遺憾的是,因為多數人不了解經絡系統,只能依賴止痛藥來暫時緩解症狀。

肩胛骨附近的經絡主要是小腸經與膀胱經
肩胛骨附近的經絡主要是小腸經與膀胱經

若從經絡的角度來看(見上圖),肩胛骨部位附近主要就是受到「太陽經」的影響,關鍵的經絡就是「小腸經」與「膀胱經」

因此,人體中這兩條經絡氣血如果長期是阻塞的,久而久之就會出現相關的疼痛、症狀與疾病,這不是幾天就會形成的,而是需要長時間慢慢累積的!

肩胛骨附近何時最容易阻塞?

一個人為什麼太陽經會出現阻塞?這就需要從經絡的能量趨勢變化來探討,事實上從經絡數據能量的變化,可以看到3個經絡阻塞的時間點,列之如下:

1.每年冬季末期至春季

肩胛骨附近的經絡阻塞,最明顯受到小腸經的影響。那麼,小腸經在一年四季中,什麼時候最容易出現阻塞呢?答案是:冬季末期到春季。

小腸經本身的能量通常非常強旺,因此出現虛證的機率其實相當低。

不過,從下圖可以看出,每年從12月開始,不少人便陸續出現小腸經虛弱的現象,並且持續到隔年4月,能量在此時降到最低點。

小腸經在每年冬季至春季這段期間容易阻塞
小腸經在每年冬季至春季這段期間容易阻塞

當小腸經持續處於虛證狀態,且時間拉長至數個月時,會產生什麼結果呢?

答案是:時間越久,經絡阻塞累積得越多,當累積到一定程度後,便容易引發疾病。因此,最常見的發病時間就是在春季末期。

每年只要到春季期間,總會有會員回報他們出現手臂發麻,不然就是膏肓痛。

通常,只要持續經絡拍打背後肩胛骨之後,肩胛骨附近的疼痛便順利消失了,因此這個簡單的方法一定要廣為宣傳

2.感冒傷寒後遺症

早在漢朝時期,張仲景所著的《傷寒論》中,就已經開始探討感冒、傷寒對人體經絡與臟腑的深遠影響。當一個人感冒時,首先會出現的病理變化就是「太陽病」。

太陽病所影響的,正是人體的「太陽經」,也就是小腸經與膀胱經這兩條經絡。

有趣的是,許多會員長期觀察後發現,當一個人感冒時,只要拍打背後肩胛骨附近,往往會感覺到異常的疼痛。這與《傷寒論》中提到的太陽經一致。

感冒傷寒時,背部的肩胛骨容易氣血阻塞
感冒傷寒時,背部的肩胛骨容易氣血阻塞

某會員曾經分享,他回憶起幾年前,曾有一段時間感冒久治不癒,不論服用什麼藥物,效果都不明顯,總覺得症狀無法根本改善,也不知道該找哪位醫師求助。

直到有一天,一位整復師建議他試著拍打背後肩胛骨附近。當他這麼做時,立刻發現有一處特別疼痛。

當他努力拍打了半小時之後,沒想到很快就感覺精神明顯好轉,隨後感冒症狀也迅速痊癒。

3.疲勞熬夜之後

除了小腸經以外,肩胛骨附近的經絡阻塞,還與膀胱經有密切關聯。

不過,膀胱經的嚴重阻塞通常是在夏季最為明顯。從膀胱經的圓運動數據來看(見下圖)。

每年到了夏天,幾乎有將近50%以上的人會出現膀胱經虛證,而且這種狀態往往會持續超過半年。

現代人一年之中膀胱經虛證長達半年之久
現代人一年之中膀胱經虛證長達半年以上

如果把膀胱經的數據和小腸經的變化一起觀察,就能發現驚人的規律:

  • 夏、秋兩季,膀胱經容易嚴重阻塞;
  • 冬、春兩季,小腸經則進入阻塞高峰。

這樣的時間點幾乎完美銜接,一整年中,經絡始終處於交替阻塞的狀態。如果沒有經絡的實際數據佐證,光靠臨床經驗是很難拼湊出這樣的真相的。

更值得注意的是,膀胱經的阻塞其實不限於特定季節。只要一個人長期熬夜、疲勞累積、壓力過大,或出現睡眠障礙,即使在其他季節,也很容易在短時間內形成膀胱經的虛證狀態。

經常熬夜的人,肩背部的經絡氣血容易阻塞
經常熬夜的人,肩背部的經絡氣血容易阻塞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每天的深夜也可以視為是季節中的冬季,所以熬夜也會造成小腸經氣血不足。

簡單來說,只要你經常熬夜、長時間疲勞不休息、壓力大到影響睡眠,很快就會形成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包括膀胱經、小腸經及其他關鍵經絡的連鎖氣血阻塞

疏通肩胛骨的方法

透過上面的理論分析可以清楚知道,現代人肩胛骨附近經絡,如果要不出現阻塞是很困難的,所以一定要學習疏通肩胛骨附近經絡的改善方法,列出簡單方法如下:

1.經絡拍打

許多人一提到經絡療法,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針灸」(包括針刺與灸法)。然而,針灸必須依賴專業醫師操作,一般民眾很難自行學習與應用。

相較之下,經絡拍打的方法既簡單又有效,幾乎可以說是零成本的療法。由於拍打療法無法產生龐大的商業利益,除了極少數熱心推廣的慈善人士之外,很少有人主動推廣。

經絡拍打的方式多元,既可以直接用手,也可以使用棍棒,或者市面上販售的各式拍打工具。其實,只要用最簡單的一根棍棒,就能開始進行拍打練習。

以下鄭老師分享的影片中,就示範了如何用棍棒拍打。大多數人肩胛骨附近的經絡氣血本來就容易阻塞,因此通常只要拍打一段時間,就會出現明顯的「瘀痧」反應,這是經絡逐漸疏通的自然現象。

拍打肩胛骨有幾個重點位置,第一個是「膏肓穴」,第二個是「天宗穴」,第三個是在肩胛骨下方「肩貞穴」附近。大家只要自己檢查,就會發現這些部位非常的疼痛。

找不到這些穴道也沒有關係,只要依照下圖圈出來的位置,特別重點去拍打就可以了。

肩胛骨附近拍打的重點部位
肩胛骨附近拍打的重點部位

拍打也不需要太激烈,也不一定要拍到出痧,只要每天堅持拍10分鐘,拍完之後記得喝水,持續幾天之後,就會漸漸發現這個部位不太疼痛了,身體感到愈來愈舒服,這就是成效。

在一年之中,你可以多數的時間都不需要經絡拍打,但是每年春季的時候一定要拍,至少持續拍兩個星期,這對養生及預防疾病是非常有幫助的。

2.拉伸運動

隨著線上影音平台的普及,越來越多人開始分享各種簡單易學的運動與拉伸方法,幫助改善身體各種疼痛問題,效果也相當顯著。

這裡特別整理了幾個針對舒展肩胛骨、疏通肩胛骨氣血的教學影片,只要持續練習、按照影片示範的動作去做,就能明顯改善肩胛骨附近的經絡阻塞,讓不適感大大減輕。

這些方法簡單實用,一定要好好把握、堅持練習!

3.溫熱療法

大多數情況下,小腸經出現虛證,主要是體內寒氣過重所導致,因此,運用溫熱療法絕對能有效改善。

由於肩胛骨附近的阻塞多半與寒氣有關,在進行拍打前後,如果能搭配遠紅外線照射、熱水澡、泡溫泉、熱吹風機或是艾灸等溫熱方式,效果會更加顯著。

運用溫熱療法可以舒緩肩頸附近氣血
運用溫熱療法可以舒緩肩頸附近氣血

特別是位於肩胛骨附近的膏肓穴,如果能長期以溫熱或艾灸方式保養,不僅能疏通氣血,對預防與改善心臟、肺臟相關疾病也會有明顯的幫助。

4.放鬆療法

前面提到的「經絡拍打」與「溫熱療法」,都屬於物理性的疏通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更高階的「心靈放鬆」的力量,同樣可以有效疏通肩胛骨附近的經絡。

有位會員分享,他在學習禪坐瑜伽的過程中,才慢慢意識到,原來自己肩胛骨附近的肌肉長期處於緊繃狀態。

當他開始練習以心靈放鬆該部位肌肉時,竟然出現了明顯的發熱感,過去困擾已久的經絡阻塞也隨之自然化解。他甚至發現,單靠心靈放鬆,就能幫助身體自癒,包括像感冒這樣的小病痛。

透過冥想與放鬆療法,也可以緩解肩背疼痛
透過冥想與放鬆療法,也可以緩解肩背疼痛

不過,關於心靈放鬆的深層體會,光靠文字描述是遠遠不夠的。就算寫上幾萬字,若沒有親身體驗,依然難以真正理解。

因此,最好的方式是直接向有經驗的指導者學習,透過面對面的指導,才能真正領悟其中的奧妙。

疏通肩胛部位預防疾病

從經絡數據的角度來看,人體肩胛骨附近的經絡氣血,本來就非常容易阻塞。善於養生的人,應當特別重視這個區域,每天至少拍打3分鐘,持續疏通肩胛骨周圍的氣血狀態。

雲端中醫長期觀察並統計發現,現代人最常見、最困擾的症狀,竟然正是肩頸脖子酸痛,足見這個問題已成為現代人的通病。

經常拍打肩胛骨,疏通這一帶的經絡氣血,不僅能有效預防肩頸酸痛,更能預防感冒傷寒後遺症、心臟病、心肌梗塞、面部疾病、顳頷關節痛、五十肩、手臂麻木、胸痛徹背...等多種疾病。

如果能夠長期堅持疏通肩頸部位的經絡,不但能預防這個最常見的都市症狀,更能為自己的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一定要堅持下去。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