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風如避箭!夏天才是風邪入體的高峰期?5點帶你看懂

- 最後更新:2025-07-15首次發表:

經常閱讀中醫文章的人都知道,中醫在分析各類疾病時,幾乎都離不開「風邪」的概念。《黃帝內經》有言:「風者,百病之長也。」

對於重視養生的人來說,若能清楚掌握風邪發病的原因與過程,就能更精準地預防疾病。

本文整理自會員對風邪的觀察與經驗,發現炎熱的夏季,反而是風邪恣意橫行的時期。因此,這段期間應特別注意防範「賊風」侵入體內,才能降低冬季相關疾病的風險。提供此文,作為有心養生者的參考。

1. 風是百病的源頭

經常閱讀中醫相關文章的讀者,應該會發現,傳統中醫在分析各種病症時,幾乎都離不開「六邪」(六淫),也就是「風、寒、暑、濕、燥、火」。幾乎所有的疾病,都與這六種外邪脫不了關係。

而在這六邪之中,排名第一的就是「風邪」。正如《黃帝內經》所說:「風者,百病之長也。」可見風邪是引發各類疾病最為常見、影響最廣的外邪。

傳統中醫認為風為百病之長

中醫理論認為,「風」屬陽邪,具有升發、向上、向外的特性。這種陽性的風邪,常與其他外邪聯合作用。

例如:風與寒結合稱為「風寒」;風與暑濕結合稱為「風濕」或「風暑」;風與熱結合稱為「風熱」;風與燥結合則稱為「風燥」。

所謂「風者,善行而數變」,意指風無處不在、變化多端。因此,理解風邪的特性,對於預防各類疾病具有無可比擬的重要性!

2. 風與四季感冒

前文提到,風屬陽邪,其本質為「開泄」、「浮越」,容易侵犯人體的上半部及表層肌膚,導致皮膚與汗孔的開泄,進而出現出汗、怕風等症狀。

因此,《黃帝內經》指出:「傷於風者,上先受之」,也就是說,風邪首先侵襲的是人體的上部

感冒,就是風邪最直接、最常見的表現形式。無論是風寒、風濕、風熱,或風燥,皆可能引起感冒的症狀。

因此,一年四季都可能感冒,而風邪正是一切的源頭。

中醫認為,感冒的主要病因就是「風邪」,所以古人也稱感冒為「傷風」。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其實非常容易觀察與驗證。

待在冷氣房一段時間後很容易肩頸酸痛
待在冷氣房一段時間後很容易肩頸酸痛

舉例來說,只要讓肩膀、脖子或後腦勺長時間對著冷氣吹,許多人在不久之後就會開始出現肩頸僵硬酸痛、頭痛等症狀。

如果你願意更進一步實驗,繼續長時間吹冷氣,可能就會陸續出現發熱、怕冷(惡寒)、頭痛、鼻塞、流鼻水、打噴嚏、咳嗽等症狀,這正是風寒型感冒的典型模型。

風邪引起的感冒案例實在很多,過去幾年來陸續都有會員持續回報,尤其是「寒性陽虛體質」的會員,對於冷風特別敏感。

2025年7月期間就有會員回報,由於天氣很熱且很多汗,皮膚毛孔大張開,一進到冷氣房,吹到冷風之後,馬上就會感到肩頸酸酸的,開始打噴嚏。

尤其是夏天洗澡後馬上進入冷氣房,很容易瞬間流鼻涕,肩膀酸痛或脖子痛,這其實就是冬季的模型。下面就是其中一位,進入冷氣房後肩頸酸痛的真實經絡案例。

夏天流很多汗進入冷氣房,出現肩頸酸痛的經絡現象
夏天流很多汗進入冷氣房,出現肩頸酸痛的經絡現象

既然風是「百病之長」,這個起初點就是感冒,所以也可以說很多疾病都是源自於感冒傷寒,這個觀念對於養生而言是很重要的!

3. 風邪造成身體疼痛

中醫說「風邪善行數變」,風邪致病時發病快,變化多端,病位遊走不定。最常見的就是所謂的「風痹」,這是一種關節疼痛,常常呈現遊走性,沒有一定的部位。

事實上,由於風邪會與寒邪結合,具備「遊走不定」、「僵固不變」的兩種特質,使得疼痛變得非常頑固,治療改善過程會相當漫長!

雲端中醫某會員就曾經分享過一個重要案例,他的女性親戚約在20年前的某個夏天,因為天氣很熱就睡在電風扇前,很舒服地吹著就睡著了,沒想到一睡就是5個小時。

結果等到醒來的時候,才發現小腿就位於電風扇前面,當場小腿已經麻木且沒有知覺,從此之後開始不定時嚴重疼痛,至今長達20年以上依然沒有康復。

某女性電風扇持續吹小腿睡著,後遺症長達20年以上
某女性電風扇持續吹小腿睡著,後遺症長達20年以上

另一位會員在2022年7月首次分享自己長期「右腳疼痛」與「左側偏頭痛」的原因。

原來,有一天清晨,他因右腳劇痛而從睡夢中驚醒,發現電風扇整晚都對著右腳吹。於是他嘗試改變睡覺方向,沒想到隔天早上卻被左側頭痛痛醒。

一直到2025年,他再次分享後續經驗。他表示,自從調整了電風扇的位置後,從此再也沒有因為疼痛而被驚醒。

這也讓他恍然大悟:為什麼自己冬天的頭痛總是發生在左側,而腳痛總是右腳。原來這些疼痛,是「冬病夏製」的結果!

電風扇持續吹頭,造成偏頭痛後遺症
電風扇持續吹頭,造成偏頭痛後遺症

許多看似無法解釋的慢性疼痛,其實是在炎熱的夏天埋下的病根,到了冬天才發作出來。夏天的不良習慣,可能正悄悄製造著隔年冬季的疼痛

4. 風與皮膚病之關聯

上面提到,「風善行數變」,除了疼痛之外,最常見的就是皮膚搔癢及皮膚病。

名中醫師吳明珠就曾說:「風熱型的搔癢好發於春夏季,通常都是突然發生,皮膚搔癢症可以分佈全身」

因為風邪造成的皮膚搔癢,是很容易驗證的。許多人到了夏天容易全身癢,都以為是被蚊子咬,但是這個全身癢的本質,其實與感冒是完全一樣的

某會員觀察夏季發癢現象持續5年以上,他說,每年進入夏季之後,身體就進入狂抓癢模式。

夏天每個人穿著短褲、短袖,因為流汗而皮膚腠理打開,吹電風扇就是直接把風邪灌入體內,而造成一種輕度感冒現象

這種癢無處不在,怎麼抓都還是癢,有時候會在頭皮,實在癢到不行,有時候會是胸部、背部、脖子、手臂...等等。

後來,他依照雲端中醫提到「太陽病輕證」的文章,每次在癢的時候就服用,經典的中藥方劑「桂枝麻黃各半湯」,幾乎都是每次有效,所以整個夏天他經常都在吃,每一次大約服用2-3次就就會好了。

風邪最容易造成全身發癢
風邪最容易造成全身發癢

多數人並知道什麼是「太陽病輕證」,遇到全身發癢一定是類固醇、抗生素、抗黴菌劑、抗組織胺..等等用下去。其實就只是單純的「風邪」罷了。

5. 風邪與中風

傳統中醫針對風邪有一段描述:「蓋天地之間為風無所不至。善行而數變,人受之者,腠理開則灑然寒,閉則熱而悶。其寒則衰飲食,其熱則消肌肉。輕微感冒,重為中風。」

在古代中醫,「中風」有兩種可能性,第一種就是單純感冒,稱為「太陽中風」,也就是上面說的「太陽病」表證。

另一個就是現代醫學所理解的「腦中風」,突然暈倒、抽搐、痙攣、角弓反張、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言語蹇澀...等等。

《黃帝內經》提到:「諸暴強直,皆屬於風」,面對風邪處理不好,有可能會出現中風,最常見的就是「顏面神經失調」。如果沒有處理好也有可能腦中風,這個觀念是現代醫學難以理解的。

風邪容易造成顏面神經失調
風邪容易造成顏面神經失調

傳統中醫將風區分為「內風」和「外風」,上面所提到的風邪都是「外風」。如果體內臟腑不協調久了,最容易出現肝陽化風、熱極生風、陰虛動風、血虛生風...等等現象,這就與腦中風的原因更類似了。

對一般人而言,最常見的就是腳抽筋,這也可以說是一種風動的現象。過去幾年來,經常有會員在清晨被腳抽筋痛醒,行來的時候腳也是暴露在電風扇或冷氣房。 

養生秘訣:避風如避箭

傳統中醫認為,「風」是春季的主氣,在五行中屬木。不過,從現代人的生活方式來看,風真正肆虐的時期其實是在夏季。

這主要是因為夏天人體容易出汗,現代人卻經常待在冷氣房裡吹電風扇。

冬天大家穿得厚重,身體保護得很好,外在的風邪比較不容易侵入體內;但在炎熱的夏天,大家衣著輕薄,稍微一動就滿身大汗,又常鑽進冷氣房或迎著電風扇吹,這正是風邪入侵人體的大好時機

學過站樁或禪坐的人應該都聽過師父提醒:「避風如避箭。」因為在站樁或禪坐時,人體毛孔處於張開狀態,若此時正對著風口,很容易因此著涼生病

避風如避箭
避風如避箭

傳統中醫稱風為「賊風」,因為它會在你不知不覺時進入體內,偷偷摸摸地讓你生病,之後影響你一輩子,你說這是不是應該謹慎防範呢?

《黃帝內經》明確指出:「夫上古聖人之教下也,皆謂之虛邪賊風,避之有時,恬惔虛无,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避賊風自古就是預防萬病的核心方法。

最後,將預防賊風最嚴格的防避方法列之如下,主要是針對炎熱的夏季:

  1. 晚上睡覺時穿長褲、肚臍不要露出來,長褲冬天厚、夏天薄,若睡冷氣房一定要穿長袖、長褲,甚至加上襪子。
  2. 從炎熱環境下進入冷氣房或是進入捷運高鐵,馬上要穿上薄外套。
  3. 不論四季要經常戴帽子,防止賊風從後腦杓、脖子、肩頸部位入侵體內。不論男女,只要有機會進入冷氣房,就不要穿短褲、短裙。
  4. 吹電風扇不能直吹身體,要讓風扇轉動,最好的方法是吹身體以外的空間,配合輕微的冷氣,讓空氣流通降溫。
  5. 不要長時間待在低溫冷氣房,夏天要讓身體自然流汗,是大自然賦予的天然強大療癒能量,多數人每年都浪費了這個好機會。
  6. 任何時候風邪入侵,出現太陽病輕證時,就服用相關中藥,在最開始就杜絕風邪入侵體內,永絕後患。

看到以上列出的重點,多數人看了絕對嗤之以鼻,雖然多數人做不到,還是要列出來。因為自然有人相信,有人會堅持,自然也會得到相對的健康回饋。

風邪是無所不在的致病因素,尤其在夏季是最容易侵入體內,如果可以時時注意養生,進入冬天之後許多疾病就不會出現,每年這樣堅持著,就可以順利預防各種疾病。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