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基本資訊

熱性指數

12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8%
肺經 23%
心經 18%
腎經 10%
胃經 7%
三焦經 5%
大腸經 5%
肝經 0%
膀胱經 0%
心包經 0%
膽經 0%
脾經
肺經
心經
腎經
胃經
三焦經
大腸經
肝經
膀胱經
心包經
膽經

最後更新日:2023-09-10

主治功效

白朮散

組成:白朮、人參、茯苓、黃耆、山藥、百合、甘草、前胡、柴胡。

整體功效:益氣健脾,養陰潤肺。

主治:吐血、咯血,脾肺氣虛。

:吐血、咯血是由於肺氣虛弱,不能固攝津液所致;脾肺氣虛則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水濕停聚,痰濕內生,阻塞肺道,引起咳嗽、咯痰。白朮散具有益氣健脾、養陰潤肺的作用,可以緩解脾肺氣虛,改善肺部功能,從而緩解吐血、咯血、咳嗽、咯痰等症狀。

文獻參考

  • 《醫學衷中參西錄》:白朮散「治吐血、咯血,脾肺氣虛,痰多作嗽,胸膈滿悶,或兼有咳嗽,痰中帶血者。」
  • 《本草綱目》:白朮「補脾益氣,燥濕利水,健脾益肺,止汗,安胎。」
  • 《神農本草經》:白朮「味甘,平。主五臟邪氣,寒熱溫中,補虛,除邪氣,安五臟,益氣,長肌肉,堅筋骨,填精髓。」

方劑組成解釋

  • 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
  • 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生津止渴、安神益智的作用。
  • 茯苓:具有健脾滲濕、利水消腫的作用。
  • 黃耆:具有補氣固表、利尿消腫的作用。
  • 山藥:具有健脾益氣、滋陰養肺的作用。
  • 百合:具有潤肺止咳、清心安神的作用。
  •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
  • 前胡:具有宣肺止咳、降氣化痰的作用。
  • 柴胡:具有疏肝解郁、和胃降逆的作用。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本方具有補氣健脾、養陰潤肺的作用,適合脾肺氣虛、吐血、咯血、咳嗽、咯痰等患者使用。
  • 本方不宜長期服用,以免滋膩生痰。
  • 本方有一定的活血作用,孕婦慎用。

相關疾病

妊娠五、六月以後,腹大異常,胸膈脹滿(胎水)
疳翳
目赤爛
月經稀少
月經前脹乳
嘴中感到甜甜的
月經期間四肢浮腫
幼兒手足心熱
舌頻頻伸出口外,又立即內收
胎弱
四肢痿軟無力
幼兒腹瀉
妊娠腫脹
滑胎
疳積
咳血
耳竅內有小肉突出
鼻竅或鼻根有辛酸感覺
產後浮腫

相同名稱方劑

白朮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白朮半兩,澤瀉半兩。 主治:水腫覺脹下者。

白朮散, 出處:《保命集》卷下。 組成:白朮、茯苓、半夏(洗)、黃芩各等分。 主治:夏暑大熱,或醉飲冷,痰濕不止,膈不利。

白朮散, 出處:《本事》卷十。 組成:白朮2錢,人參2錢,半夏曲2錢,茯苓1錢,乾薑1錢,甘草1錢。 主治:溫養中宮,通調營衛。主治:小兒嘔吐,脈遲細,有寒。

白朮散, 出處:《本事》卷四。 組成:澤瀉、白朮、茯苓(去皮)各等分。 主治:脾氣不足,水濕內停,食後多吐;或痘如水泡,痘家作瀉,則液內竭而色乾;瘡濕則液外走而便結,如泄瀉瘡濕并見者,此脾胃多濕而不健運也。

白朮散, 出處:《本事》卷十。 組成:白朮(炒)1兩,乾紫蘇1兩,白芷(微炒)3分,人參3分(去蘆),川芎(洗)半兩,訶子皮半兩,青皮(去白)半兩,甘草1分(炙)。 主治:妊娠氣不和調,飲食少,孕婦脾虛難化,脈浮緩者。

白朮散, 出處:《百一》卷六。 組成:白朮2兩,人參(去蘆)1兩,白茯苓(去黑皮)1兩,黃耆1兩,山藥3分,百合3分(去心),甘草(炙)半兩,前胡(去蘆)1分,柴胡(去蘆)1分。 主治:行營衛,順氣止血,進食退熱。主治:吐血、咯血,脾肺氣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起胃散

相似度 75%

益氣補腎湯

相似度 75%

萬全逍遙散

相似度 71%

益氣散風湯

相似度 70%

益脾清肝散

相似度 66%

生胃散

相似度 66%

參朮湯

相似度 66%

扶正散邪湯

相似度 66%

六神湯

相似度 66%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新增討論留言

搜尋

中藥分類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