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人參湯
組成
甘草、白朮、乾薑、人參
整體功效
補氣健脾、溫肺止咳
主治
肺虛咳嗽。
肺虛咳嗽是由於肺氣虛弱,不能正常宣發肅降所致。人參湯具有補氣健脾、溫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肺虛咳嗽的症狀。
文獻參考
《傷寒論》:人參湯,主治肺虛咳嗽。
《金匱要略》:人參湯,主治肺虛咳嗽,氣喘,痰多。
傳統服藥法
瓜蒂1兩,杜衡1兩,人參1兩。上為細末。
溫漿水調服方寸匕。須臾更吐清黃汁或血1-2升,無害。
方劑組成解釋
人參湯由甘草、白朮、乾薑、人參四味中藥組成。甘草具有補脾益氣、清熱解毒的作用;白朮具有健脾益氣、燥濕利水的作用;乾薑具有溫中散寒、止咳化痰的作用;人參具有大補元氣、益氣生津的作用。四味中藥合用,具有補氣健脾、溫肺止咳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肺虛咳嗽的症狀。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人參湯具有補氣健脾、溫肺止咳的作用,但是不宜長期服用。如果長期服用,可能會導致脾胃功能受損。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人參湯, 出處:《觀聚方要補》卷三引《醫經會解》。 組成:生南星、人參、陳皮、烏藥、枳殼、真蘇子。 主治:肺虛咳嗽。
人參湯, 出處:《秘傳眼科龍木論》卷三。 組成:人參1兩,茯苓1兩,五味子1兩,桔梗1兩,大黃1兩,黑參1兩,車前子1兩,黃芩1兩半,知母1兩半。 主治:冰瑕翳外障。
人參湯, 出處:《聖濟總錄》(人衛本)卷二十一。 組成:人參1兩,白朮半兩,甘草(炙)半兩,麻黃(去根節)3兩,桂(去粗皮)3兩。 主治:傷寒1日至3日,頭痛壯熱,煩悶,其脈洪數。
人參湯, 出處:《神巧萬全方》引《傳信方》(見《醫方類聚》卷一○三)。 組成:人參1兩(細切,以水1升,火煎,取3合),雞子白3枚,薤白3-7莖(切),粟米粥1大合。 主治:反胃。
人參湯, 出處:《聖惠》卷九。 組成:人參3分(去蘆頭),訶黎勒皮3分,乾薑3分(炮裂,銼),桂枝3分,赤茯苓1分,附子3分(炮裂,去皮臍),甘草(炙微赤,銼)1分。 主治:傷寒2日,頭痛鼻乾,面赤壯熱,四肢煩疼。
人參湯, 出處:《雞峰》卷十。 組成:瓜蒂1兩,杜衡1兩,人參1兩。 主治:吐血服湯後,逆氣停留,血在胸上,轉加悶亂煩躁,紛紛欲吐,顛倒不安,其脈沉伏。吐血後,體中但覺奄奄然,煩躁,心中悶亂,紛紛嘔吐,顛倒不安。醫工又與黃土湯、阿膠散,益加悶亂,卒至不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