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靈黍湯中加入大麥,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 健脾和胃:大麥性平味甘,入脾胃經,具健脾和胃之效。靈黍湯多用於脾胃虛弱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等症狀,大麥可增強脾胃功能,促進消化吸收,改善食慾。
- 利水滲濕:大麥還具利水滲濕之效,可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排除濕氣。靈黍湯中常配合其他利水滲濕藥物,如茯苓、澤瀉等,共同發揮利水消腫的作用,適用於脾虛濕困所致的水腫等症狀。
總之,大麥在靈黍湯中起到健脾和胃、利水滲濕的作用,與其他藥物共同發揮治療效果。
靈黍湯方中加入小麥,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和胃降逆: 小麥味甘性平,入脾胃經,具有健脾和胃、降逆止嘔的功效。靈黍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弱、飲食不消、脘腹脹滿、噁心嘔吐等症狀,小麥能和胃降逆,有助於改善這些症狀。
- 潤燥生津: 小麥性潤,能潤燥生津,對於脾胃虛弱所致的口乾舌燥、津液不足等症狀也有緩解作用。靈黍湯中加入小麥,不僅能治療脾胃虛弱,還能滋潤脾胃,使藥效更佳。
靈黍湯中加入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增強藥效的作用。靈黍湯中可能含有其他性質偏寒或燥熱的藥材,加入甘草可以平衡藥性,避免藥物對人體造成負面影響。
- 增強脾胃功能: 甘草具有健脾益氣、和胃止嘔的作用。靈黍湯的主要功效是健脾胃、化濕止瀉,加入甘草可以增強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提高藥效。
靈黍湯方中加入生薑,主要考量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止瀉的功效。靈黍湯用於治療脾胃虛寒、食少腹脹等症,生薑的溫暖之性可助脾胃運化,散寒止痛,緩解因寒邪侵襲所致的腹痛、腹脹等不適。
- 調和藥性: 靈黍湯中其他藥材如麥芽、山藥等屬性偏寒涼,加入生薑可以調和藥性,避免寒涼之性過於強烈,避免藥物對脾胃造成刺激。
靈黍湯中加入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 溫中散寒,行氣止痛: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之效。靈黍湯本身主治脾胃虛寒、寒凝氣滯所致的腹痛、腹瀉等症,肉荳蔻可溫暖脾胃,驅散寒邪,促進氣血運行,緩解疼痛。
- 降逆止嘔:肉荳蔻亦具有降逆止嘔之功效。對於脾胃虛寒導致的嘔吐,肉荳蔻可溫中降逆,止嘔止瀉,協同靈黍湯整體功效。
因此,靈黍湯中加入肉荳蔻,可溫中散寒、行氣止痛、降逆止嘔,進一步增強其治療脾胃虛寒證的療效。
靈黍湯中包含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溫中散寒、理氣止痛: 草荳蔻味辛溫,具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的功效。靈黍湯主治脾胃虛寒,脘腹冷痛,食少便溏等症,草荳蔻有助於溫暖脾胃,驅散寒氣,改善消化功能。
- 行氣開胃: 草荳蔻辛香走氣,能行氣開胃,促進消化液分泌,增進食慾。靈黍湯中加入草荳蔻,可加強其開胃健脾的功效,有助於改善患者食慾不振的症狀。
主治功效
靈黍湯
中藥方劑「靈黍湯」,主要成分是大麥、小麥、甘草、生薑、肉荳蔻、草荳蔻。
大麥性甘、平、微寒,入心、脾、肝、胃、腎五經。具有清熱利尿、補氣、養陰生津、補血養肝、益氣養心、健脾和胃、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
小麥性甘、平、微寒,入心、脾、肝、胃、腎五經。具有清熱利尿、補氣、養陰生津、補血養肝、益氣養心、健脾和胃、除煩止渴、利小便等功效。
甘草性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
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止痛、溫裡溫中、理氣行氣、止瀉、止嘔、下氣消食等功效。
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
靈黍湯具有健脾胃、利水滲濕、生津止渴、消食化積、補氣、和胃消食、清熱解渴、止汗固表等多種功效。
靈黍湯適用於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水腫、小便不利、口渴、食少、腹瀉等症狀。
傳統服藥法
大麥半升(炒黃),小麥半升(炒黃),甘草2兩,鹽4兩,乾生薑6兩,肉豆蔻兩個,草豆蔻兩個。
和養脾胃。
上為細末。
每服2錢,白湯點服,不拘時候。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靈黍湯具有健脾和胃、消食化積的功效,但脾胃虛弱者慎用。
相同名稱方劑
靈黍湯, 出處:《雞峰》卷二十五。 組成: 靈黍湯(《雞峰》卷二十五。)出處:《雞峰》卷二十五。組成:大麥半升(炒黃),小麥半升(炒黃),甘草2兩,鹽4兩,乾生薑6兩,肉豆蔻2個,草豆蔻2個。主治:和養脾胃。 。 主治:和養脾胃。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