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蔻湯

DOU KOU TANG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博濟》卷二

熱性指數

2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21%
心經 12%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4-12-17

方劑組成解釋

豆蔻湯中包含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草荳蔻性溫,味辛,具有溫胃散寒、行氣止痛的功效,可溫暖脾胃,驅除寒邪,緩解胃脘疼痛、腹脹冷痛等症狀,與豆蔻湯整體功效相符。
  2. 芳香化濕,健脾消食: 草荳蔻亦具芳香化濕、健脾消食之效,能促進消化液分泌,增強脾胃功能,有助於改善食積、濕阻所致的消化不良等問題,與豆蔻湯中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健脾和胃、行氣止痛之效。

豆蔻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豆蔻性溫,能溫中散寒,但其寒性較重,單用易傷胃氣。生薑性溫,能溫中止嘔,與豆蔻相配,可增強溫中散寒之力,避免其傷胃,並協調藥性,使藥力更趨溫和。
  2. 和胃止嘔:豆蔻芳香化濕,能降逆止嘔。生薑性溫,能和胃止嘔,與豆蔻合用,可增強其降逆止嘔的效果,並防止寒邪凝滯,加重嘔吐。

因此,豆蔻湯中加入生薑,不僅能增強其溫中散寒、降逆止嘔的功效,更能和胃止嘔,使藥效更佳。

豆蔻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豆蔻性溫,辛,入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行氣消食、醒脾開胃之效。甘草性甘,平,入脾肺經,具有調和諸藥、緩解藥物毒性、補脾益氣的作用。甘草與豆蔻配伍,可調和豆蔻之辛溫,避免其燥烈之性,使藥效更溫和,更易於人體吸收。
  2. 增強藥效: 甘草具備解毒、緩解藥物毒性之功效,可減輕豆蔻對胃腸道的刺激,提升藥效的穩定性。同時,甘草亦能補脾益氣,與豆蔻的溫中散寒、行氣消食之效相輔相成,共同增強藥效,達到治療疾病的效果。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豆蔻湯」

草荳蔻、生薑、甘草組成的中藥複方,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主治脾胃虛弱、脾胃不調等症。

藥方組成:

  1. 草荳蔻性溫,味辛,歸脾、胃經。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常用於治療脾胃虛寒、嘔吐腹瀉、脘腹脹滿、呃逆、痰飲、食積等症。
  2. 生薑性味辛溫,具有散風寒、發汗解表、止咳化痰、降氣、補陽、健脾胃、解毒、止嘔、祛風除濕、活血化瘀等功效。生薑可以單獨煎湯服用,也可以與其他中藥材配伍使用,具有廣泛的臨牀應用。
  3. 甘草性味甘平,歸脾、肺、心經,具有清熱解毒、補氣、瀉火、止咳化痰、潤肺、生津止渴、補血、活絡止痛等功效。臨牀上,甘草可適用於治療熱毒瘡瘍、咽喉腫痛、藥物中毒、心氣不足、脾氣虛弱、熱毒發熱、口渴、咳嗽、痺痛、泄瀉、咽喉腫痛、口腔潰瘍、肺熱咳嗽、痰多氣喘、咽喉腫痛、口瘡、胃炎、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

主治功效:

  1. 脾胃虛弱:脾胃功能虛弱,不想吃東西,嘔吐、胃滿悶脹,胸口和橫膈膜不舒服,心腹疼痛。
  2. 脾胃不調:脾胃功能失調,胸口和橫膈膜滿悶脹,食物不能消化,嘔吐、噁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泄瀉,水谷不分。

總結:

豆蔻湯是中醫治療脾胃虛弱、脾胃不調的常用方劑,具有溫中散寒、健脾益氣、芳香化濕、行氣止痛之功。

傳統服藥法


豆蔻1兩,紅信3錢(用豆腐1大方塊,中挖一池,放信於池內,以原豆腐蓋好,煮1炷香,去腐用信),朱砂3錢,佗僧5錢。
吐痰毒,並吐清水。
上為末,神曲糊為丸,如卜子大。
每服5-6丸,白湯送下。或鱉甲飲、清脾飲補之,若虛冷者,以龍眼湯補之,小兒減半。
此方與痰毒頂不可並用,兩方相反,慎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豆蔻湯性溫,孕婦慎用。
  • 豆蔻湯不宜與溫熱性藥物同用。
  • 豆蔻湯不宜與寒涼性藥物同用。

相關疾病


食慾不振腹痛氣喘心絞痛肺結核胰臟炎霍亂神經性厭食症高血脂胃潰瘍胃及十二指腸炎心肌梗塞肺性心臟病心包炎心肌炎低血壓肺氣腫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

相同名稱方劑


豆蔻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七十四。 組成:肉豆蔻7枚(去殼),烏頭1兩,白朮1兩。 主治:洞瀉不止。

豆蔻湯, 出處:《局方》卷十。 組成:丁香枝杖7斤,甘草(炒)11斤,白面(炒)6斤,肉豆蔻仁(面裹煨)8斤。 主治:一切冷氣,心腹脹滿,胸膈痞滯,哕逆嘔吐,泄瀉虛滑,水谷不消,困倦少力,不思飲食。

豆蔻湯, 出處:《普濟方》卷三三八。 組成:肉豆蔻仁(煨)半兩,附子(去皮臍,切,鹽湯浸,焙乾燥)半兩,縮砂仁(炒,去皮)半兩,木香1分,白朮1兩,川芎1兩。 主治:妊娠心痛,時多痰逆,食飲無味,腹脅脹滿。

豆蔻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六十一。 組成:白豆蔻(去皮)半兩,桂(去粗皮)半兩,木香半兩,人參半兩,陳曲1兩,京三棱(煨,銼)1兩,陳橘皮(湯浸,去瓤,焙)3分,大麥芽(炒)3分,乾薑(炮)1分,甘草(炙,銼)1分。 主治:胸痺,心下堅痞。

豆蔻湯, 出處:《聖濟總錄》卷八十八。 組成:白豆蔻(去皮)1兩,丁香半兩,白朮(銼,炒)1兩,厚朴(去粗皮,生薑汁炙)2兩,人參1兩,乾薑(炮裂)半兩,甘草(炙)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檳榔(銼)2枚。 主治:虛勞不思飲食,中滿痞塞,大腸或秘或泄。

豆蔻湯, 出處:《博濟》卷二。 組成:草豆蔻肉8兩,生薑(和皮切作片子)1片,甘草4兩(銼碎)。 主治:調中止逆,除冷氣,消飲食。主治:脾胃虛弱,不思飲食,嘔吐滿悶,胸膈不利,心腹痛。脾胃不調,胸膈滿悶,飲食不化,嘔逆惡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泄利,水谷不分。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