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倍湯

SAN BEI TANG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4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極熱 (24.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33%
胃經 33%
肺經 22%
心經 11%
脾經
胃經
肺經
心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三倍湯中加入草荳蔻,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溫胃止嘔: 草荳蔻性溫,味辛,入脾胃經,具溫胃止嘔之功效。三倍湯主要用於治療寒性嘔吐,草荳蔻能溫暖脾胃,消除寒邪,有助於止嘔止瀉。
  2. 行氣消脹: 草荳蔻亦具有行氣消脹的功效,可改善胃腸脹氣、消化不良等症狀。三倍湯中加入草荳蔻,有助於促進腸胃蠕動,減輕腹脹不適。

三倍湯方劑中包含甘草,主要有以下兩點原因:

  1. 調和藥性: 甘草味甘性平,具有調和諸藥之性,可緩解其他藥材的峻猛之性,使其更加平和,避免藥性過於強烈而傷及正氣。
  2. 增強療效: 甘草能增強其他藥材的療效,如與黃芩配伍,可增強黃芩清熱燥濕的作用;與桂枝配伍,可增強桂枝溫經散寒的作用。

總之,甘草在三倍湯方劑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既能調和藥性,又能增強療效,使其更能發揮治病救人的功效。

三倍湯中加入生薑,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一、溫中散寒: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的作用。三倍湯常用於治療寒邪入侵,引起的嘔吐、腹痛等症狀,生薑可以溫暖脾胃,驅散寒氣,緩解不適。

二、和胃降逆: 生薑可以調和脾胃,降逆止嘔。三倍湯中常含有其他藥物,例如半夏、茯苓等,這些藥物可能會刺激胃腸道,引起噁心嘔吐。生薑可以和胃降逆,減少藥物對胃部的刺激,提高藥物的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三倍湯」主治功效與治療原理分析

「三倍湯」出自《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其組成雖僅有三味藥材,卻能針對脾胃不和所致的諸多症狀發揮顯著療效。此方由草豆蔻、甘草、生薑三味藥組成,並以鹽為輔佐,其功效主治為:「脾胃不和,胸膈悶滿,飲食不化,嘔逆噁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洩痢,水穀不分。」

組方分析與治療原理:

  • 草豆蔻: 此藥為方中君藥,性溫味辛,具有化濕行氣、溫中止瀉的功效。《本草綱目》記載其「能暖脾胃,散寒濕」,故能針對脾胃濕滯、氣機不暢所致的胸膈悶滿、飲食不化、腸鳴泄瀉等症狀。其辛溫之性,更能溫散脾胃寒邪,對於脾胃虛寒、水濕內停所致之病症尤為適宜。

  • 甘草: 甘草在方中主要扮演佐使之角色,其性平和,味甘,具有補脾益氣、調和諸藥的功效。甘草能夠補益中焦脾胃之氣,使脾胃運化功能得以恢復,從而改善因脾虛所致的消化不良等症狀。此外,甘草的調和作用,能緩解藥性峻猛之處,使整個方劑的藥力更為溫和協調。

  • 生薑: 生薑性溫味辛,具有散寒發汗、解表除風、溫中止嘔的功效。生薑在此方中能輔助草豆蔻溫散寒邪,並能溫中止嘔,改善因胃氣上逆所致的嘔吐、噁心等症狀。同時,生薑的辛散之性,也能促進氣機運行,輔助草豆蔻化濕行氣。

  • 鹽: 「三倍湯」在製作時會加入鹽同炒,鹽性味鹹寒,有引藥入經絡的作用,此處可能用以調和藥性,亦有助於緩解腹痛等症狀。

綜合分析:

「三倍湯」的治療原理在於溫運脾胃,化濕行氣。方中草豆蔻為主藥,溫化寒濕,行氣止痛;生薑輔助草豆蔻溫散寒邪,並能降逆止嘔;甘草則補益脾胃之氣,調和藥性。三藥合用,再輔以鹽之引經作用,共奏溫中散寒、化濕健脾、理氣止痛之效。

此方針對脾胃虛寒,濕濁內阻所導致的胸膈悶滿、飲食不化、嘔吐泄瀉等症狀效果顯著。其藥性溫和,可適用於脾胃虛弱之人,改善消化功能,恢復脾胃之正常運化。從《傳信適用方》的相關記載可知,以本方為基礎,添加不同藥材,如縮砂、胡椒、蓽茇、半夏等,可化裁為其他方劑,針對不同的病症進行治療。而《太平惠民和劑局方》中明確指出本方主治:「脾胃中和,胸膈悶滿,飲食不化,嘔逆噁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泄痢,水穀不分。」足見其在臨牀上應用廣泛。

綜上所述,「三倍湯」組方雖簡,但藥力專一,可有效治療脾胃不和所致的多種症狀。其藥理作用主要為溫散寒邪、化濕行氣、健脾和胃,整體作用於改善脾胃運化功能,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草豆蔻仁2兩,甘草1兩,生薑5兩,炒鹽5兩。
上藥杵和勻;入瓷器內淹1宿,焙乾為末。
沸湯點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三倍湯具有理氣和胃、化痰止嘔的功效,但是不宜長期服用。
  • 三倍湯中的草荳蔻具有燥濕健脾的功效,但是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 三倍湯中的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緩急止痛、益氣和中、清熱解毒的功效,但是脾虛濕盛者不宜服用。
  • 三倍湯中的生薑具有發散風寒、溫中止嘔、化痰止咳的功效,但是陰虛火旺者不宜服用。

相關疾病


上吐下瀉霍亂瘧疾半身不遂腹中有鳴叫聲神經性厭食症慢性腎衰竭細菌性食物中毒口咽惡性腫瘤(口腔癌)喉聲門之惡性腫瘤(喉癌)嘔吐多痰牙齒緊閉口張不開噁心反胃一足或雙足震顫動搖吞咽障礙一肢兩隻腳腳或足震顫動搖

相同名稱方劑


三倍湯, 出處:《魏氏家藏方》卷二。 組成:乾薑1兩(炮),草果2兩(去皮),白朮3兩(炒)。 主治:瘧疾時行、濕多風少,寒甚熱微,全不進食。

三倍湯, 出處:《局方》卷十(吳直閣增諸家名方)。 組成:草豆蔻仁2兩,甘草1兩,生薑5兩,炒鹽5兩。 主治:脾胃不和,胸膈悶滿,飲食不化,嘔逆惡心,或霍亂嘔吐,心腹刺痛,腸鳴泄痢,水谷不分。

三倍湯, 出處:《醫方類聚》卷二十一引《管見良方》。 組成:炮南星3兩,防風(去蘆叉)1兩,甘草(炙)半兩。 主治:男子婦人,左癱右瘓,口眼歪斜,卒中涎盛,口噤不語,手足顫掉,頑麻;一切風疾,半身不遂,不能舉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