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麥飲

DOU MAI YIN | 更多圖表

熱性指數

28

寒性指數

4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4%
心經 17%
肝經 14%
大腸經 12%
胃經 12%
腎經 12%
心包經 7%
脾經
心經
肝經
大腸經
胃經
腎經
心包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豆麥飲中加入黃豆,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原因:

  1. 清熱解毒,利水消腫: 黃豆性涼味甘,具有清熱解毒、利水消腫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熱毒所致的發熱、口渴、小便不利等症狀。同時,黃豆富含蛋白質和纖維素,可以補充營養,增強機體抵抗力。
  2. 健脾和胃,生津止渴: 黃豆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可以提供能量,滋養脾胃,改善脾胃功能。黃豆還能生津止渴,緩解口乾舌燥等症狀。此外,黃豆中的皁苷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以幫助治療腸道疾病。

豆麥飲方劑中包含小麥,主要基於以下兩點原因:

  1. 清熱除煩: 小麥味甘性涼,具有清熱除煩、生津止渴的功效,能緩解因熱邪內擾所致的煩躁不安、口渴心煩等症狀。
  2. 利水消腫: 小麥兼具利水消腫的功效,能促進體內水分代謝,有助於消除水腫,並改善因水濕停滯引起的肢體沉重、小便不利等症狀。

因此,豆麥飲中加入小麥,不僅能清熱除煩,更能利水消腫,達到治療熱邪內擾、水濕停滯等病證的目的。

豆麥飲中加入吳茱萸,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1. 溫中散寒,止嘔降逆:吳茱萸性溫,味辛,具有溫中散寒、止嘔降逆的功效。豆麥飲常用於脾胃虛寒、寒邪犯胃引起的脘腹冷痛、嘔吐、腹瀉等症。吳茱萸可溫中散寒,驅除寒邪,緩解胃寒症狀。
  2. 和胃降逆,止嘔止瀉:吳茱萸的降逆止嘔作用,可配合豆麥飲中其他藥物,如麥芽、山藥等,共同和胃降逆,止嘔止瀉,改善脾胃功能。

總體而言,吳茱萸的加入,可增強豆麥飲溫中散寒、和胃降逆的效果,更有效地治療脾胃虛寒引起的相關症狀。

豆麥飲中加入蒲黃,主要出於以下兩點考慮:

  1. 利水消腫:蒲黃性味甘平,入膀胱經,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豆麥飲本身以利水消腫為主,而蒲黃的加入則增強了此功效,有助於改善水腫、小便不利等症狀。
  2. 止血止痛:蒲黃還具有止血止痛的作用,尤其對血瘀所致的疼痛有較好的療效。豆麥飲中加入蒲黃,可以起到緩解疼痛、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進一步提升療效。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豆麥飲」主治功效分析

「豆麥飲」 源自《千金方》,後載於《產孕集》,其組成包含黃豆、小麥、蒲黃及吳茱萸四味藥材。此方主要用於治療產後因脾虛感寒所致的洩瀉,尤其針對久瀉不止,身面浮腫之證。

方劑組成分析及作用機理:

  • 黃豆: 經微炒後使用,主要作用在於健脾利水,助於改善脾虛運化失常導致的水濕停聚。同時,黃豆亦能滋陰養血,有助於產後氣血的恢復,並兼具清熱解毒之功,對於緩解因濕熱引起的下痢亦有一定作用。

  • 小麥: 具有益氣養心之效,可助產後虛弱之體恢復氣力。其性味甘涼,能和胃止瀉,緩解因脾胃虛弱導致的腹瀉,同時還能潤燥止渴,對於產後陰虛津虧亦有助益。

  • 吳茱萸: 性溫味辛,在此方中發揮其散寒止痛之功。產後洩瀉多由寒邪侵襲脾胃,吳茱萸能溫中散寒,緩解腹痛。同時,吳茱萸能降逆止嘔,亦可調肝理氣,對於產後情志不暢亦有幫助。

  • 蒲黃: 作為活血化瘀之藥,其在此方中主要用於消散產後瘀血,並兼具止血安神之效。對於產後惡露不盡,或因瘀血阻滯導致的腹痛、洩瀉,均能發揮一定的治療作用。蒲黃亦有清熱解毒之功,可輔助黃豆,緩解因濕熱引起的下痢。

綜合作用機理:

「豆麥飲」以黃豆和小麥為君藥,健脾利水,益氣養心,和胃止瀉,以固護脾胃之本。吳茱萸為臣藥,散寒止痛,調肝理氣,溫化寒邪。蒲黃為佐藥,活血化瘀,以消散瘀血,兼具清熱解毒之效。諸藥合用,共同發揮溫中健脾,散寒除濕,活血止瀉的功效,針對產後脾虛感寒,久瀉不止,身面浮腫之症,療效顯著。

古文主治病症分析:

古文記載,「産後赤白下痢,久不斷,身面悉腫。産後洩痢,多因脾虛感寒,雜下五色,或赤白膿血。日十數行,腹痛困頓,久不巳者。」。由此可見,「豆麥飲」主要用於治療產後洩瀉,其特點為:

  1. 久瀉不止: 病程較長,非短期內可緩解。
  2. 脾虛感寒: 洩瀉病因主要為脾虛及感受寒邪。
  3. 下痢雜色: 泄瀉物可為赤白膿血,或五色雜下。
  4. 身面浮腫: 水液運化失常,出現浮腫之象。
  5. 腹痛困頓: 腹痛連綿,難以緩解。

以上症狀均表明,此方適用於產後體虛,脾胃功能紊亂,兼有寒邪侵襲的病症。此方通過健脾利濕,散寒止痛,活血化瘀,以達到標本兼治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大豆1升(微熬),小麥1升,吳茱萸半升,蒲黃1升。
以水9升,煮取3升,去滓,分3服。亦可以水5升,酒1鬥,煮取4升,分4服。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本方宜在醫師指導下使用。

相關疾病


腹痛胰臟炎痢疾志賀桿菌病細菌性食物中毒阿米巴病

相同名稱方劑


豆麥飲, 出處:《千金》卷三。 組成:大豆1升(微熬),小麥1升,吳茱萸半升,蒲黃1升。 主治:産後赤白下痢,久不斷,身面悉腫。産後泄痢,多因脾虛感寒,雜下五色,或赤白膿血。日十數行,腹痛困頓,久不巳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