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劑組成解釋
冬青葉煎為一方常見於中醫臨床應用之方劑,其組成中包含了冬青葉與小麥等成分。小麥在此方中的應用,主要取其性味甘涼,能清熱除煩、養心安神之效用。根據《本草綱目》記載,小麥具有養心氣、利小便、厚腸胃的功效,對於治療心煩不安、虛熱汗出等症狀有一定的療效。在冬青葉煎中加入小麥,旨在增強整個方劑清熱解毒、安神定志的作用。此外,小麥還能夠調和諸葯,使方劑更加和諧,提高整體療效。因此,在冬青葉煎中使用小麥,不僅能夠輔助治療因熱毒所致的各種症狀,還能夠改善患者的睡眠品質,減輕精神壓力,從而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冬青葉煎方中加入甘草,主要有兩大原因:
- 調和藥性: 冬青葉性寒,味苦,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但過於寒涼容易傷脾胃。甘草性甘,味平,可緩解冬青葉的寒性,防止其過於寒涼傷胃,並能調和藥性,使其更加平和有效。
- 增強藥效: 甘草能解毒、緩急止痛、調和藥性,可增強冬青葉的功效,使藥效更佳。同時,甘草還能提高冬青葉的滲透性,使其更容易被人體吸收,提高療效。
主治功效
冬青葉煎主治功效分析
根據《本草綱目》、《瘍醫大全》、《喉科集腋》、《虺後方》、《急救廣生集》、《本草單方》、《菉竹堂集驗方》、《古今醫統大全》等醫書文獻,可歸納出冬青葉煎的主要功效與治療原理如下:
組成:
- 冬青葉
- 小麥
- 甘草
主治功效:
消腫止痛:
- 婦人陰腫,小戶嫁痛: 《古今醫統大全》明載冬青葉煎主治婦人陰部腫脹疼痛,特別是新婚婦女的疼痛,此為本方主治的重點。
- 舌腫脹: 《瘍醫大全》中提及多次使用冬青葉煎濃汁浸泡治療舌腫脹出口外,以及舌腫塞喉等症狀。可見冬青葉具有良好的消腫作用,能減輕炎症引起的組織水腫。
- 牙疳: 《喉科集腋》記載,先用冬青葉煎水漱淨後,再敷藥治療牙疳。由此可見,冬青葉煎具備消炎、止痛、促進傷口癒合的作用,作為輔助治療手段,能有效改善牙疳症狀。
清熱解毒:
- 赤眼: 多部醫書如《本草綱目》、《急救廣生集》、《本草單方》皆有提到用黃連、冬青葉煎湯洗治赤眼(紅眼病),說明冬青葉具有清熱解毒之功,可有效對抗眼部炎症。
- 天行赤目暴腫、時行火眼: 《本草單方》中也提到冬青葉可與其他藥物(如黃連)合用,治療因時疫引起的急性眼部紅腫。此亦反映了冬青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對抗外邪入侵。
清熱除煩,養心安神:
- 小麥: 作為方劑中的一味藥材,小麥具有清熱除煩、養心安神的功效,可以緩解因炎症或疼痛引起的心煩意亂,使患者身心平靜。
調和諸藥,益氣養血:
- 甘草: 甘草在方劑中具有調和諸藥,益氣養血的功效,可以幫助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並增強患者的體質,促進康復。
治療原理分析:
冬青葉煎之所以能治療上述病症,主要是通過以下幾種途徑:
- 清熱解毒,消炎退腫: 冬青葉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能夠清除體內的熱毒,減輕炎症反應,從而達到消腫退熱、緩解疼痛的效果。
- 活血化瘀,促進血液循環: 冬青葉可能具有一定的活血化瘀作用,能夠促進局部血液循環,消除局部瘀滯,從而加速炎症的消散,並幫助修復損傷的組織。
- 鎮靜止痛: 小麥具有養心安神的功效,配合冬青葉的消炎作用,可有效緩解因炎症、疼痛引起的不適,起到鎮靜止痛的效果。
- 調和藥性,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調和諸藥的功效,可以協調冬青葉和小麥的作用,使藥效更加穩定,並增強整體的治療效果。
總結:
冬青葉煎以冬青葉為君藥,配以小麥和甘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止痛、養心安神、調和藥性的功效。適用於治療婦人陰腫、小戶嫁痛、舌腫脹、牙疳等症,也可用於治療各種炎症引起的眼部紅腫熱痛。其治療原理主要在於清除熱毒、消除炎症、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緩解症狀、恢復健康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冬青葉、小麥、甘草各等分。
煎水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陰道炎
相同名稱方劑
冬青葉煎, 出處:《醫統》卷八十三。 組成:冬青葉、小麥、甘草各等分。 主治:婦人陰腫,小戶嫁痛。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