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椿散
XIANG CHUN S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香椿散中加入甘草,主要是利用其以下兩點功效:
- 調和藥性: 香椿性溫,甘草性甘平,加入甘草能緩和香椿的溫性,避免藥性過於偏燥,有助於藥物更好地作用於身體,減少副作用。
- 增強療效: 甘草具有補脾益氣、緩急止痛、解毒生津等功效,與香椿搭配使用,可以增強藥物的整體療效,使藥效更加全面。
主治功效
香椿散主治功效分析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香椿散主要用於治療瘴氣引發的各種症狀,其治療原理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 針對瘴氣的特性
- 瘴氣的成因與症狀: 古文描述瘴氣多發於南方山嵐煙霧、蛇虺郁毒之氣盛行的地區,特別是在秋季七八月芒華髮時。瘴氣侵襲人體,會導致噁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食慾不振、惡寒發熱、口渴多飲等症狀。
- 香椿散的應對: 香椿散中選用的藥材,如香椿嫩葉,具有清熱解毒、燥濕的作用,可以對抗瘴氣的濕熱毒性。
2. 調理脾胃功能
- 脾胃與瘴氣的關係: 古文提到「人或因飢飽,或由虛怯」而易感瘴氣,這表明脾胃虛弱是感受瘴氣的一個重要因素。脾胃虛弱,運化失司,容易產生濕濁,與外來瘴氣相合,加重病情。
- 香椿散的作用: 方中甘草能補脾益氣、調和脾胃;南壁土(向日者)在一些古籍中被認為具有溫補脾胃、燥濕的作用,這與香椿葉的燥濕作用相輔相成,有助於恢復脾胃功能,增強抵抗力。
3. 扶正祛邪
- 扶正: 香椿散通過調和脾胃,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
- 祛邪: 香椿葉和南壁土的清熱解毒、燥濕作用,可以祛除體內的濕熱邪氣,減輕瘴氣引發的各種症狀。
4. 對症治療
- 針對症狀: 古文描述了瘴氣引發的各種症狀,如「黑腳瘴、蝦蟆瘴、啞瘴」等,香椿散通過扶正祛邪,可以緩解這些症狀。
主治功效總結
綜合以上分析,香椿散的主要功效可以歸納為:
- 清熱解毒,燥濕祛瘴: 針對瘴氣的濕熱毒性,清除體內邪氣。
- 調和脾胃,扶正固本: 改善脾胃功能,增強人體正氣,提高抗病能力。
- 緩解症狀: 減輕瘴氣引發的噁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食慾不振、惡寒發熱、口渴多飲等症狀。
總結
香椿散作為一個傳統中藥方劑,其主治功效和治療原理體現了中醫「扶正祛邪」、「辨證論治」的思想。通過清熱解毒、燥濕祛瘴、調和脾胃等作用,達到治療瘴氣引發的各種症狀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香椿嫩葉(酒浸,焙)3兩,甘草(炙)1兩,南壁土(向日者)1兩,臘茶1兩。
上為散。
每服2錢匕,用酒調下,空心臨臥服。如患久者,更入甘遂、柴胡各半兩。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相同名稱方劑
香椿散, 出處:《聖濟總錄》卷三十七。 組成:香椿嫩葉(酒浸,焙)3兩,甘草(炙)1兩,南壁土(向日者)1兩,臘茶1兩。 主治:瘴氣惡心,四肢疼痛,口吐酸水,不思飲食,憎寒壯熱,發過引飲,謂之黑腳瘴、蝦蟆瘴、啞瘴、黃芒瘴、黃茅瘴。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