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乳膏

羊乳膏

YANG RU GAO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羊乳膏中添加甘草,主要有以下兩大原因:

  1. 緩解燥熱,滋潤皮膚:甘草性味甘寒,具有清熱解毒、潤肺止咳、緩解燥熱的功效。羊乳膏通常用於治療皮膚乾燥、瘙癢、皴裂等症狀,甘草的清熱潤燥作用可以有效緩解這些症狀,使皮膚得到滋潤。
  2. 抗炎消腫,減輕炎症:甘草含有甘草酸,具有抗炎消腫、止痛止癢的功效。羊乳膏中加入甘草可以減輕皮膚炎症,促進傷口癒合,減少感染風險。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一、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原方記載「面上(??)(??)」雖有缺字,然據藥物組成及用法(夜敷晨洗、以酢漿潔面),可推測為 「面上黑皯(黑斑)」、「面上瘡瘢」 等皮膚瑕疵。

  1. 「黑皯」:指膚色黯沉、斑點,多因風邪客於皮膚或血氣不和所致。
  2. 「瘡瘢」:為痤瘡、癤腫癒後留下的疤痕或色素沉澱。
    此方透過夜間外敷、清晨以豬蹄湯(潤膚)洗去,符合古代「美白祛斑」外用方劑的治療模式。

二、組成邏輯與治療原理

1. 藥物組成解析

  • 白羊乳(3升)
    性甘微寒,《本草綱目》載其能「潤燥解毒」,富含脂肪與蛋白質,可滋潤皮膚、淡化色素。古方常以其調和藥粉製膏(如「千金面脂」),促進藥物滲透。
  • 羊胰(2具)
    為動物胰腺,含消化酶(如脂肪酶)。《本草拾遺》言其「去皯皰」,可能透過酶解老化角質、輕微剝脫以更新膚表,類似現代「酵素去角質」原理。
  • 甘草(2兩)
    生用外敷可消炎,《神農本草經》稱其「長肌肉、解毒」。甘草酸具抗炎作用,能緩和皮膚刺激,協調羊胰的潛在刺激性。

2. 配伍邏輯

  • 「潤澤+代謝+修復」三層作用
    • 白羊乳潤膚保濕,為基礎載體;
    • 羊胰透過酶解代謝表皮污垢與死皮;
    • 甘草抗炎修護,防止過度刺激。
  • 溶劑協同
    以酢漿(醋酸)預先潔面,可軟化角質、增強藥物吸收;晨間豬蹄湯含膠原蛋白,進一步滋養。

3.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 「物理性剝脫(羊胰)+化學性調理(酢漿)+滋養修復(羊乳、甘草)」 多途徑改善膚況:

  • 分解表皮沉積的黑色素或角質,淡化色斑;
  • 促進新舊皮膚更替,減少疤痕顯著度;
  • 滋潤肌膚以恢復光澤,符合古代「令面白如玉」的美容訴求。

三、延伸思考

此方與《千金方》「滅瘢方」(以鷹屎白、衣魚等配製)均屬「生物酶祛斑」思路,但羊乳膏更重滋潤,適合乾性膚質或冬季使用。而「酢漿潔面→夜敷→晨洗」的節律,反映古代對皮膚代謝周期的觀察(夜間修復、晨間清除)。

傳統服藥法


甘草2兩,白羊乳3升,羊胰2具。
上相和1宿,先以酢漿洗面水布拭之,夜敷藥兩遍,明旦以豬蹄湯洗卻,每夜洗之。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羊乳膏, 出處:《普濟方》卷五十一。 組成:甘草2兩,白羊乳3升,羊胰2具。 主治:面上(??)(??)。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