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膿湯

JING NONG TANG | 更多圖表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1

寒性指數

0

熱/寒比例

中性 (1.00)

複方歸經比例

脾經 25%
胃經 25%
心經 25%
肺經 25%
脾經
胃經
心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1-23

方劑組成解釋

淨膿湯中加入甘草,主要原因有二:

一、 調和藥性: 淨膿湯屬於辛溫燥烈之方,藥性偏燥。甘草性甘平,味甘而潤,能緩解藥性燥烈,避免傷陰耗津,使藥性更平和,更易於患者接受。

二、 解毒護胃: 淨膿湯中某些藥材具毒性,如雄黃、蜈蚣等。甘草具有解毒作用,可以減輕藥材毒性對胃腸道的刺激,保護脾胃功能,避免出現副作用。

主治功效


淨膿湯主治功效分析

古籍出處: 《壽世保元》| 龔廷賢

主治病症: 肺癰。咳嗽吐膿血,腥臭不可聞。

治療原理分析:

根據古文內容,淨膿湯的應用場景是在服用以鴨肉為主藥的方劑之後。鴨肉方劑中包含七味藥物,雖未明確列出,但可以推測其作用是針對肺癰的主要病機進行治療。肺癰的病因病機通常為外感風熱,內蘊痰熱,壅滯於肺,化熱成毒,肉腐血敗而成癰。因此,前方的七味藥物可能具有清熱解毒、化痰排膿的功效。

而淨膿湯本身,則是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加強療效。雖然古文中只提到甘草,但結合開頭提供的完整方劑組成來看,淨膿湯的核心在於甘草與黃連的配伍。

  • 甘草: 在此方中,古文記載用量較大(四兩),且為單獨煎服,突顯了其重要性。其主要作用是調和諸藥、緩急止痛。 肺癰患者常伴有劇烈咳嗽、胸痛等症狀,甘草可以緩解這些不適。同時,甘草也能調和藥性,使藥物更好地發揮作用。

  • 黃連: 具有清熱燥濕、解毒消炎之效。肺癰是熱毒壅盛於肺所致,黃連的清熱解毒作用可以直達病所,清除熱毒,減輕炎症反應。同時,「燥濕」的作用也有助於清除肺中壅滯的痰濕,促進膿液的排出。

綜合分析:

淨膿湯作為輔助方劑,是在鴨肉方劑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的作用。甘草調和藥性,緩解症狀;黃連清熱解毒,燥濕消炎。二者合用,可以有效改善肺癰患者的病情,促進康復。

此外,古文還提及了後續使用的「化痰止咳丸」,由白礬和百草霜組成,具有化痰止咳的作用。這表明在治療肺癰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病情發展的不同階段,靈活調整治療方案,以達到最佳療效。

總而言之,淨膿湯通過甘草與黃連的配伍,在治療肺癰的過程中起到了清熱解毒、排膿消癰、緩解症狀的重要作用。

傳統服藥法


甘草4兩。
銼作大帖,水煎。吃鴨後頓服。
本方「吃鴨後頓服」,其鴨制法為:黃耆(蜜水炒)、防風、金銀花、忍冬藤、金沸草、牛膝、桔梗各等分,用鴨一隻縊死,破開,入前七味藥末於鴨肚內,用好酒煮盡為度。吃鴨,藥滓曬乾,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關疾病


咳血百日咳慢性喉炎和喉氣管炎支氣管炎肺氣腫咳嗽胸悶胸痛口臭

相同名稱方劑


淨膿湯, 出處:《夀世保元》卷六。 組成:甘草4兩。 主治:肺癰。咳嗽吐膿血,腥臭不可聞。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