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包

SP21

英文名稱Dabao

位置側胸部,腋窩頂點(極泉)與第11肋游離端下方(章門)連線的中點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別名大胞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1-07-31

穴名介紹


大,穴內氣血涉及的範圍為大、為廣也。包,裹也、受也。本穴物質為大包穴上部區域流落下來的地部經水,因本穴位處肉之陷的低地勢點,地部的泥水混合物在本穴匯聚並由本穴的地部孔隙內傳脾臟,氣血物質在此有如收裹之狀,故名大包。

解剖位置


  • 關於足太陰脾經的大包穴解剖位置:
  • 位於第六根肋骨之間的空隙,在前鋸肌中間。
  • 在這裡會遇到胸背動脈和靜脈,以及第六根肋骨間的動脈和靜脈。
  • 分布有第六根肋間神經,正好處於胸長神經的一個末端。

針刺方法


沿肋間隙橫刺0.3~0.5寸。不可深刺

注意事項


嚴禁深刺,以防刺傷肺臟

穴道介紹


大包穴為「脾之大絡」,是強心要穴,刺激大包穴能迅速增加心肌收縮力,增加心肌血液供應,古代經常用來作為急救穴位。

此穴可以調節氣喘、胸悶、心內膜炎、胸膜炎、肋間神經痛等症狀,尤其是「全身疼痛」、四肢無力,最適合按摩大包穴。每天堅持按摩大包穴位,具有豐胸美容的效果。

穴道配伍


大包穴位於背部,屬於足太陰脾經,具有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的功效。其配伍多樣,臨牀應用廣泛,主要針對胸脅痛、關節痛及食多身瘦等症狀。以下針對提供的配伍案例,詳細分析其原理:

1. 大包穴配三陽絡穴、陽輔穴、足臨泣穴(治胸肋痛): 此配伍以疏通經絡為主。大包穴屬脾經,聯絡三焦;三陽絡穴貫通太陽、陽明、少陽三經;陽輔穴屬足少陰腎經,與脾經相通;足臨泣穴屬足少陽膽經,可疏泄肝膽之氣。此組合通過多經絡協同作用,疏通胸肋部位氣血瘀滯,緩解疼痛。原理在於整體調節臟腑功能,平衡經氣,從而消除病竈。

2. 大包穴配脾俞穴、章門穴(治食多身瘦): 此配伍針對脾胃功能失調。大包穴為脾經穴位,脾俞穴為脾經背俞穴,章門穴為脾經募穴。三穴合用,能直接調理脾臟,健脾益氣,改善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從根本上解決食多身瘦的問題。原理是補益脾氣,使脾胃功能恢復正常,達到營養吸收的平衡。

3. 大包穴配外關穴、水溝穴、陽陵泉穴(治關節疼痛): 此配伍以疏通經絡、活血化瘀為主。外關穴屬小腸經,為八脈交會穴之一,通於陽維脈;水溝穴屬督脈,為奇經八脈之一;陽陵泉穴屬膽經,與肝經關係密切。此組合能疏通手足三陽經絡,調和氣血,解除關節處的經絡阻滯,緩解疼痛。其原理在於多經絡協同作用,達到行氣活血、通絡止痛的效果。

4. 大包穴配肝俞穴、陽陵泉穴、支溝穴(治胸脅疼痛): 此配伍側重於肝脾之間的協調。肝俞穴為肝經背俞穴;陽陵泉穴屬膽經;支溝穴屬三焦經。此組合能調節肝膽脾三臟的氣機,疏肝理脾,緩解肝氣鬱結引起的胸脅疼痛。其原理在於調整肝脾功能,使氣血運行通暢,消除疼痛。

刺灸方法: 文中所述的斜刺或平刺,以及艾灸方法,皆根據穴位位置及臨牀需要而定,目的在於更有效地刺激穴位,以達到治療效果。需注意的是,大包穴內為肺葉下部,深刺存在危險,應嚴格掌握針刺深度。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肺結核
  • 帶狀疱疹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衰弱症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 心肌梗塞
  • 心包炎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肺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慢性肝炎

艾灸刮痧


艾灸大包穴

重點程序:

  1. 準備: 選擇尺寸合適的艾條,並點燃艾條的一端。
  2. 定位: 將艾條置於大包穴位置,與皮膚保持約2-3釐米距離。
  3. 施灸: 以溫熱舒適為宜,避免過熱造成灼傷。
  4. 時間: 每次施灸時間約10-15分鐘,每日可灸1-2次。
  5. 觀察: 施灸過程中,注意觀察皮膚反應,若出現紅腫、疼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施灸。

遠紅外線加熱大包穴

重點程序:

  1. 準備: 使用遠紅外線神燈,並將其調至適當溫度。
  2. 定位: 將神燈的光照射在大包穴位置,距離約10-15釐米。
  3. 加熱: 保持照射時間約15-20分鐘,以溫熱舒適為宜。
  4. 觀察: 加熱過程中,注意觀察皮膚反應,若出現紅腫、疼痛等不適,應立即停止加熱。

注意事項:

  • 嚴禁深刺,以防刺傷肺臟。
  • 施灸或加熱過程中,如出現不適,應立即停止。
  • 孕婦、月經期間、皮膚破損者,應避免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
  • 若有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

按摩推拿


大包穴按摩方法:

  1. 準備: 將雙手搓熱,或使用按摩油。
  2. 定位: 找到側胸部,腋窩頂點(極泉)與第11肋遊離端下方(章門)連線的中點,即為大包穴位置。
  3. 手法:
    • 雙手按住大包穴,從胸外側向內推壓。
    • 沿著推壓方向,旋轉搓揉大包穴。
  4. 時間: 每天堅持按摩大包穴位,每次按摩5-10分鐘。
  5. 注意事項:
    • 按摩時力度適中,避免過度用力。
    • 嚴禁深刺,以防刺傷肺臟。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