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跟痛(足底筋膜炎)經絡拍打,穴道按摩,激痛點養生

- 最後更新:2023-12-01
關於腳跟痛(足底筋膜炎)的中醫證候分析:點選開啟
腳跟痛(足底筋膜炎)常見經絡體質:

從主要的經絡穴道下手改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


足底筋膜炎是一種常見的足部疾病,主要症狀為下床踩地時腳掌疼痛,多走幾步後疼痛減緩,但走久又會使疼痛變得劇烈。

有些人是腳趾根部或足弓處疼痛,但最常見的是腳跟下緣疼痛,疼痛感從腳跟往足弓的方向延伸。

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兩個位置
足底筋膜炎常見的兩個位置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底的一條厚韌帶,由腳跟延伸到腳趾頭,起到支撐足弓、緩衝衝擊的作用。足底筋膜炎的常見原因包括:

  • 過度使用:長時間走路、跑步、站立等,會導致足底筋膜過度拉伸,造成損傷。
  • 足部結構異常:扁平足、高足弓等足部結構異常,會增加足底筋膜的負擔,增加足底筋膜炎的風險。
  • 受傷:足部受傷,如扭傷、骨折等,也會導致足底筋膜炎。

如果從中醫經絡角度來看,足底筋膜炎的腳痛症狀,可能是經絡不通造成氣血不足、瘀阻所造成的,首先要理解這個區域主要是哪些經絡通過!

足底筋膜炎常發生在「腳跟」或「腳底」,此部位主要位於「膀胱經」與「腎經」的運行路線上,因此主要可以從這兩條經絡下手改善

如果腎經與膀胱經長年氣血不足,呈現虛證時,時日一久就會造成經筋病變(肌肉、骨骼、筋膜…等等退化),因此容易造成腳底內側、腳跟、腳外側痛,腳跟部位粗糙龜裂

冬季期間由於低溫、心血管循環較差,加上下雨,使得經絡氣血阻塞的地區問題會呈現出來,足底筋膜炎更加容易發作。

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中發現,脾經與膀胱經的連動性很高,具備「正相關」。 也就是說膀胱經異常的時候,脾經也會異常,因此如果疏通脾經,也可以同步疏通膀胱經。

基於「鐵三角」經絡型態的組成,脾經與膀胱經就這兩隻腳,因此「肝經」也可以改善腳跟痛,因此在這兩條經絡上也有相關的穴道。

足太陽膀胱經

足太陽膀胱經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膀胱經:「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趾外側。」

足太陽膀胱經從腰部下行,經過膕中穴、踹內穴、外踝後方,沿著京骨下行至小趾外側。而在過程中,就會影響到腳跟附近的肌肉與骨骼。

如果一個人長期膀胱經的氣血不足的話,就有機會出現腳跟痛。可以從「委中穴」附近開始拍打,按摩整個小腿膀胱經相關肌肉。

最後按摩腳上的膀胱經相關穴道,可以緩解腳跟痛。

建議穴道

載入中...
足少陰腎經

足少陰腎經

《黃帝內經.靈樞》提到腎經:「起於小趾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

「腳中心」及「腳內側」的疼痛,有很多都是腎經氣血不足所造成的, 因此,一定要疏通腎經。

最簡單的方法,就是腳先泡熱水或是遠紅外線烘腳,之後按摩「湧泉穴」、「太溪穴」、「然谷穴」。

整個小腿腎經的部分都要進行拍打,可以針對「陰谷穴」特別加強拍打。

 

建議穴道

載入中...
足太陰脾經

足太陰脾經

從古至今,很少人探討脾經與膀胱經的關係,從大量現代人的經絡數據可以發現一件現象,脾經與膀胱經的連動性很高,具備「正相關」。

也就是說膀胱經有問題的時候,脾經也會有問題,因此如果改善脾經,也可以同步改善膀胱經。

因此,疏通脾經也可以改善腳跟痛的現象,最常運用的穴道就是「太白穴」、「公孫穴」。

如果熱水泡腳之後,要趁著血液循環好,按摩、拍打小腿內側的三陰經(肝經、腎經與脾經) ,改善效果就會很不錯。

建議穴道

載入中...
足厥陰肝經

足厥陰肝經

通常肝經異常的時候,會同時出現脾經與膀胱經連動異常, 這就是所謂的鐵三角經絡型態。

因此要改善腳跟痛,也可以從肝經下手,最常運用的穴道就是「太衝穴」, 可以進行經絡拍打或按摩。

建議穴道

載入中...

從其他的經絡穴道下手改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


除了通過腳跟的本經之外,還可以在對應經絡上找穴道。

若基於經絡臟腑別通對應原則,可以在肺經、三焦經、小腸經上找到對應點。

若基於表裡對應原則,這腎經與膀胱經互為表裡,這兩條經絡與腳跟痛息息相關。

例如,肺經雖然在手部,依然可以找到改善膀胱經的對應穴道。三焦經雖然位於手部,透過對應原理可以改善腎經的腳痛。

透過手部的對應點也可以改善腳跟痛,手掌上的腳跟點,基於手腳對應與全息律法則,也同時對應到腳跟,經常按摩改善腳跟痛的效果也是很好。

從手部可以找到腳跟痛的對應點
從手部可以找到腳跟痛的對應點
手少陰心經

手少陰心經

透過按摩手部的穴道,也可以改善腳內側痛、腳跟痛。

以手部的心經穴道「少府穴」為例, 透過同名經的對應關係,可以改善腎經的疼痛。

而「少府穴」的位置在手上與「三焦經」是重疊的, 基於陰陽對應的關係,三焦經也可以改善腎經。因此按摩這個穴道,對於改善腳內側痛、腳跟痛是很有幫助的。

建議穴道

載入中...

按摩相關肌肉激痛點改善腳跟痛(足底筋膜炎)


現代物理治療認為足跟痛經常是「小腿激痛點轉移痛」,也就是要從小腿肌肉改善腳跟痛。

物理治療師侯鐘堡提出,治療足底筋膜炎首重先處理小腿肌肉群的緊繃痠脹,因為小腿肌肉許多都有延伸至足底,小腿的肌肉是維持足弓穩定的重要結構。

由張釗漢醫師所推廣的「疼痛原始點療法」中提出,改善腳痛的關鍵不在腳底,從臀部以下找出激痛點,處理筋膜。

從抓捏、拍打、拔罐或刮痧疏通這些區域的瘀血氣滯,也可以改善長年困擾的足底筋膜炎。

改善足底筋膜炎可以從經筋肌肉下手
改善足底筋膜炎可以從經筋肌肉下手

現代非常流行拉筋板,這是利用人體站立角度變化,就可以發揮伸展下肢肌,可以拉開小腿的比目魚肌、腓腸肌,阿基里斯腱,這就是影響足底筋膜炎的最主要肌肉。

在拉筋板的輔助下,人體站姿也會跟著保持挺拔、彎曲的膝蓋也會逐漸打直,更可以有效伸展到大腿後側、背部等肌群,是一個很有用的養生工具。注意使用時間不要過長,每次在5分鐘以內即可,以免造成拉傷。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