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cmhealthlogo

漏谷

位置:小腿內側,內踝尖上6寸,脛骨內側緣後方凹陷處

國際代碼SP07

英文名稱Lougu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別名太陰絡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19-10-23

穴名介紹

1.漏,漏落也。谷,五穀也、細小之物也。該穴名意指脾經中的濁重物質在此沈降。本穴物質由三陰交穴傳來,因脾經的濕熱之氣與肝經及腎經氣血物質進行了交換,上行至本穴的氣態物質則溫度偏低,在本穴的變化是散熱縮合冷降的變化,濁重的部分由天部沈降到地部,如細小的穀粒漏落之狀,故名。 2.足太陰絡、太陰絡。本穴物質為三陰交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其氣與脾經其它的氣血物質相比溫度較低,穴內氣壓亦較低,脾經其它部位的水濕之氣向本穴匯聚並沈降地部,本穴有聯絡聚集脾經天部氣血物質的作用,故為足太陰絡。

解剖位置

在脛骨後緣與比目魚肌之間,深層有屈趾長肌;有大隱靜脈,肢後動、靜脈;有小腿內側皮神經,深層內側後方有脛神經。

穴道圖片

漏谷開啟線上3D

針刺方法

直刺0.5~1.5寸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糖尿病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神經性厭食症

神經系統疾病

  • 四肢麻痺癱瘓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消化系統疾病

  • 消化不良

  • 腹股溝疝氣

  • 腹中有鳴叫聲

  • 胃及十二指腸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類風濕性關節炎

  • 肩痛(肩關節)

  • 腰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排尿困難

  • 子宮崩漏

  • 子宮發炎

症狀、徵候與實驗室異常發現疾病

  • 氣喘

  • 糖尿病

  • 排尿困難

  • 下腹部痛(小腹痛)

  • 腹痛

  • 胃腸脹氣

  • 腹瀉

  • 無尿及少尿

傳統中醫症狀與疾病

  • 腹中有鳴叫聲

  • 遺精

  • 子宮崩漏

  • 肩痛(肩關節)

  • 腰痛

  • 胃腸脹氣

  • 手腳冰冷

  • 腳背痛

  • 多痰

  • 肩痛(肩後部)

  • 肩胛部位痛

  • 下背部疼痛

  • 夜間遺尿

  • 手肘內側痛

  • 手肘窩痛

  • 膝部腫大疼痛

  • 小便疼痛

  • 大便膿血

  • 大便溏(稀薄)

  • 月經淋漓不止

穴道配伍

艾灸刮痧

艾條灸10-20分鐘,艾炷灸5-10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