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名介紹
解剖位置
- 位於腹部,具體在腹內與腹外斜肌,以及腹橫肌的肌肉層中。
- 此處有第11肋間的動脈和靜脈通過。
- 分佈有第11肋間神經,負責該區域的感覺。
針刺方法
穴道介紹
腹結穴主要功效「溫脾止瀉,鎮痛止咳」主治繞躋腹痛、疝氣、腹寒泄瀉、咳逆、細菌性痢疾。
現代研究發現循經走罐可治療腸炎,患者取仰臥位,四肢伸直,全身放鬆。首先在腹部胃、脾經兩側塗一薄層潤滑劑,然後據患者胖瘦選大號或中號玻璃火罐,上自梁門、腹哀,下至歸來、腹結穴,反復逆時針施走罐療法,最後將火罐固定於神闕穴。留罐5~10分鐘。治療5次後腹瀉漸止,治療8次而愈。
穴道配伍
腹結穴(SP14)位於下腹部,具有理氣調腸、去濕健脾的功效,臨牀多用於治療腹痛、腹瀉、便祕等腸胃疾患。其配伍應用,主要基於經絡循行及臟腑之間的相互影響。
1. 腹結穴 + 天樞穴(ST25) + 氣海穴(RN1): 此組穴位皆位於腹部,天樞穴為大腸經原穴,氣海穴為任脈之要穴,三穴合用,可全面調理腸胃氣機,疏通大腸經氣血,溫補元氣,從而緩解腹痛。原理在於協同作用,疏通氣滯,消除脹痛。
2. 腹結穴 + 天樞穴(ST25) + 足三里穴(ST36): 此配伍除了調理腸胃氣機外,更加入了足三里穴,此穴為胃經合穴,具有健脾和胃、補益氣血之效。此組合適用於脾胃虛弱引起的腹瀉,通過健脾益氣,固澀止瀉。
3. 腹結穴 + 中脘穴(RN12) + 天樞穴(ST25) + 灸神闕穴(RN8): 繞臍痛常與胃腸氣滯、寒凝有關。中脘穴為胃之募穴,神闕穴為任脈之穴,具有溫補元氣的作用。此組合通過疏通胃腸經絡,溫陽散寒,緩解繞臍疼痛。灸神闕穴有助於溫通經絡,提升治療效果。
4. 腹結穴 + 氣海穴(RN1) + 關元穴(RN4): 疝氣多與氣滯血瘀、臟腑功能失調有關。氣海穴、關元穴皆為任脈要穴,具有溫補元氣、調理臟腑的作用。此配伍通過理氣活血,溫補元氣,緩解疝氣引起的疼痛。
5. 腹結穴 + 上巨虛穴(ST38) + 天樞穴(ST25): 便祕多因腸道傳導功能失常、氣滯不通。上巨虛穴為胃經經穴,具有通利大腸、潤腸通便之效。此組合通過調理腸道氣機,促進腸蠕動,改善便祕。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配伍僅供參考,實際應用需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體質、舌脈等信息進行調整,並結合其他治療方法,才能達到最佳療效。 此外,施針需由專業人士操作,以確保安全。
Youtube影片
穴道主治疾病
感染症與寄生蟲疾病
- 痢疾
精神(心智)與行為疾病
- 男性勃起障礙
呼吸系統疾病
- 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疾病
- 大便秘結
- 消化不良
- 腹股溝疝氣
- 腸炎
- 大腸激擾綜合症
艾灸刮痧
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腹結穴」方法:
艾灸方法
- 準備:
- 艾條: 選擇符合自身需求的艾條,如溫和灸、溫和艾條等。
- 艾灸盒: 可選用艾灸盒,方便操作。
- 灸具: 可選用艾灸器或直接用火點燃艾條。
- 藥棉: 準備少許藥棉,用於保護皮膚。
- 操作:
- 確定穴位位置: 確定腹結穴位置,可在穴位上輕輕按壓,感受酸脹感即可。
- 清潔皮膚: 用溫水清洗穴位周圍皮膚,保持乾燥。
- 放置艾條: 將艾條點燃,輕輕放在穴位上,注意保持距離,避免灼傷皮膚。
- 溫和灸: 一般灸10-15分鐘,以局部皮膚微微發紅,有溫熱感為宜。
- 結束:
- 緩慢撤除艾條: 熄滅艾條後,輕輕撤離,避免燙傷皮膚。
- 觀察: 觀察皮膚狀況,如有紅腫,應立即停止艾灸。
- 保持清潔: 用溫水清洗皮膚,保持清潔。
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 準備:
- 遠紅外線神燈: 選擇適合的遠紅外線神燈,確保有溫度調節功能。
- 保護措施: 準備一塊毛巾或布料,用於保護皮膚。
- 操作:
- 確定穴位位置: 確定腹結穴位置。
- 保護皮膚: 用毛巾或布料覆蓋在穴位上,保護皮膚。
- 設定溫度: 將遠紅外線神燈設定在適當的溫度,一般40-45℃即可。
- 加熱時間: 一般加熱10-15分鐘,以局部皮膚微微發熱爲宜。
- 結束:
- 緩慢撤離神燈: 緩慢移開神燈,避免突然的熱度變化。
- 觀察: 觀察皮膚狀況,如有紅腫,應立即停止加熱。
- 保持清潔: 用溫水清洗皮膚,保持清潔。
注意事項
- 懷孕婦女、月經期間、皮膚破損者慎用。
- 艾灸時間要適量,不宜過長,以免造成皮膚燙傷。
- 遠紅外線加熱的溫度要控制好,不要過高,以免灼傷皮膚。
- 使用過程中,要觀察皮膚狀況,如有不適,立即停止。
- 使用艾灸或遠紅外線加熱後,要保持皮膚清潔,避免感染。
- 如有任何疑問,請諮詢專業醫師或針灸師。
按摩推拿
按摩腹結穴步驟:
-
準備:
- 放鬆心情,選擇舒適的姿勢,例如平躺或坐姿。
- 將雙手搓熱,準備按摩。
-
定位:
- 找到肚臍正下方約四指寬的位置,也就是腹部的中線位置。
- 沿著中線向上,找到肚臍上方約三指寬的位置。
-
按摩手法:
- 使用拇指指腹,以輕柔的圓圈方式按摩該位置,每次按摩約3-5分鐘。
- 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按摩力度,但要注意不要過於用力,以免造成疼痛。
- 也可以使用其他按摩手法,例如指壓、揉捏等,但應以舒適為原則。
-
重複:
- 每天可以重複按摩數次,每次按摩時間約3-5分鐘。
-
注意事項:
- 孕婦、經期女性及有腹部疾病者,請勿自行按摩。
- 按摩過程中如有不適,應立即停止。
- 按摩後,建議喝一杯溫水,有助於促進血液循環。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