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

苦瓜

KU GUA

  • 英文名稱:Momordica charantia L. Momordica charantia Balsam Pear
  • 別名:涼瓜,癩葡萄,癩瓜,錦荔枝,紅羊,紅姑娘,菩達
  • 來源:葫蘆科苦瓜屬植物苦瓜,以瓜、根、藤及葉入藥。夏季採集,分別處理,曬乾。
  • 道地藥材:雲南, 廣東, 廣西, 福建
  • 現代中藥典籍摘錄(請登入點選開啟閱讀)
    全國中草藥彙編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

最後更新日:2024-02-03

苦瓜的傳統功效


1. 清熱瀉火

苦瓜在傳統中醫觀點中,以其「苦味」和「寒性」而著稱。其苦味有清熱瀉火、燥濕、降泄的作用;寒性則能直接清熱、解毒。因此,苦瓜能夠清熱瀉火,主要透過其苦寒的藥性,將體內過盛的「火熱」之邪清泄出去。它常歸入心、肝、胃經,對於因臟腑「火熱」過盛引起的口渴、心煩、目赤、熱症便秘等症狀有輔助作用。苦瓜能將體內的熱毒排出,故兼具清熱解毒之功。

近代對於苦瓜的研究很多,功效說不盡。最常被提及的功能是減肥、降膽固醇、降血糖與預防及對抗癌症。苦瓜也能調節胰臟β細胞分泌胰島素。研究人員發現,老鼠食用苦瓜汁後,產生胰臟癌的機率減少了60%,連面對癌王都有一定的效果。這些現代研究發現,雖然語言體系不同,但多數效果亦可在一定程度上與中醫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的理論相印證。

苦瓜的現代功效


1. 提升免疫力

苦瓜作為一種傳統蔬果,其在藥理學上提升免疫力的潛力日益受到關注。它富含多種關鍵營養素與生物活性化合物,對人體防禦系統構成多面向的助益。首先,苦瓜蘊含豐富的維生素C,此為免疫系統不可或缺的重要成分,能有效協助保護細胞免受氧化壓力所造成的損害,維繫免疫細胞的正常機能運作。

其次,其所含的維生素A對於維護呼吸道與消化道黏膜的完整性至關重要。健康的黏膜屏障是抵禦病原體入侵的第一道防線,能有效阻隔細菌、病毒等外來物質,從而降低感染風險。此外,苦瓜亦提供人體所需之微量礦物質,鋅在啟動複雜的免疫反應中扮演核心角色,並能促進受損細胞的再生與修復,對於維持免疫細胞的增殖與分化功能至關重要。

再者,苦瓜中豐富的類胡蘿蔔素具有強效的天然抗氧化能力。這些化合物能有效清除體內有害的自由基,減少它們對免疫細胞的氧化損傷,從而保障免疫系統的穩定性和效率。更值得一提的是,苦瓜獨特的活性成分苦瓜素,被證實具備抗菌與抗病毒的特性,這意味著它能直接針對某些入侵的微生物產生抑制作用,為身體提供額外的保護層,共同構築起一道堅實的免疫防線,協助身體更有效地抵禦各種感染與疾病。

2. 抗氧化

苦瓜在藥理上展現顯著的抗氧化功效,主要歸因於其豐富的活性成分。其中,多酚和黃酮類化合物扮演著核心角色,它們具有強效的抗氧化及抗炎作用。這些化合物能有效幫助減少自由基的損害並抑制炎症反應,從而保護身體免受多種疾病的侵害。自由基是引起細胞氧化應激、導致組織損傷的關鍵因素,而苦瓜所含的這些成分恰能成為其清除劑,減輕身體的氧化負擔。

除了多酚和黃酮類化合物,苦瓜亦富含多種關鍵的抗氧化劑,包括維生素C、維生素E和類胡蘿蔔素。維生素C作為一種強效的水溶性抗氧化劑,能直接清除體內的自由基,顯著預防細胞因氧化壓力而受損。維生素E則是一種脂溶性抗氧化劑,其主要功能是保護細胞膜免受自由基攻擊,有效防止氧化性損傷,維持細胞結構的完整性。

此外,苦瓜中的類胡蘿蔔素及黃酮類化合物也證明了強大的抗氧化能力。它們協同作用,共同捕捉並中和體內的自由基,大幅降低氧化應激的程度。這種綜合性的抗氧化機制,使得苦瓜能夠全面地保護細胞與組織,抵禦來自環境和代謝過程中的有害物質侵害。其多樣化的抗氧化成分相互作用,強化了對細胞更廣泛的保護,從而有助於維持身體的健康狀態,減少慢性疾病的風險。

3. 改善消化系統

苦瓜對消化系統的助益,源於其多樣的生物活性成分。它能有效促進胃腸道蠕動,加速食物的消化與吸收。對於胃酸倒流及胃炎等常見的胃部不適,苦瓜亦展現出一定的緩解作用。

其富含維生素C、K,以及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類黃酮和三萜類化合物,皆是改善消化功能的關鍵物質。這些成分協同作用,能顯著增強腸胃的蠕動效率,並刺激消化液的分泌,進一步優化食物的分解與吸收過程。因此,苦瓜有助於舒緩腸胃脹氣、腹痛及某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

尤值得一提的是,苦瓜中特有的苦瓜素具有抗菌消炎功效,能抑制腸道內有害細菌的生長,減少潛在的腸道感染風險,從而維護腸道菌群的健康與穩定。此外,苦瓜因其高量的膳食纖維,能增加糞便體積,進一步刺激腸道規律蠕動,這對於預防和緩解便秘具有顯著效果。綜合而言,苦瓜透過多元機制,全面提升消化系統的效率與健康狀態。

4. 減肥減重

苦瓜作為一種低能量、低脂肪的天然食物,其豐富的膳食纖維在促進體重管理方面扮演關鍵角色。這種纖維能有效增加飽足感,進而降低食慾,協助個體減少整體熱量攝入。其減肥減重的藥理功效,主要體現在對糖分吸收、脂肪生成與燃燒的調控機制上。

首先,苦瓜中的纖維成分能顯著延緩胃排空速度,從而降低腸道對糖分的吸收效率。此機制有助於平穩餐後血糖,減少胰島素的急性大量釋放,避免因胰島素訊號過強而引起的脂肪合成與堆積,有效預防體重增加。

其次,苦瓜含有獨特的生物活性成分,這些成分被證實能夠抑制脂肪酸合酶的活性。脂肪酸合酶是身體將過剩碳水化合物轉化為脂肪的關鍵酶,透過抑制其活性,苦瓜能從源頭上減少身體脂肪的生成。

再者,苦瓜中的某些物質還能促進脂解作用,即將體內儲存的脂肪分解為可供能量利用的脂肪酸。這加速了脂肪的消耗與燃燒,有助於體重減輕。此外,肥胖常伴隨氧化應激和炎症反應,苦瓜所具備的抗氧化特性,能有效抵禦這些負面影響,為身體維持健康的代謝狀態提供額外支持。

5. 降血糖

苦瓜在降血糖方面的功效備受關注。印度醫學科學家早期就從苦瓜中成功提取出「苦瓜多肽」(Balsampear polypeptide),實驗證實其具有顯著的降糖作用,甚至可與胰島素媲美。

近期研究進一步強化了苦瓜的降糖潛力。根據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的實驗證實,從苦瓜萃取出的特定胜肽物質,成分天然且能安全地使血糖降低高達53%,這對糖尿病患者來說是個好消息。在眾多苦瓜品種中,一般認為山苦瓜(綠色)白色苦瓜在降糖效果上表現最佳。更多資訊可參考:中國醫藥大學研究團隊實驗也研究證實

然而,必須強調的是,苦瓜胜肽的降血糖功效是建立在精密萃取特定序列胜肽片段的基礎之上。這意味著,單純食用苦瓜本身,並不能達到如萃取物般顯著且穩定的血糖控制效果。其藥理作用主要歸因於這些通過專業技術分離出的生物活性胜肽成分。

苦瓜的運用方法與用量


內服:煎湯,6-15g,鮮品30-60g;或煅存性研末。外用:適量,鮮品搗敷;或取汁塗。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苦瓜注意事項

  1. 脾胃虛寒者不宜食用:苦瓜性寒,脾胃虛寒者食用後容易引起吐瀉、腹痛。
  2. 孕婦及生理期女性不宜多食:苦瓜有活血化瘀的作用,孕婦及生理期女性過量食用可能會導致流產或經血過多。
  3. 低血糖患者不宜食用:苦瓜含有奎寧類化合物,有降血糖的作用,低血糖患者食用後可能會加重低血糖症狀。
  4. 腎功能不全者不宜多食:苦瓜中含有較高的鉀離子,腎功能不全者過量食用可能會引起高血鉀症。
  5. 經常尿頻者不宜食用:苦瓜有利尿的作用,經常尿頻者食用後可能會加重尿頻症狀。
  6. 過量食用會引起腹瀉:苦瓜性寒,過量食用會刺激腸胃,引起腹瀉。
  7. 與補品同服時,可能會降低補品效果:苦瓜的奎寧類化合物可能會影響某些補品的吸收,降低其療效。
  8. 若食用後出現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有些人不適合食用苦瓜,若食用後出現皮膚發紅、搔癢、噁心等過敏反應,應立即就醫。

苦瓜可治療的相關疾病


痢疾志賀桿菌病阿米巴病胃腸出血牙齒痛大便出血損傷腹痛腹瀉糖尿糖尿病肥胖身體發低熱原發性高血壓慢性肝炎高血脂黃帶痤瘡陰莖疼痛搔癢流汗顏色黃脂肪肝皮膚搔癢心胸煩熱陰囊搔癢

苦瓜含有的化學成分


苦瓜甙(Charantin), β-谷甾醇-β-D-葡萄糖甙(β-Sitosteryl-β-D-glucoside), 5-羥基色胺(5-Hydroxytryptamine), 穀氨酸(glutamic acid), 丙氨酸(Alanine), β-丙氨酸(β-Alanine), 苯丙氨酸(phenylalanine), 脯氨酸(Proline), α-氨基丁酸(α-aminobutyric acid), 瓜氨酸(citrulline), 半乳糖醛酸(galacturonic acid), 果膠(Pectin), 棕櫚酸(Palmitic acid), 硬脂酸(Stearic acid), 油酸(Oleic acid), 亞油酸(Linoleic acid), 亞麻酸(Linolenic acid), 桐酸(Elaeostearic acid)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