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鄉

SP19

英文名稱Xiongxiang

位置胸外側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第3肋間隙凹陷處

所屬經絡足太陰脾經

可灸

最後更新日:2023-08-29

穴名介紹


脾經之氣在此流散胸部。胸,胸部。鄉,鄉村也,邊遠之處。胸鄉名意指脾經之氣由此輸散脾經之外。本穴物質為天溪穴傳來的天部水濕之氣,水濕會含量較少,至本穴後,因受心室外傳之熱,水濕之氣進一步脹散並流散於脾經之外,如去到遠離脾經的鄉村之地,故名胸鄉

解剖位置


  • 位於身體第3根肋骨的間隙處。
  • 在胸大肌和胸小肌的外邊緣。
  • 正好在前鋸肌的中央部分。
  • 下層會遇到肋間內、外肌。
  • 在此區域,有胸外側動脈和靜脈通過。
  • 同時,這裡也有第3根肋骨的動脈和靜脈。
  • 穴位周圍分布著第3肋間神經。

針刺方法


沿肋間隙橫刺0.3~0.5寸。不可深刺

注意事項


內有肺臟,不可直刺,深刺,以防氣胸

穴道介紹


胸鄉穴具有寬胸利脅、理氣止痛的作用。主治胸脅脹滿,痛引胸背,咳嗽氣逆等。

胸鄉穴的功效

  • 寬胸利脅:胸鄉穴是足太陰脾經的穴位,刺激胸鄉穴可以寬胸利脅,緩解胸脅脹滿、痛引胸背等症狀。
  • 理氣止痛:胸鄉穴具有寬胸利脅的作用,可以有效緩解咳嗽氣逆引起的咳嗽氣逆。

穴道配伍


1. 胸脅脹滿:胸鄉穴 + 膻中穴 + 天宗穴

  • 原理: 胸脅脹滿多因肝氣鬱滯、脾胃氣機阻滯所致。膻中穴為任脈要穴,具有理氣寬胸的作用;天宗穴屬手太陽小腸經,具有舒經活絡、理氣止痛的功效。三穴合用,可疏肝理脾,調暢氣機,從而緩解胸脅脹滿。

2. 痛引胸背:胸鄉穴 + 天宗穴 + 肺俞穴

  • 原理: 疼痛牽引至胸背,可能與肺經、脾經、小腸經氣血運行不暢有關。肺俞穴屬足太陽膀胱經,具有宣肺理氣、鎮咳止痛的作用。此配伍通過疏通經絡,調和氣血,緩解疼痛。

3. 咳嗽氣逆:胸鄉穴 + 膻中穴 + 肺俞穴

  • 原理: 咳嗽氣逆多因肺氣失宣、脾胃虛弱所致。此配伍協同作用,疏通肺經、脾經氣機,使肺氣宣降,脾氣健運,從而止咳平喘。

4. 胸肋脹痛:胸鄉穴 + 膻中穴 / 胸鄉穴 + 列缺穴 + 膻中穴

  • 原理: 胸肋脹痛與肝氣鬱滯、脾胃不和有關。膻中穴理氣寬胸,列缺穴屬手太陰肺經,具有疏肺氣、止咳喘的功效。 與胸鄉穴配合,能更有效地疏通胸脅部位的氣血,緩解疼痛。

5. 胸悶、胸痛:胸鄉穴 + 內關穴 + 心俞穴

  • 原理: 胸悶、胸痛多與心氣不足、氣血瘀滯有關。內關穴屬手厥陰心包經,具有寧心安神、理氣止痛的功效;心俞穴屬督脈,具有補益心氣的作用。此配伍可補益心氣,疏通心包經,改善胸悶、胸痛症狀。

Youtube影片


載入中...

穴道主治疾病


內分泌、營養與新陳代謝疾病

  • 高血脂

循環系統疾病

  • 心絞痛
  • 心臟病

呼吸系統疾病

  • 氣喘
  • 肺炎
  • 支氣管炎

消化系統疾病

  • 慢性肝炎

肌肉骨骼系統與結締組織疾病

  • 背痛

泌尿生殖系統疾病

  • 乳腺炎

艾灸刮痧


胸鄉穴 艾灸/遠紅外線加熱方法

艾灸

  1. 準備:
    • 艾條:選用純艾條,並確認艾條點燃後煙霧較少。
    • 灸具:可使用艾灸盒、艾灸筒,或直接用手持艾條進行灸治。
    • 輔助工具:酒精棉球、火柴或打火機。
  2. 點燃艾條: 將艾條的一端點燃,並將火苗吹滅,使其慢慢燃燒。
  3. 施灸: 將點燃的艾條懸停於胸鄉穴上方約1-2寸處,保持一定的距離,避免灼傷皮膚。
  4. 時間: 每次灸治時間約10-15分鐘,可根據個人體質調整。
  5. 感受: 施灸過程中會感受到溫熱感,若感到過熱,可適當調整艾條與穴位的距離。
  6. 結束: 施灸完畢後,用毛巾輕輕擦拭皮膚,並注意保暖。

遠紅外線加熱(神燈)

  1. 準備:
    • 遠紅外線神燈:選擇具有適當溫控功能的遠紅外線神燈。
    • 保護工具:毛巾、棉布等,用於保護皮膚避免直接接觸神燈。
  2. 調整神燈: 將神燈調至適宜的溫度,一般設定在40-50℃左右。
  3. 加熱: 用毛巾或棉布包裹神燈,將神燈對準胸鄉穴部位,進行照射。
  4. 時間: 每次照射時間約10-15分鐘,可根據個人體質調整。
  5. 感受: 照射過程中會感受到溫熱感,若感到過熱,可適當調整神燈距離或降低溫度。
  6. 結束: 照射完畢後,將神燈關閉,並注意保暖。

注意事項:

  • 施灸或照射過程中,應注意觀察皮膚狀況,如有紅腫、水泡等異常現象,應立即停止施灸或照射。
  • 胸鄉穴附近有肺臟,不可直刺,深刺,以防氣胸。
  • 孕婦、經期婦女、皮膚敏感者慎用。
  • 若有其他疾病,應諮詢專業醫師意見。

按摩推拿


胸鄉穴按摩方法

  1. 姿勢準備: 取坐姿或站姿,將手臂自然垂放。
  2. 指位: 將拇指和其他四指微曲,形成鉗狀。
  3. 定位: 將拇指和四指置於胸外側部,前正中線旁開6寸,第3肋間隙凹陷處。
  4. 提拿深層肌肉: 用拇指和四指夾持胸鄉穴處的深層肌肉,用力提拿,產生滑動彈跳感。
  5. 力度控制: 力度適中,以舒適為宜。
  6. 按摩次數: 每天早晚各一次,每次操作3-5下。

注意事項:

  • 此穴位處於胸腔,內有肺臟,按摩時不可用力過猛,避免造成氣胸。
  • 如有疼痛感,應立即停止按摩,並諮詢專業人士。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