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少陰心經

經絡運行時間:11:00-13:00

經絡屬性::五行:君火 陰陽:少陰

經絡對應::表裡對應:手太陽小腸經。 臟腑別通對應:足少陽膽經。同名對應:足少陰腎經

相關臟腑或器官:心臟、小腸、肺臟、咽喉、目系(眼後與腦相連組織)

最後更新日:2022-10-09

手少陰心經的基本介紹

https://static.cloudtcm.com/acupoint/HT-meridian.jpg

手少陰心經是屬於陰經,運行時間是早上11:00-到下午1:00。所以心經氣血不良的人,通常會在中午的時候症狀會特別明顯。

中午是手少陰心經的運行時間,此時心經氣血最為旺盛,如果心經氣血不良,就會導致心悸、胸悶等症狀。因此,如果有些人一到中午時間就會出現心悸、胸悶,可以考慮是手少陰心經氣血不良引起的。

我們分析心經的症狀,必須區分以下三個方向來辨證:

1.循行路線與聯繫臟器

心經異常的人,會在循行路線上展現出疼痛的症狀,例如:小指痛、手掌痛、下手臂上手臂內側痛、腋下痛、胸痛、心臟痛。

這些痛就是在心經的循行路線上,心經還聯繫小腸,並與肺、咽、眼有聯繫,因此心經異常也會造成尿痛,腹痛,咽喉痛,眼睛痛等症狀。

2.主要影響臟腑的病候

心經主要影響的臟腑是心臟,依照中醫基礎理論,心臟如果異常,會有心臟病,胸口痛,冠心病。心臟主神志,因此心臟異常會有精神的問題,例如失眠,多夢,昏狂,健忘症…等等。

《靈樞.經脈》提到:「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

心經異常會表現出以下病症:

  • 咽喉乾燥、心口痛、口渴要喝水、前臂部的氣血阻逆,如厥冷、麻木、痠痛等症。
  • 眼睛發黃、胸脅疼痛、上臂、前臂內側後邊痛或厥冷、手掌心熱痛。

3.相互影響的經絡與臟腑病候

心經與小腸經互為表裡關係,因此心經異常也會有小腸經的病變。心經下絡小腸,心經與小腸經互為表裡,因此心經異常也會有小腸的病變,例如:心火下移小腸,甚至會有尿痛的現象。

心經與膽經互為臟腑別通關係,因此心經異常時也會有膽經的相關的症狀,膽經上的疼痛也可以從心經上找到反射穴道。心經與腎經互為同名(少陰經)關係,因此心經異常也會有腎經相關的症狀。

心臟與肺臟都居於上焦,因此心臟有病通常也會影響到肺臟,例如:氣喘,咳嗽。心臟同時也與肝臟,腎臟,脾臟有交互影響,例如心與肝功能不佳,會影響到全身血液的運行。

心與腎無法交通,便會有失眠現象,心與脾功能不佳,也會造成暈眩,心悸,失眠的現象。因此心經異常,不能以為只會影響心臟或是血管的毛病。

本經常見的疼痛

本經的常見症狀或疾病

手少陰心經的9個穴道清單

手少陰心經的影片介紹

載入中...

手少陰心經相關文章資訊

本經常見之歸經中草藥單方

本經常見之歸經食物

本經常見之歸經中藥方劑

手少陰心經的良導絡研究

  • 【良導絡實症】 相關部位:舌,眼,腋窩。實症抑制點:神門穴 。主要生理症狀:胃脹,便祕,喉乾,心臟病,頭痛,手足乏力,上肢冷,手掌發熱,語言障礙,胸苦。

  • 【良導絡虛症】 相關部位:舌,眼,腋窩。虛症興奮點:少衝穴 。主要生理症狀:心臟下部痛,心跳亢進,上肢冷,眼睛黃,手掌熱,下痢,呼吸弱,語言障礙。

相關經脈、別絡與絡脈

手少陰心經經脈

《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手少陰心經經脈起於心中,在此接納足太陰脾經之氣。自心臟發出的路線有三條:第一條從心臟分出,沿主動脈血管下行,穿過橫隔分布於小腸。

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

第二條由心發出,分為左右兩支,上行沿食道兩側經咽喉.穿過上顎到達眼眶內,分布於眼球後方通入腦的脈絡,在此與腦發生聯繫。

第三支從心臟分出,上行分為左右兩支,在肺的上方,沿左右鎖骨至肋骨外側,下行至腋下穿出到上肢,經肱二頭肌內面後側,至肘關節的屈面尺側。

「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從肘關節下行,沿尺骨的屈面.到腕關節的尺側小頭,經手第四掌骨與第五掌骨之間,沿小指的橈側面,直達小指端,在此銜接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太陽小腸經經氣相溝通。

手少陰心經絡脈

《靈樞.經脈》篇:「手少陰之別,名曰通里,去腕一寸半,別面上行,循經人於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別走太陽也。」

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又稱通里絡脈,起於手少陰心經的「通里穴」,也就是腕關節後1寸。此穴為手少陰心經的絡穴,是絡脈與正經相連接的穴位。

通里絡脈分出兩支:

  • 第一支繞至尺骨背側與其表裡經手太陽小腸經相銜接,組成表裡經經氣互相交流的通路。
  • 第二支沿手少陰心經上行,經過肘關節前面尺側,肱二頭肌後側至腋下,在鎖骨下方進人胸中,分布於心臟。從心臟起沿食道兩側上行到咽喉兩側,分支分布於舌。其主幹線上到眼眶內,分布於眼球後方通腦內的脈絡,在此與腦發生聯繫。

手少陰心經分布於目系,因此,手少陰心經的絡脈在此與手少陰心經相會合,並分支又與手太陽小腸經相合。

手少陰心經的絡脈是一條特殊的絡脈分布,同別絡一樣分布於內臟及頭上的器官,形成手少陰心經分布到心、眼睛和腦的並聯線路,並與手太陽經相合,成為別絡的關聯線路。

手少陰心經別絡

《靈樞.經別》篇:「手少陰之正,別入于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手少陰心經別絡起於腋下胸大肌與背闊肌之間的手少陰心經,沿手少陰心經上行入胸內,分布於心臟。

在心臟分支沿動脈兩側上行.在喉嚨兩側,外出於面部,斜行向上至眼內角,在此與其表裡經手太陽小腸經相銜接,構成「六合」中的「第四合」,形成表裡經經氣相互交流的通路。

皮部與經筋(肌肉筋膜)

《靈樞.經筋》:「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挾乳裏,結於胸中,循臂下繫於臍。

其病內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網。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筋痛。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其成伏梁唾血膿者,死不治。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鍼,名曰季冬痺也。」

手少陰經筋,起於小指的掌面,沿第五掌骨掌面上行,結於腕部豆骨(相關肌肉:掌短肌,小指展肌、小指短屈肌及小指對掌肌等)。

從腕關節沿尺骨內側面上行,結於肘關節尺側(相關肌肉:尺側腕屈肌及掌長肌的一部分),從肘關節上行沿上臂內面後側入腋內,與手太陰經筋相交(相關肌肉:肱三頭肌內側頭及長頭一部分)。

由腋入胸分布在乳部後上下結於胸中(相關肌肉:胸小肌、肋間內肌等)。由胸下行經過膈,結於臍部(相關肌肉:腹橫肌腱膜、腹內斜肌腱膜)。

手少陰經筋病候:橫隔肌及肋間肌緊張,導致呼吸困難、胸悶、氣短等症狀。胸部有壓迫感或疼痛感,並向手掌方向放射。

經筋的時令病候

季冬是指陰曆十二月,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此時少陰主氣盛,手少陰經易發生經氣不暢或閉塞,導致經筋病變。

手少陰經筋病候主要表現為腹部深層肌肉痙攣及腹腔內肌痙攣,其中包括胃痙攣、腸痙攣、小腸痙攣、膀胱痙攣等,甚至會出現腹部積塊。

手少陰經筋病變的治療,主要以熱針灸為主,可在壓痛點快速刺入,以達到溫經散寒、舒筋活絡的效果。

經筋的病,寒為痙攣症,如反折、抽筋等。熱為麻痹症.如肌肉弛緩不能運動,陰莖不能勃起等,病在背部陽面會反折,病在陰面及裡面會俯不伸.刺寒症用火針,熱症不能用火針,應用毫針。

足陽明經筋和手太陽經筋的病變,也可能會出現經筋痙攣,如口眼歪斜、眼睛緊閉不能視物等。此時也可採用上述方法治療。

手少陰心經的相關典籍

  • 《靈樞.經脈》: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
  • 《靈樞.經脈》:是動則病:嗌干,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寫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 《靈樞.經筋》:手少陰之筋,起於小指之內側,結於銳骨,上結肘內廉,上入腋,交太陰,挾乳裏,結於胸中,循臂下繫於臍。其病內急心承伏梁,下為肘網。其病當所過者,支轉筋,筋痛。治在燔鍼劫刺,以知為數,以痛為輸。其成伏梁唾血膿者,死不治。經筋之病,寒則反折筋急,熱則筋弛縱不收,陰痿不用。陽急則反折,陰急則俛不伸。焠刺者,刺寒急也,熱則筋縱不收,無用燔鍼,名曰季冬痺也。
  • 《靈樞.經別》:手少陰之正,別入于淵腋兩筋之間,屬於心,上走喉嚨,出於面,合目內眥,此為四合也。
  • 《靈樞.經脈》:手少陰之別,名曰通裏。去腕一寸半,別而上行,循經入于心中,系舌本,屬目系。其實則支膈,虛則不能言。取之掌後一寸,別走太陽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