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訊
主治功效
本方證乃是心肺陰虛內熱,百脈失和,使心神不安及飲食行為失調所致。陰虛內熱,擾亂心神,故沈默寡言,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如有神靈
本方滋陰清熱,主治百合病之心肺陰虛內熱證。症見神志恍惚,意欲飲食復不能食,時而欲食,時而惡食;沈默寡言,欲臥不能臥,欲行不能行,如有神靈;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舌紅少苔,脈微細。
情志不遂致脾失健運,故意欲飲食復不能飲食,時而時而欲食,時而惡食;陰虛生內熱,故如寒無寒,如熱無熱,口苦,小便赤
舌脈亦為陰虛有熱之象。治宜養心潤肺,益陰清熱。方中百合色白入肺,養肺陰而清氣熱
生地黃色黑入腎,益心營而清血熱;泉水清熱利小便,諸藥合用,心肺同治,陰復熱退,百脈因之調和,病可自愈。
傳統服藥法
以水浸洗百合一宿,去其水;再以泉水400毫升,煎取200毫升,去滓,內地黃汁,煎取300毫升,分溫再服,中病勿更服,大便常如漆
相關疾病
婦人臟躁
妄想狀態
相同名稱方劑
百合地黃湯, 出處:《金匱》卷上。 組成:百合7枚(擘),生地黃汁1升。 主治:百合病,不經吐、下、發汗,病形如初者。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