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子丸
ZHU ZI WAN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肘後方》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肺經 33%
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7-24
方劑組成解釋
朱子丸方劑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 滋陰降火: 生地黃性寒,味甘,入心、肝、腎經,具有滋陰涼血、清熱解毒的功效。朱子丸主要針對熱證,如心煩不寐、口舌生瘡、尿赤便祕等,生地黃可滋陰降火,緩解熱證所致的症狀。
- 養血生津: 生地黃有養陰生津之效,能改善因熱邪耗傷陰液所致的口乾舌燥、皮膚乾燥等症狀。同時,生地黃也能補益心血,緩解心煩失眠等症狀。
總而言之,生地黃在朱子丸方劑中起到滋陰降火、養血生津的作用,與其他藥材共同發揮協同作用,達到治療熱證的功效。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朱子丸傳統古代功效主治分析
此方主治小兒三歲時罹患痢疾,症狀特徵為:
- 初起階段(膿少血多):痢疾初期以血便為主,膿液較少,反映濕熱毒邪初傷腸絡,血分受灼。
- 病程進展(膿多血少):四日後轉為膿多血少,提示熱毒蘊結化腐,氣血耗傷,痢疾轉為濕濁偏重。
- 病情危重(日夜四十餘行):痢下頻繁無度,津氣大傷,恐有脫液之虞,屬小兒急重痢證。
古代醫家視此為「小兒血痢」之變證,病機關鍵在於 濕熱壅滯腸道,血絡受損,氣陰兩傷。
方劑組成與治療原理
生地黃汁(五小合)
- 性味功效:甘寒,入心、肝、腎經,具清熱涼血、養陰生津之效。
- 作用邏輯:
- 針對「血多」:涼血止血,化解血分熱毒。
- 針對「痢久耗陰」:滋養津液,防範頻痢脫陰。
羊腎脂(一小合,溫煖後分服)
- 性味功效:甘溫,傳統用為補虛潤燥之品。
- 作用邏輯:
- 溫潤固腸:緩解痢下頻急之氣脫,溫養腸道耗損之氣。
- 佐制生地寒性:防寒涼遏邪,兼護小兒稚陽之體。
配伍特點:
- 寒溫並用:生地清熱涼血,羊脂溫潤固脫,適用於痢疾「熱毒未清而正氣已傷」之複雜病機。
- 標本兼顧:生地治本(清熱養陰),羊脂治標(緩急固腸),契合小兒「易虛易實」體質。
治療原理推論:
此方通過 涼血止血以祛邪,溫潤固腸以護正,針對小兒血痢「熱毒傷絡→氣陰兩傷」的病理鏈,調節血分熱毒與腸道氣機,達到止痢存陰之效。
潛在思考
古代醫家選羊腎脂而非一般動物脂,可能取其「以腎補腎」之意,蓋小兒久痢傷及先天腎氣(「腎主二便」),此配伍彰顯「補先天以實後天」的深層思維。
傳統服藥法
生地黃汁5小合,羊腎脂1小合。
先溫腎脂令暖,分3-4服。
乳母須禁食。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朱子丸, 出處:《幼幼新書》卷二十九引《肘後方》。 組成:生地黃汁5小合,羊腎脂1小合。 主治:小兒三歲即患痢,初患膿少血多,四日膿多血少,日夜四十餘行。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