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塗膏
WAI TU GAO | 更多圖表
出處典籍:《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方劑配方組成
熱性指數
0
寒性指數
31
熱/寒比例
極寒 (0.03)複方歸經比例
心經 33%
肝經 33%
肺經 33%
心經
肝經
肺經
最後更新日:2025-02-15
方劑組成解釋
外塗膏中加入生地黃,主要基於以下兩點:
1. 清熱涼血: 生地黃性寒,味甘,歸心、肝、腎經,具有清熱涼血、養陰生津的功效。外塗可有效地消炎止痛,緩解因熱毒、炎症引起的皮膚紅腫、灼熱、疼痛等症狀。
2. 滋陰潤燥: 生地黃能滋陰潤燥,對於因燥熱引起的皮膚乾燥、粗糙、瘙癢等症狀,也能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
因此,生地黃在一些外塗膏方中被廣泛使用,用於治療各種皮膚病,例如濕疹、皮炎、燒傷、燙傷等。
中藥方證辨證推理
主治功效
中藥方劑《外塗膏》主治功效分析
《聖濟總錄》記載之外塗膏方,由鼠屎(燒存性)與生地黃(切焙)組成,主治傷折惡血瘀滯不散。以下將深入分析其治療原理:
方劑組成與藥理分析
- 鼠屎(燒存性): 鼠屎燒存性後,具有活血祛瘀、消腫止痛之效。中醫認為,燒存性可增強藥物之收斂固澀作用,並能引藥入血,直達病竈。在此方中,鼠屎的作用在於消散局部瘀血,促進血液循環,從而達到治療傷折瘀滯的目的。
- 生地黃(切焙): 生地黃性寒,味甘苦,具有滋陰養血、清熱涼血之功。經過切焙處理後,可減緩其寒性,使其更適用於外敷。在此方中,生地黃主要起到滋養血脈、活血化瘀的作用,與鼠屎相輔相成,共同促進瘀血消散,加速組織修復。
治療原理
本方劑之治療原理可歸納為以下兩點:
- 活血祛瘀,消腫止痛: 鼠屎燒存性後,具有較強的活血祛瘀作用,能直接作用於患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從而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 滋陰養血,促進修復: 生地黃滋陰養血,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環,為組織修復提供充足的營養,促進受損組織的再生與癒合。
綜合而言,外塗膏方透過鼠屎與生地黃的配伍,達到活血祛瘀、消腫止痛、滋陰養血、促進修復的功效,從而有效地治療傷折惡血瘀滯不散之症。其治療原理在於直接作用於患處,促進局部血液循環,加速瘀血消散,並為組織修復提供必要的營養,最終達到治癒疾病的目的。
傳統服藥法
鼠屎3兩(燒存性),生地黃半斤(切,焙)。
上為末,豬脂油和。
塗患處,日換3次。
注意事項及副作用
...
相同名稱方劑
外塗膏, 出處:《聖濟總錄》卷一四四。 組成:鼠屎3兩(燒存性),生地黃半斤(切,焙)。 主治:傷折惡血瘀滯不散。
相似配方組成方劑
相關典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
討論留言
載入中...